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鼎同样认为,未来多品类布局是零售药店的发展方向之一,除了基础品类,药店探索创新品类,发展小病种用药,抵消掉一些传统品类销售下降带来的冲击。
消费分层叠加健康需求提升,药店如何抓住机会
出现业绩持续下滑的,不仅仅是零售药店。尼尔森IQ《2024中国零售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快消品零售市场处于修复进程中,全渠道整体销售额同比2022年小幅下跌0.04%,线上、线下渠道销售份额占比分别为42%、58%。从渠道看,以内容电商为代表的线上平台凭借强大的消费者互动能力和情绪价值,成为全渠道增长的主要推力;从快消品类看,健康和悦己概念商品保持着韧性增长势头。
总体而言,中国零售市场从消费升级模式逐步过渡到性价比导向的新时代,消费升级与降级并存,性价比和高价值成为当前零售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国民越发重视精神层面需求,加速服务消费增长,并呈现强社交属性。
相较于快消行业,药品零售行业具有强健康属性,在国民健康需求显著提升的背景下,存在更多机会。2024年中康CMH国民健康调查表明,国民健康需求呈刚性,95%的受访者考虑维持、增加健康消费。
维持平价形象、提供社交场所、加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面对消费分层趋势下零售业“价格与价值”的平衡问题,王好杰给出他的药店转型思路:“我们做零售行业,把人留住是最首要的。”
集采扩围、药品比价功能上线加速了药价透明化,尽管大部分药店药品加价率并不高于其他消费品,但公众心中药店的“商业性”被模糊,而偏向“公益性”形象,使消费者几乎默认药品不可以大幅加价销售。对于零售药店而言,需优化产品“低-中-高”价格带,既要有低价、零差价商品维持平价形象,又要有高值商品满足顾客更深层的健康需求。
近日,维康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维康医药商业有限公司于2024年5月27日与浙江康佰家大药房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收购意向书》。
近年来,院内处方走向院外终端市场的趋势不可逆转。同时,医保合规、合理用药愈发得到市场和监管重视,处方外流的合理性也得到了监管部门密切关注。
6月3日,据中新经纬报道,针对此前因串换药品、超量开药等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而遭到国家医保局约谈一事,一心堂方面作出回应。
近一周,一份《关于开展“上网店,查药价,比数据,抓治理”专项行动的函》在业内广为流传,引起医药流通行业的高度关注。
一心堂业绩严重垮塌的背后,居然还隐藏着医保违法违规的风险。 被国家医保局约谈的消息一出,昨日,公司股价开盘即跌停,盘中震荡调整,全天以大跌8.53%收盘
过去一周时间里,多则创新药产业链“指南”没能在二级市场激起太大的水花,令不少行业参与者心寒:创新药板块已经没人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