《谈判专家》属于看了片名直接没兴趣的那一类电影。票房TOP5中,该片上映前想看人数最低,仅为2.87万,与《扫黑·决不放弃》15.45万的想看人数差距明显。
《扫黑·决不放弃》也没好多少,虽是现实主义题材,但该片早在2021年就已经传出组讯。此后,扫黑题材的影片便集中出现,观众已逐渐审美疲劳。
再加上内容存在瑕疵,上映后想看人数仅增加了7000多。相比之下,《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上映后,想看人数增加了1.3万;《加菲猫家族》想看人数增加了2.1万。
而少有的现实题材电影《走走停停》描绘北漂回乡青年,有戳中情绪价值的潜质,但把目标受众框在了“善于共情”的影迷群体里,无形中也让受众变窄了。
行业缺钱,低迷继续
短期来看,内容新意不够,营销凑一凑,把观众预期拉满,或许还能“骗”到部分票房,端午档出现一部票房过亿的电影应该不成问题。
可当下的电影市场,无论是投资方还是发行方,普遍缺钱。主力公司万达电影、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博纳影业、北京文化,都陷入自己的困境,难以自拔。
大家都更愿意把钱用在刀刃上,而非广撒网。具体到宣发上,去年那种铺天盖地的电影营销宣传,很少出现了。
在电影供给端,缺钱的情况更严重,导致优质电影供给不足,这或许才是今年端午档票房失利的根本原因。
电影行业,具备典型的生产周期长、爆款概率低、投资风险大等特点,受特殊几年的停摆影响,行业的正向循环被打破。
今年的端午档票房榜席位竞逐,吸引到了喜剧片、青春片、动作片、科幻片等多种题材,题材类型丰富成为档期一大特点。
日前,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博讲堂·中国画论坛讲座”再次引起广大文艺爱好者的强烈关注,线上报名瞬间满额。
在当下的职场环境中,还在推崇“绝对服从”,一味要求员工“拼死拼活”却不谈回报的“狼性”文化,已经显得相当过时。
6月12日,零食连锁品牌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全国门店总数已突破10000家,成为中国零食连锁行业首个万店企业。
端午节是粽子行业一年一度的销旺季,但“粽子第一股”五芳斋的股市表现并未在这个关键时刻带给投资者太大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