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中山邓颖忠家族交棒职业经理人团队,中顺洁柔正式迈出去家族化关键一步。然而,几年过去,在职业经理人的打理下,公司业绩非但没有增长,反而逐年下降。
就在春节前,公司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业绩同比下降超过75.96%。这已是自2021年以来第4次下降。
4连降
中顺洁柔(002511.SZ)最出圈的一次,是在两年前出的一次直播事故。当时公司直播间员工误将原价56.9元/箱(24包)纸巾产品设置成为10元/6箱,最终成交单量超4万单。
尽管远低于成本价,公司还是坚持履行了交付。此举,中顺洁柔损失千万,但赢得了诚信的赞誉。
这番热闹背后,公司严峻的经营状况逐渐进入外界的视线。自2020年以后,公司业绩陷入瓶颈,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态势明显。
2020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实现78.4亿元、91.5亿元、85.7亿元、98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6亿元、5.81亿元、3.50亿元、3.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02%、-35.85%、-39.77%和-4.92%。
2024年,这种状况仍然没有改善。据1月27日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6000万元-8000万元,同比下降75.96%-81.97%;扣非净利润3800万元-5200万元,同比下降82.64%-87.31%。
纸浆成本通常在生活用纸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占比40%至60%,最近几年,国内纸浆价格波动明显,但终端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参与者很难通过来平抑成本。消费者们有切身感受,去年很多纸品企业通过线上线下进行大量促销活动,纸品价格越来越低。
2024年前三季度,中顺洁柔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72%至59.5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7.61%,为5358.23万元,净利率仅为0.88%,与上年同期的2.41%相比大幅下降。其中,Q3更是亏损3400.03万元。
多元化野心
生活用纸一直是中顺洁柔的主营业务,2023年,实现收入96.62亿元,距离百亿仅差临门一脚,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升至98.58%。
押宝单一业务,已不能让公司安心。生活用纸业务盈利水平近年来已呈下滑趋势,2023年毛利率为32.97%,相比2020年下降近10个百分点。
相较之下,进行多元化业务布局的制品同行们,日子相对好过。
以恒安国际(01044.HK)为例,2023年,其纸巾业务收入占比约57.8%,卫生巾业务虽然收入占比只有26%,但该业务毛利率近64%,对公司削弱成本压力产生了积极贡献。
维达国际(03331.HK)同样如此,公司曾对外表示消费者对个护产品价格不太敏感,具备丰厚的利润空间。
对于业务的多元布局,中顺洁柔虽起步晚,但更加激进。2019年,推出朵蕾蜜卫生巾品牌;2023年推出成人纸尿裤、洗衣凝珠以及洗衣液等,涉足家居清洁领域;2024年9月还上线了护手霜产品等。
然而,几年过去,这些新业务仍未形成气候。
2019年,公司个人护理业务收入321.9万元,占公司收入的0.05%。到2023年,收入也仅为1.39亿元,营收贡献率只有1.42%。
去家族化
上世纪80年代,邓颖忠在顺德容桂镇承包了一家水泥纸袋厂,这就是中顺洁柔的前身。
后来的一场大火,水泥纸袋厂化为一座废墟,邓颖忠卖掉机器等废品,转型生活用纸业务。
二次创业,他将工厂设在中山市,为公司起名中顺洁柔——中顺代表顺利,而洁柔则是公司的核心品牌。
凭借着过硬的产品质量,上世纪90年代,公司的产品已覆盖珠三角地区,当区域市场饱和之后,邓颖忠带领公司走向全国市场。
2010年,中顺洁柔成功登陆A股,成为生活用纸第一股,并在2021年创下曾创下450亿元市值的历史纪录,被外界称为“纸茅”。邓颖忠也因此身家倍增,成为中山首富。
不过,让他始终难以放下的是去家族化。早在2015年,邓颖忠就引进金红叶前高管刘金峰,开始由家族治理向职业经理人治理过渡。
刘金峰加入后,推动公司营销结构换血,建立了以渠道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为公司建立经销、直营、商销和电商等4大渠道,彻底改变过去重产品、轻渠道的业务格局。
但在邓颖忠眼里,这还不够。
2021年4月,他辞去董事长职务,其子邓冠彪卸任总裁职务,双双转向幕后,将大权全权交予刘鹏。
刘鹏浸淫金融领域多年,曾先后担任兴业银行江门分行、中山分行行长。尽管并非纸业行业人士,但两人仅见过几次面,就确定了双方都是值得信赖的人。
邓颖忠对刘鹏惺惺相惜,“我们交情很短,并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看一个人。我选择信任他,他也必须超越我。”
但这种想法可能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去年1月,公司董事会换届,邓颖忠之子邓冠彪、邓冠杰双双被提名副董事长。
中顺洁柔业绩连续下滑,股价亦连续下跌,2月6日收盘市值仅剩84.99亿元。
近日,拥有百事可乐、佳得乐、七喜等品牌的百事公司公布2024年度财报,全年净收入918.5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914.71亿美元。
全文共1100字,阅读大约需要2分钟 国产IP的十年成长史,比票房更可贵的是它的创新力与生命力。 北京商报评论员丨陶凤 “最强”春节档,数据在狂欢
一年一度的春节档迎来了新的“主角”。凭借着出彩的动画效果和老少皆宜的剧情,《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今年春节档的大赢家,而电影出品方光线传媒赚得“盆满钵满”。
春节期间,“麻辣王子家过年被小朋友挤爆”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除夕当天,麻辣王子老板家为当地每一个上门辞年的小朋友发辣条。
截至1月27日收盘,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5家食品饮料(含部分粮油调味)企业披露2024年业绩快报或业绩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