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药品零售市场微弱增长的当下,新开药店速度却未见放缓。中康CMH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药品零售市场规模为5394亿元,同比下滑0.7%。根据国家药监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零售药店已达66.70万家,同比增长7.0%,同期全国人口为140967万人,计算可得店均服务人口仅为2113。
不仅药店数量快速增长,O2O、B2C等渠道分流仍在持续。2023年,O2O、B2C渠道销售规模增速显著高于线下药店,分别达到19.1%及22.9%,此外,线上医保支付试点推行加强了线上渠道的优势。黄小鼎认为,B2C渠道还分流了一部分长疗程用药的患者,而这部分患者往往也是药店想要长期管理的关键客群。
与此同时,医保政策改革对零售药店的影响也逐渐凸显。一方面,医保个账资金池减少不仅直接“砍”去了药店一部分预期收入,也影响了参保人的消费意愿,购药更加慎重,倾向将个账资金花在刀刃上。部分省市去年开始将定点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政策探索初期,部分药店吃到了“红利”,这部分增长“掩盖”了行业下降的事实。但随着政策监管趋严,药店合规成本上升,处方流转等配套措施仍未完善,药店医保统筹政策“红利不足”。另一方面,伴随医保报销待遇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层医疗机构迎来大批患者。黄小鼎介绍,很多基础药的用户选择去了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店的基础流量又被分走一波。
“药店可以尝试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医疗机构合作,甚至自己去承包一些。”川合会医药公益联盟会长、四川百姓源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好杰认为,定点药店也不能再过度依赖医保支付,“我们医保资金的使用一定要规范,以医保品种保障患者基本购药需求,从其他品类上寻找增量。例如,中药板块是药店需要拾起来的,可以跟中医门诊合作,一是增加销售机会,二也是响应振兴中医药的号召。另外还可以关注痛风、眼健康等品类,这些品类体验感强,容易建立信任。”
近日,维康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维康医药商业有限公司于2024年5月27日与浙江康佰家大药房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收购意向书》。
近年来,院内处方走向院外终端市场的趋势不可逆转。同时,医保合规、合理用药愈发得到市场和监管重视,处方外流的合理性也得到了监管部门密切关注。
6月3日,据中新经纬报道,针对此前因串换药品、超量开药等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而遭到国家医保局约谈一事,一心堂方面作出回应。
近一周,一份《关于开展“上网店,查药价,比数据,抓治理”专项行动的函》在业内广为流传,引起医药流通行业的高度关注。
一心堂业绩严重垮塌的背后,居然还隐藏着医保违法违规的风险。 被国家医保局约谈的消息一出,昨日,公司股价开盘即跌停,盘中震荡调整,全天以大跌8.53%收盘
过去一周时间里,多则创新药产业链“指南”没能在二级市场激起太大的水花,令不少行业参与者心寒:创新药板块已经没人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