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正文

中药材猛涨,断供高发。同仁堂、以岭、片仔癀直呼“顶不住”

中药材猛涨,断供高发。同仁堂、以岭、片仔癀直呼“顶不住”

风波不断的中药材涨价,或许是中药行业火爆现状的一盆冷水。

近日,在投资者与同仁堂的“四问四答”中再次提及中药材涨价问题,这家350多年的中药老字号都抵不住压力,2023年部分产品毛利率直线下滑。

其中,核心产品安宫牛黄丸所用原材料之一的天然牛黄的价格从2023年初的57万元/千克已攀升至140万元/千克,已经远超黄金价格。

不仅是天然牛黄,2023年以来,白术、丹皮、白芍等品种价格也翻了数倍。

在中药材涨价风波下,前有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名贵中药品种大幅涨价、一粒难求,后有悬在中成药企业头上的剑终于落下,毛利率持续承压,同仁堂、康美、振东等企业无奈断供集采。

俗话说中药材价格“涨三年、降三年、平三年,十年一周期”,当中药材价格再次进入“涨价”纪元,叠加集采政策的影响,不再“野蛮生长”的中药行业又将迎来怎样的异变?

产销成本难控,大企业也断供

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官网可以看到,中药材价格指数在2023年年底到今年2月有小幅度下滑,但自3月起直线攀升,如今已经超过去年的高位。

这表示,中药材价格上涨的趋势仍未止步,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成本压力下的中药企业毛利率。E药经理人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A股73家上市中药企业中,超过半数企业的毛利率同比下滑,最高降幅超过40%。“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成本压力”几乎成了所有下滑企业统一的解释。

以前几年备受市场看好的以岭药业为例,按其披露的今年一季度业绩计算,其一季度毛利率约为51.5%,而去年同期约为65%。

在以岭药业5月20日发布的投资者活动记录中给出了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公司独家产品所用的中药材中,部分药材价格同比去年上浮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产品的毛利率。”

据悉,以岭药业核心产品的主要中药材之一的酸枣仁,自2022年底就开启价格“疯涨”,自600元/千克涨到800元/千克,甚至一度高达千元。

同时,中药材涨价同样也被部分独家品种的价格“猛涨”列为主要原因。3克/粒的片仔癀,在2023年5月从590元/粒涨价至760元/粒。片仔癀给出的解释为“主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原因”。

片仔癀主要成分中的麝香、牛黄、蛇胆在过去一年间,价格皆迎来大幅上涨,仅有三七的价格较为平稳。

不过,中药企业毛利率下滑、独家大品种涨价等表象其实在中药材涨价的过往周期中并不罕见。据统计,片仔癀其实在2004~2020年间,一共提价了10余次,零售价从325元/粒升至590元/粒。

但时间来到2024年,当中药饮片的价格被集采钳制,中药材市场价格上涨仍未被遏制,中标企业因“断供”被列入失信名单就成了产销成本倒挂的直接产物。

4月25日,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关于三明采购联盟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中药饮片联合采购违规企业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结果的公告》,康美药业、北京同仁堂、振东等知名中药企业赫然在列,三家企业涉及白芍、川芎、地龙、桔梗、蒲公英、当归、党参等多个品种。其中,康美的“失信等级”为“一般”,北京同仁堂、振东为“严重”,截止日期为2026年底。

根据国家医保局印发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的操作规范(2020版)》,被评定为“一般”的企业由省级集中采购机构给予书面提醒告诫,而被评定“严重”的企业则可能会在挂网、招投标、配送环节受到限制。

如今,中药材集采“断供”或许只是第一步,当产销成本倒挂的影响继续向下游传导,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的集采“断供”风险也不能忽视。

不过,也可以看到,中药企业们正在采取诸如自建、合作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方式减缓涨价带来的成本焦虑。但减缓措施、集采供应、中药材涨价,哪对矛盾的“刀”会最先作用到企业头上,还需要时间来回答。

行业想发展,禁不起“折腾”

中药材属于农业产品,从种植到成熟的生命周期少则半年,多则数年。并且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如果产地遭遇极端天气,会直接导致中药材产量下降、价格上涨,如安徽亳州就因为倒春寒导致大批中药材减产。

产量下降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中药材价格开始上涨。原本并不从事相关品种种植的农户看到其中蕴藏的利润商机,也会参与其中。然而待到收获期,曾经一股脑涌入的农户们又会造成中药材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价格自然也会下跌。但价格虽然降下来了,却也造成了“药贱伤农”,农户改种其他农作物,再度导致供需失衡。

如此往复,中药材行业“好三年,坏三年,不好不坏又三年”的周期性规律也因此形成。虽然中药材市场价格呈现周期式波动实属正常现象,但如今的,又或者说自去年初以来的价格涨幅却事出反常,让人叫苦不迭。

据中药材天地网此前数据,白术的价格从2023年1月的27元/千克暴涨至今年4月末的180元/千克;猫爪草的价格更是一年涨8倍,从2023年4月的每千克100元左右,飙升到今年4月每千克800元左右;白芍也在一年的时间里,从25元/千克斤涨至80元/千克……在行业人士看来,这早已远远超出了正常的中药材发展规律下的价格涨幅,反常的价格正在直接危害着整个行业。

原材料涨价的“蝴蝶效应”已经传导至下游。药材流通商、中药企业、医院、药店乃至患者,如今都是都在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价格的狂飙究竟还将持续多久?

最明显感觉到变化的是来抓药的患者。上游原料价格上涨,最直观的变化是药店与中药房的药材价格随之上涨。相同的方子,如今需要支付过去数倍的价格,对于很多需要常年服用中药的患者来说,用药成本正在翻倍的增加,而中药饮片中,替换或缺少某一味药都会影响最终的疗效。可以说,涨价的压力,最终还是作用在了患者身上。

中药材价格长期居高不下,药企的产品供应也是一大考验。

从供需关系来看,对市场竞争力较高或独家中药产品来说,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保证利润收益,如片仔癀等。但对于更多的非独家中药品种而言,通过提高价格缓解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最后的结局可能会是市场份额的流失。在这种担忧之下,一批中药企业也不得不“打掉牙齿混血吞”,自然而然出现了毛利下滑的现象。

尤其是随着各地中成药集采、中药材集采的开展,中标者对原料价格暴涨已“苦不堪言”。“集采中标价定了,原料价格却翻了几倍,除了毁约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一位来自安徽的药材商曾向E药经理人“抱怨”,最终不得不通过集采产品断供来“抵御”中药材价格疯涨的危机了。

回归到中药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来说,不管是停产、断供或涨价,都只能解眼前的燃眉之急。若想持久地经营与发展,该考虑的则更长远,避免因短期的价格涨跌变化而影响产品的长期稳定供应。可喜的是,国内大多数头部中药企业均已经开始自建中药材种植基地,或者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共同开展种植,以对冲价格波动的风险。

  • 片仔癀在云南苗乡共建无公害三七规范化种植基地,在四川和陕西建立林麝标准化养殖基地,创新“公司+农户+基地+科研”的产业模式;

  • 云南白药在云南省武定县建立繁育基地占地共20000余亩,开展重楼、草乌、金铁锁等60多种药用植物的繁育;在丽江建立了600多亩的滇重楼种源基地;

  • 同仁堂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有种植、养殖基地9家,位于吉林、陕西、河南、湖北、浙江、河北、延边和安徽。自有药材种植基地供应的人参、山茱萸、黄芪等中药材位于采购量前列;

  • 华润三九近年来已陆续建立几十个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如岗梅、野菊花、三叉苦种植面积已分别超万亩,九里香和两面针等药材的种植规模也达到千亩以上;

  • 以岭药业通过自建、共建、联建或共享等方式,建有中药材种养殖基地50余个,规模约70万亩,覆盖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7大道地药材产区,涉及30余个中药材品种;

  • 东阿阿胶从2016年开始在东阿周边地区建设黑毛驴养殖场,通过政策扶持,信息共享等方式帮助养殖户采购毛驴;

  • 太极集团在四川、重庆、内蒙古、吉林、甘肃、河北、安徽、山西等中药材产区建成30万亩规范化种植基地;

  • 济川药业在山西建立3000亩黄芩种植基地,在河北建立2500亩苦地丁种植基地,在甘肃建立1500亩板蓝根种植基地。在河南、甘肃、山西建立了6000多亩蒲公英种植基地;

作为中药产品生产的“第一车间”,中药材的种植肩负着保障中药材安全、有效、稳定的重任。越来越多的中药企业通过自建或与产地合作共建生产基地,除了能够自给自足地保证供应,极大地减小价格异常波动带来的对自身业绩的冲击;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种植基地,也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制药原材料的质量与药效。

(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154.5亿,中国中药被私有化

154.5亿,中国中药被私有化

中国中药已向香港联交所申请自2月22日上午九时正起恢复股份买卖。

动脉网 2024-02-22 16:19:04
457年中药老字号退市

457年中药老字号退市

400多岁的中药老字号,在资本市场游历约14年后,行将退市。

赛柏蓝 2024-05-11 11:14:40
一支中药注射液,掀翻374年中华老字号

一支中药注射液,掀翻374年中华老字号

三百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九芝堂,惹上了麻烦。

健识局 2024-04-30 09:54:52
300年中药老字号再遭“监管暴击”

300年中药老字号再遭“监管暴击”

“九芝堂浓缩六味地黄丸,治肾亏,不含糖,三百年好品质,六味地黄丸,信赖九芝堂!”

E药经理人 2024-05-21 11:37:20
医药IPO变奏,21家企业过关,39家企业终止IPO

医药IPO变奏,21家企业过关,39家企业终止IPO

挺过2023的寒冬,2024的医疗赛道或将掀开新的篇章。

融中财经 2024-02-23 14:48:30
盘点:我国儿童用中药新药审批进展

盘点:我国儿童用中药新药审批进展

中药在儿科领域临床中应用广泛,但儿童群体可用的中成药相对较少。201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明确,国家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药研究方法进行中药开发,同时鼓励儿童用药品的研制和创新。

医药经济报 2024-04-09 13:35:51
中药老字号成A股“爆雷”重灾区:一家锁定退市

中药老字号成A股“爆雷”重灾区:一家锁定退市

最近,遇到麻烦的中药老字号,有点多。

E药经理人 2024-05-08 11:46:11
面板企业熬过苦寒

面板企业熬过苦寒

企业盈利出现较大分化。

华尔街科技眼 2024-04-08 14:35:26
轮到医疗器械企业渡劫了

轮到医疗器械企业渡劫了

继CXO之后,中国的医疗器械企业也要准备渡劫了。

健识局 2024-04-17 14:11:48
恒安众生闪耀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峰会,展现新动力

恒安众生闪耀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峰会,展现新动力

12月5日,由赛柏蓝、中药配方颗粒行业联盟主办,北京恒安众生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2届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峰会在广州东方宾馆隆重召开。

中华网财经 2023-12-15 12:37:01
重磅中药注射液勒令停产,知名药企被罚800万

重磅中药注射液勒令停产,知名药企被罚800万

占公司20%营收的核心品种,因违反生产工艺规程遭遇停产。

健识局 2024-04-16 15:39:25
中药注射剂集体“塌房”:有人逃离,有人处“濒死”边缘

中药注射剂集体“塌房”:有人逃离,有人处“濒死”边缘

随着大理药业的一纸公告,公司被戴帽“ST”,中药注射剂行业也再次蒙上阴影。

E药经理人 2024-05-13 14:16:45
拖欠药械企业货款,医院被判

拖欠药械企业货款,医院被判

医院欠款问题再度成为关注焦点,多重举措并行之下,这一顽疾有望逐步缓解。

赛柏蓝 2024-05-13 10:58:45
聚焦中药大健康,瘦身强体后康恩贝能否走出低谷?

聚焦中药大健康,瘦身强体后康恩贝能否走出低谷?

回溯其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康恩贝2019年至2022年之间的业绩起伏极大。不过,调整发展战略之后,将重心聚焦于中药大健康领域,康恩贝似乎看到了走出低谷的曙光。

览富财经 2024-03-29 11:12:00
中药龙头猛攻创新药!以岭、白云山、康缘等研发投入超7亿

中药龙头猛攻创新药!以岭、白云山、康缘等研发投入超7亿

国家对中医药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提升,中药企业的研发热情日益高涨,创新投入也呈现大幅增长。

医药经济报 2024-05-15 16:41:49
最会赚钱的医疗AI企业,即将IPO

最会赚钱的医疗AI企业,即将IPO

2024年1月26日,国内医疗AI龙头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动脉网 2024-01-29 14:29:17
​药械企业合规,实操难点

​药械企业合规,实操难点

药械企业合规,实操是难点也是关键。

赛柏蓝 2024-04-07 09:52:05
光伏跨界企业优胜劣汰进行时

光伏跨界企业优胜劣汰进行时

加速出清,光伏行业淘汰赛。

胜马财经 2024-05-09 09:51:49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