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应收账款不断增长,已经拖累公司利润。
迪安诊断的应收账款问题曾引发过市场的强烈关注。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分别为33.3亿元、45.3亿元、62.9亿元、99.6亿元、80.5亿元。
2024上半年,迪安诊断应收账款85.67亿元,半年增加了5个亿。具体来看,账龄在1至2年、2至3年、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余额约为31.78亿元。其中,3年以上应收账款余额约为1.83亿元。按规定,1至2年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20%,2至3年为50%,3年以上为100%。因此,迪安诊断后续或仍面临大额减值风险。
在2024业绩预告中,迪安诊断明确,因部分应收账款回款周期有所延长,年度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为4.5亿元至5亿元。
携手华为布局AI医疗
根据同花顺显示,2024年9月,迪安诊断新增“华为概念”。理由是在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迪安诊断与华为云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大模型下的医疗数智化产品的研发和转化。
如今,人工智能的触角已探进各行各业,国内医疗行业和科技行业内的诸多公司都在持续布局AI医疗领域。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从长远来看,医疗健康领域已成为AI影响最深远的应用领域。
对迪安诊断而言,加码AI医疗,布局数字化转型有可能成为提振公司业绩的路径之一。
据悉,自2021年起,迪安诊断从病理角度切入,在公司超百万份的病理样本基础上,对其中10万多份样本进行标注,并在标注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AI产品模型。
同年,迪安诊断与华为开始合作,共同开发区域医疗中心信息化项目,旨在提升诊断效率。双方还探索了AI在病理分析、影像识别等领域的应用,以优化诊断流程。
2023年12月7日,双方在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签署了AI健康管理合作协议;2024年9月25日,在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的“2024数字医疗健康产业对接会”上,迪安诊断与华为云共同发布了“迪安医检大模型”;2024年10月25日,迪安诊断和华为云在华为浙江代表处再次正式签署该协议,旨在通过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的先进技术以及迪安诊断的医疗诊断数据和报告数据,进一步构建智能报告单解读平台。
作为医疗人工智能应用的领军企业,美年健康率先在医疗领域的数字化技术及AI技术方面深度开发,在智能筛查、智能诊断、健康管理等多方面推出一系列AI专精特新产品。
8月23日,乐普医疗发布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3.8亿元,同比下滑21.3%;净利润不足7亿元,同比下滑27.5%。
12月30日,讯飞医疗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开盘价89.75港元,较82.8港元的发行价上涨8.4%,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讯飞医疗股价88.9港元,总市值107.46亿港元。
东软医疗在此轮投资后,估值已达到了145亿元人民币。未来东软医疗不会与任何一方并表,将以IPO为目标,实现自主发展。
2024年12月30日,湖南省纪委监委一口气通报了6起医药领域政府采购腐败典型案例,涉及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卫生健康局等多部门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