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振兴
2月20日,瑞幸咖啡公布的2024财年全年财务业绩显示:总净收入为344.75亿元,同比增长38.4%。新增门店6092家,门店总数同比增长37.5%,达到22340家,包括14591家自营门店和7749家合作门店。
在门店增加的同时,自营门店收入为255.92亿元,同比增长43.1%。这一增长高于门店数量的增长。2023年底,瑞幸自营门店10,628家,依此计算,自营门店的增速是37.3%。月均交易客户数达7776.6万人,同比增长48.5%。
不过,瑞幸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下降16.7%,而2023财年为增长21%。自营门店收入为255.92亿元,同比增长43.1%。自营门店门店层面营业利润为48.36亿元,同比增长21.7%。门店层面营业利润率为18.9%,而2023财年的22.2%下滑3.3个百分点。
合作门店收入为77.453亿元,同比增长24.4%。
这就意味着门店数量约占总数的34.7%的合作门店,只贡献了瑞幸总收入的22.46%的净收入。
同店销售额下滑的同时,瑞幸的利润率也在下滑。按照GAAP计算,瑞幸营业利润为35.38亿元,同比增长16.9%。GAAP营业利润率为10.3%,较2023财年为12.1%下滑了1.9个百分点。非GAAP营业利润(调整了基于股份的薪酬费用)为39.03亿元,同比增长19.5%。非GAAP营业利润率为11.3%,较2023财年的13.1%下滑了2.8个百分点。
仅从第四季度看,瑞幸总净收入为96.1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70.65亿元增长36.1%。自营门店收入为75.675亿元,同比增长42.7%。
但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下降3.4%,而2023财年为增长21%。
值得注意的是,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长显著改善,从上一季度的负13.1%提升至负3.4%。并且在2024年12月实现了转正。2024年前两个季度,这一指标值分别为-20.3%和-20.9%。
对此,瑞幸董事长兼CEO郭谨一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同店销售额等同店相关指标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经营指标。总体来看,过去几个季度的整个的同店指标的趋势变化是符合瑞幸整体预期的。”
对于同店销售额下降,郭谨一表示,“受到门店培周期,客户消费习惯养成等一系列的客观因素的影响,瑞幸同店指标出现阶段性的波动下降,是完全符合瑞幸的战略判断。”
星巴克也在大年初一发布了2025财年一季度(2024年10月-12月)的业绩报告,星巴克美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同店销售也出现了4%的下滑。美国市场流量下滑了8%,但客单价是增长了4%。国际市场的门店客流量和客单价均出现了2%的下滑。
不过,从年度看,2024财年,星巴克的同店销售额仅下滑了2%,远低于瑞幸同店销售额双位数的下滑。在中国市场,星巴克中国受平均客单价下降8%的推动,同店销售售额也下降了8%,下滑幅度也低于瑞幸的这一指标。
提升同店销售额指标,郭谨一表示将从短期、中长期多个维度来看。“从短期来看,瑞幸依托门店场景覆盖,产品创新和品类拓展,结合洞察领域的营销活动,向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专业考核的产品,以及更充分的情感和情绪价值,吸引更多的用户消费,助力提升整个门店的流量。”郭谨一认为,从中长期看,咖啡消费频次有着持续提升的空间。目前我国咖啡消费仍处在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随着消费者咖啡消费习惯的这种逐渐的养成,消费频次自然会有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人均杯量有一个非常大的增长空间,给企业业绩增长带来一个强劲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瑞幸面临两个挑战,上游咖啡豆涨价,以及现制饮品领域的激烈竞争。
对于咖啡豆涨价,郭谨一认为,咖啡生豆期货价格持续走高,目前处在历史高位。总体来看咖啡生豆的价格上涨,对于给瑞幸会带来一些成本的压力。但瑞幸通过前期的全产业链投入,构建起了一个综合的供应链的能力,瑞幸可以利用规模和效率的优势,一定程度对冲消化咖啡豆成本端上涨的影响。
据了解,瑞幸关注咖啡从源头到终端的整个全产业链的投入,构建了从原产地的种植采购到进出口贸易,到加工烘焙,再到门店制作的整个的咖啡的全链路布局。
2024年11月,瑞幸与巴西相关机构新签署了5年24万吨咖啡豆的采购的备忘录。加之昆山烘焙厂的竣工投产,以及青岛预计今年年内也投产,配合更早投产的工厂,年年底的瑞幸将形成每年自有咖啡烘焙产能10万吨的加工体系。
不过,郭谨一也坦言,瑞幸也注意到,近期很多茶饮企业陆续上市,可以预见的现制饮品行业的市场竞争会进一步加剧,瑞幸的市场渗透率的优势也可能会遇到挑战。为此,瑞幸会持续加大品牌和营销投入,努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目前瑞幸没有提价的计划和打算,9块9的咖啡的活动也会持续开展下去。瑞幸会努力培养咖啡消费习惯,努力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用一个优惠的价格,便捷地享受到一个高品质的咖啡体验,致力于让的高品质咖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郭谨一说。
菲仕兰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倡导可持续发展,聚焦关爱儿童、赋能女性、支持乳业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开展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项目。
1月11日,诺和诺德宣布全球首个口服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诺和忻(司美格鲁肽片)在中国全面上市。
近期,面板龙头维信诺联手合肥国资,计划花费550亿元投资第8.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
在市场风格加速轮动的当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有所降低,这也意味着注重安全边际、追求超额收益的产品更适合现在的市场。
菲仕兰联合中国绿化基金会发起“翩翩朱鹮,美好家园”一块走公益活动,捐步助力朱鹮栖息地修复、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幼儿阶段是身体发育和技能发展迅速的时期,而富含优质营养的奶及乳制品是均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生长发育不可或缺。
随着“诺和诺德起诉亨利医药故意隐瞒临床数据,索赔60亿元”事件的发酵,产业界更关注此事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将对国内外BD合作产生怎样的影响?
中华网财经独家专访麻六记创始人汪小菲,从创业和经营企业的角度去解读汪小菲的新征程:麻六记员工的考核一定要软性指标、硬性指标同时考核
在显示面板领域知名度颇高的维信诺(6.040, 0.05, 0.83%)(002387.SZ)还是交出了持续亏损的半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