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王府井与世纪金源先后的一纸公告,这场长达20年的合作将暂告一段落。
2月15日晚,北京世纪金源购物中心(以下简称“世纪金源”)发布公告显示,4月1日起,世纪金源将全面接管新燕莎的租赁区域,已完成与场内合作品牌的交接与换签。据了解,新燕莎租赁区域包括了王府井集团旗下的金源新燕莎MALL、燕莎友谊商城、贵友大厦三大板块。
2004年开业的世纪金源,对繁荣京西消费有着重要作用,也承载了无数消费者的情感与记忆。总经营面积超60万平方米,巨无霸项目的运营话语权集于一身,这对世纪金源而言何尝不是一种新挑战。
新燕莎撤出世纪金源
一场预谋已久的“分手”,终于敲定。世纪金源发布公告显示,北京世纪金源购物中心管理有限公司与北京新燕莎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将于今年3月31日正式到期。4月1日起,北京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将全面接管新燕莎的租赁区域。届时购物中心会持续正常营业。
相隔前一天,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王府井集团”)发布公告显示,自2025年4月1日起,北京金源新燕莎MALL、北京燕莎友谊商城金源店及北京贵友大厦金源店将停止经营。此前,王府井集团旗下子公司与世纪金源签署续租协议,约定北京金源新燕莎MALL经营场地租赁期限由原2024年9月30日延续至2025年3月31日。
公告发布后,北京商报记者走访世纪金源看到,目前金源新燕莎MALL大部分商户仍保持正常营业,个别门店已经关闭,门前贴着带有“新燕莎MALL”字样的封条。而在燕莎友谊商城金源店负一层处,部分商户正在进行打折促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于3月底撤出。
得知金源新燕莎MALL即将闭店的消息,家住远大路周边的张阿姨先是惊讶,而后又表示不舍。她回忆道:“金源新燕莎MALL开业之前,周边还是比较荒芜的状态。它的开业不仅带来了丰富的购物选择,也给周边带来了烟火气。”
针对项目后续运营情况,世纪金源方面表示,目前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已完成与场内合作品牌的交接与换签。
主力店功能渐弱
回归过往,世纪金源与金源新燕莎MALL有着密切的关系。据了解,2004年,我国的购物中心处于探索初期,也是众多百货商场“遍地开花”的时代。同年10月,北京世纪金源正式开业,开创了中国的摩尔(Mall)时代,也凭借其面积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购物中心。
作为世纪金源的一部分,王府井集团旗下的金源新燕莎MALL、燕莎友谊商城、贵友大厦自开业初与世纪金源合作以来,始终占据着购物中心的核心位置,以其丰富的品牌组合和多样化的体验活动,为世纪金源带来了显著的商业增量。
公开资料显示,世纪金源经营面积约61.5万平方米,且场内包含多个商业项目。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世纪金源购物中心经营范围主要包含项目六层、五层及地下一层,该物业东区有燕莎友谊商城,西区则有居然之家、贵友大厦,金源新燕莎MALL则主要为中部区域一至四层的面积。
随着商业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购物中心的运营模式也在不断演变。商业地产的一位业内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当购物中心的业主方有了更多成熟的经验,以往“主力店”的价值在减弱,业主不需要通过百货等主力店引进知名品牌,自身便有能力、有条件去做招商运营。
接近世纪金源及王府井集团的一位相关人士也表示,最初,世纪金源大部分面积都租给了大的主力店,自身剩余的运营面积并不多。他认为,通过大型主力店的减少,能够为项目改造腾出空间,增加更丰富的品牌,引进更多首店、旗舰店,进而吸引更多元的顾客群体。
注重延续“商气”
大型项目的变动也反映着行业的新趋势、新风向。上述商业地产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世纪金源项目对整个购物中心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2003年前后,国内流行一种商铺销售策略,将整个项目的商铺打散进行销售。”他表示,“而世纪金源在体量大、面临招商压力大的背景下仍是全部由项目方持有的,这对行业发展‘只租不售’的方式具有正向意义。”
金源新燕莎MALL、燕莎友谊商城及贵友大厦撤出后,世纪金源也将迎来蜕变。据世纪金源方面透露,项目即将于2025年着手分区改造,涵盖项目定位、空间场景打造、业态组合优化及品牌焕新等各个方面,并规划了国际高奢、东方美学、潮流运动、年轻力中心等特色空间。2025年,项目西区A段为首期改造区,此期间其他区域将持续经营。
上述相关人士表示,在世纪金源经营的二十余年间,北京市的商业格局发生了许多变化,行业的竞争也变得十分激烈,因此,世纪金源在这个节点必然要进行一轮调整。在改造中,“商气”的延续十分重要。他认为,世纪金源的改造要注重分步骤、分阶段进行。“如果消费者去别的场所养成新的消费习惯,届时改造完也很难回流。”
商业地产专家指出,在消费中心、生活空间之外,世纪金源项目方还可以进一步寻求新的增量,比如承担一些城市服务、产业服务的功能,把购物中心从过去的商业集合体变成商业与社会服务功能体。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没收普华永道案涉期间全部业务收入2774万元,并处以顶格罚款2.97亿元,合计罚没3.25亿元。
日前,*ST金科披露,已通过司法程序,将重整投资方案提交期限延长3个月,以便于完成巨大工作量。同时,管理人同意将意向投资人重整投资方案提交的期限延至11月8日。
地产下行周期,行业发展逻辑重构,地产商们该如何破局?绿城中国给出了一条以前瞻性的经营战略和明确的底线思维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