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韵升的八音盒里,正在奏响人形机器人的时代旋律。
“‘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宁波韵升董事长竺晓东说。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
从中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八音琴机芯的制造商,到成功转型为全球领先的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宁波韵升30余年的发展史,也是浙江民营企业创新和奋斗的一个缩影。
八音盒“鼻祖”转型之路
公开资料显示,宁波韵升成立于1994年,以八音盒业务起家。创始人竺韵德曾带领团队成功开发了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八音琴,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此后,公司走上了磁、机、电相关多元化的发展道路,重点布局钕铁硼业务。
这是一个极具战略眼光的转型。
铁硼永磁材料作为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主要由钕、铁、硼三种元素构成,具有高剩磁密度、高矫顽力和高磁能积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伺服电机、工业机器人、节能家电、风力发电等领域,是低碳经济产业重要的支持材料之一。
1998年,宁波韵升完成股改,并于2000年在上交所上市,成为A股第二家实现上市的磁材公司。
上市初期,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八音琴、稀土磁材与电机三大块。2010年,公司正式剥离八音盒业务,聚焦钕铁硼主业,并敏锐把握智能手机带来的3C消费电子行业机会,以细分市场主要大客户作为突破口,一举奠定了行业的领先地位。
2015年,宁波韵升顺利交班,竺韵德退休,儿子竺晓东出任董事长,主导公司运营工作。事实上,早在2011年,竺晓东就已经开始担任总经理职位,为接班做好准备。
在竺晓东的领导下,宁波韵升进一步确立了以稀土永磁材料为主营发展方向。2015年,公司领先进入高端磁组件领域,并以细分市场大客户为突破口,消费电子业务增长明显,并在后续不断巩固龙头地位。
2020年,公司剥离伺服电机业务,进一步聚焦钕铁硼,并紧抓新能源汽车的放量机会,凭借自身的应用端的方案解决能力、核心技术的持续开拓、管理体系的稳步提升,成功进入国内外主流新能源车企的供应链。
目前,宁波韵升同时在宁波和包头拥有钕铁硼生产基地,各自分工明确,合计毛坯产能2.1万吨,暂列行业第4。
其中,宁波基地距离下游客户的较近,主要定位是生产加工钕铁硼成品;包头基地则地处全球最重要的轻稀土产区,距离北方稀土较近,可充分利用原材料运输半径短的优势,主要定位于大批量生产钕铁硼毛坯。
相关机构预测,公司实际的钕铁硼产量有望在今年冲击行业前3,并有望在未来向前2发起冲击,在行业内成长属性凸显。
站上机器人风口
稀土与机器人有着密切联系。机器人用电机需具备快速响应、起动转矩惯量比大、运动控制精度高等特性,而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较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被认为是机器人用电机的理想材料,能够使得核心部件实现体小量轻、快速反应。
据雪球数据,一般每台工业机器人平均使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20kg左右,每台人形机器人平均使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3kg左右。
行业研报显示,AI大模型赋能叠加政策助推下,机器人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同时,在智能驾驶驱动下,新能源汽车领域磁材需求有望保持高速增长。随着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领域动能不断涌现,新兴领域有望成为高性能钕铁硼需求远期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
作为稀土永磁材料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宁波韵升近年来高度关注如XR、人形机器人、eVTOL等新兴领域,通过向客户提供从磁材设计到磁材生产,再到磁组件的全流程服务,积极探索市场突破的可能性。
公司已在2023年年报及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披露,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通过积极的市场开拓,与一批潜在客户建立了联系,部分客户已经进入送样阶段。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针对国内某人形机器人客户,已达到量产供货状态。
近年来,稀土市场价格走势宛如坐上了“过山车”,背后是多重因素在助推:一方面,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影响着稀土的进出口格局;另一方面,国内稀土产业自身也面临供需结构的调整。稀土上市企业的业绩表现也是“冰火两重天”。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宁波韵升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4.1亿元、53.7亿元、36.5亿元,同比分别增加70.74%、减少16.23%、减少9.19%;归母净利润3.56亿元、-2.27亿元及0.69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类、工业及其他应用的钕铁硼永磁材料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6.62亿元、9.96亿元、6.88亿元,同比分别增加49.56%、增加22.97%、减少49.56%。
相关机构预测,2025年稀土磁材有望迎来成长大年。与往年价格大起大落相比,今年大部分时间处于低位窄幅震荡状态。后市稀土主流价格振幅大概率还会持续收窄,市场逐渐趋于平稳,为下一轮爆发积蓄力量。
这也意味着,宁波韵升或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开启新一轮增长通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下一步中国将大力开展机器人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完善“机器人+”应用体系,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知名特斯拉投资者、电动汽车分析师索耶·梅里特在社交平台上最新发文称:“特斯拉目前正式招聘工程师,为在加州弗里蒙特工厂量产Optimus(特斯拉机器人)做准备。”
日前,长盛轴承(300718.SZ)接受了华泰证券等多家知名机构的调研,国内自润滑轴承龙头受到机构的高度关注。
美年健康在“2024预防医学创新峰会”上举办发布会,正式宣布国内首款健康管理AI机器人——“健康小美”数智健管师正式上线。
11月28日,南京化纤再度涨停,从18日至今,9个交易日内录得9个涨停,期间累计涨幅达136%,最高点股价16.52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