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地产 > 正文

弘阳地产面临一场持久战

弘阳地产面临一场持久战

卖停车位、卖股权,弘阳地产正在着手解决企业面临的流动性危机,至于能化解到什么程度,现在尚难以预计。

这不是重点,公司在1月中旬公开的16亿美元债重组方案才是关键。对债权人来说,这份相对苛刻且敷衍的方案,只是公司以时间换空间的权宜之计,实际对债权人并不太友好。目前已有债权人筹备成立债券持有人小组。

对于福建富豪曾焕沙来说,这是一场持久战。

卖车位、卖股权

继1月中旬境外美元债重组受挫后,早已火烧眉毛的曾焕沙,日前抛出变现方案,拟将弘阳地产旗下停车位及相关企业股权转让,受让方同为其控制的物管上市企业弘阳服务(01971.HK)。

2月17日晚间,弘阳地产、弘阳服务同时公告了这一重大事项。

据公告,弘阳地产(01996.HK)此次计划出售的停车位,位于江苏、安徽、四川及河南等7省,合计6258个,交易总对价约2.31亿元,其后将分别与弘阳服务签订转让协议。

目前,上述转让的停车位因尚未出售或租赁,未实现任何收入,弘阳服务称收购后将以这些停车位为基础,重点以销售为主,未出售的停车位将对外出租。

弘阳服务为弘阳地产兄弟上市企业,2020年7月登陆港股。据弘阳地产同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执行董事及董事长曾焕沙,间接持有弘阳服务71.88%的股权。

弘阳地产卖停车位不是首次,早在2021年12月底,公司间接全资附属企业弘阳置地就曾将旗下256个停车位使用权,以约1463万元转让给弘阳服务。这些停车位分别位于公司的武汉印月府、襄御澜庭、乌镇昕悦棠及中意湖燕澜府等4个项目。

据2月17日公告,弘阳地产全资附属企业成都弘阳锦兴、徐州弘琪、南京鸿泰浦阳,各自与弘阳服务全资附属企业南京弘生活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分别将所持成都弘胜和鼎地产70%股权、宿迁通金弘置业20%股权、句容金嘉润地产19%股权,以及所附带其他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转让,对价分别为1.424亿元、7395万元、4134万元。

上述股权转让亦存在较强的化债背景。截至2024年12月,弘阳地产未支付弘阳服务为公司提供未售单位交付前管理服务费用0.90亿元、商管服务费用0.83亿元以及停车位销售代理服务相关可退按金2.86亿元。双方已就以抵销部分未支付应付款项,并为弘阳地产提供额外现金达成一致,该等出售事项完成后,弘阳地产现金流及流动性将可以得到增强。

弘阳地产面临一场持久战

境外债重组受挫

弘阳地产2022年8月因一笔债务未偿首次违约,这几年来一直靠甩卖资产回血,最终走上债务重组之路。

1月23日,公司披露境外债重组进展,占现有债务未偿还本金总额约33%债权人已正式签订重组支持协议。不过,距离大多数债权人同意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按照公司披露的债务重组方案,这次境外债重组规模高达16亿美元。化债方案主要有4条主要途径:第一,强制可换股债权,将于发行后12个月内转换为公司普通股,本金规模为4200万美元;第二,9年期高级票据,本金总额1亿美元;第三,10年期高级票据,本金总额1.2亿美元;第四,次级永续证券,且首10年不可赎回等,本金总额1亿美元。

因为没有设置短期现金偿付方案,也有没有中期债券选项,全是长期解决方案,且长期无现金偿付计划,实际回收率极低,上述重组方案一经公开,立即引发债权人的不满。

不过,公司认为有可能迅速通过75%债权人支持。截至目前,尚未有新进展披露。

相比其他房企债务重组,必须经过长期沟通磨合和细致考量,弘阳地产化债方案缺乏与债权人沟通略显敷衍,如此这番作法,被外界认为是其为了应对3月份在法院的聆讯。

2月初,有债权人代表对外称,已有公司美元债券面值25%以上债权人提出了反对意向,正着手筹备成立美元债券持有人小组。

起楼到楼塌

弘阳地产前身,是曾焕沙在上世纪90年代创建的南京红太阳商业大世界,主要做建材装饰材料批发业务。2003年,曾焕沙筹划多年的首个楼盘旭日华庭对外发售,为了专注地产业务,公司更名为弘阳地产。

很长一段时间,弘阳地产均深耕南京及江苏市场。2016年,公司才首次走出江苏,落子合肥,那时曾焕沙才显露出扩张的野心,2017年提出千亿计划,公司被推上赛车道。

2018年公司登陆港股当年,一举拿下31宗土地,奠定全国性扩张的基础。在这之后,曾焕沙兵不血刃地拿地,2019年曾耗资390亿元斩获57个项目,公司规模逐渐增大。2017年到2019年,公司销售规模由256.9亿元增至651.5亿元。

弘阳地产面临一场持久战

为了千亿目标,公司自2018年开始发行多笔海外债券,甚至不惜拿年化票面利率高达13.5%的借款。随着财务压力以及部分“地王”消化不畅,流动性危机埋下了伏笔。

为全国性扩张,曾焕沙通过猎头、内推以及公开招聘等方式四处挖角,2017年前后挖来龙湖、万科、泰禾以及旭辉等一大批前高管助力。

2018年,公司高调宣布9位高管集体入职。旭辉前副总裁张良、旭辉前副总裁蒋达强、新城控股前高管罗艳兵等加盟,后来还有龙湖前高管袁春、华信国际前高管王世雄等加入。

弘阳地产上市后,将总部搬到上海虹桥商务区,不断拓展全国业务区域。有钱也有人,公司扩张更加凶猛。即便是自2020年开始的行业调整期内,公司仍在各地拿地,不乏一些高溢价土地或项目。

随着全国性战略布局的推进,公司销售规模逐年增长,2021年销售规模达到872.2亿元,距离千亿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但随着市场调整和债务危机的爆发,目标终未实现。2024年销售规模仅剩88.2亿元,同比下降59.60%。

在公司2022年违约之前,职业经理人天团已分崩离析,执行总裁张良、蒋达强,以及联席总裁袁春先后离开,曾焕沙不得不重回权力中心,重掌帅印带领弘阳地产渡劫。

(责任编辑:zx0600,zx0280)

推荐阅读

这份地产榜单,令人大跌眼镜

这份地产榜单,令人大跌眼镜

前不久,明源君系统化的解读了2024年房企的销售数据,通过数据,行业竞争格局已显露无遗。

明源地产研究院 2025-02-11 10:28:14
苦熬4年,格力地产“痴心”免税

苦熬4年,格力地产“痴心”免税

尽管房地产市场缓慢复苏,也没能打消格力地产退出地产行业的决心,在珠海国资的助力下,这一转型日前终于有了结果。

斑马消费 2024-11-26 09:18:43
很多地产营销总,丢了基本功

很多地产营销总,丢了基本功

但是,盘客真的过时了嘛?

明源地产研究院 2024-08-09 10:11:54
地产调整期,贝壳为何下场拿地?

地产调整期,贝壳为何下场拿地?

从“买到房”到“住得好”。

华商韬略 2024-09-23 10:19:44
2024年预亏约53亿元,中交地产股票跌停

2024年预亏约53亿元,中交地产股票跌停

1月22日,中交地产股票盘中震荡下跌,截至午间收盘,中交地产收跌9.97%。

北京商报 2025-01-22 13:57:46
“顶格”处罚!普华永道被罚4.41亿,涉恒大地产审计

“顶格”处罚!普华永道被罚4.41亿,涉恒大地产审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没收普华永道案涉期间全部业务收入2774万元,并处以顶格罚款2.97亿元,合计罚没3.25亿元。

北京商报 2024-09-13 17:28:04
卧龙地产再转型?收购多家公司股权,奔赴新能源赛道

卧龙地产再转型?收购多家公司股权,奔赴新能源赛道

近日,卧龙地产一则涉及4家公司的股权收购公告一经发布便在业内激起水花涟涟。

览富财经网 2025-01-08 13:34:44
泰国商业再迎最大私营地产开发项目,曼谷未来的新地标?

泰国商业再迎最大私营地产开发项目,曼谷未来的新地标?

10月25日,泰国全新地标级社区商业综合体“壹曼谷”正式向公众开放。

中华网财经 2024-10-29 11:15:50
多家房企宣布营收利润双降,后房地产时代如何求生?

多家房企宣布营收利润双降,后房地产时代如何求生?

后房地产时代房地产企业到底该如何求生?我们又该怎么看这件事呢?

江瀚视野观察 2024-08-28 13:55:59
地产央企的上半年:保利营收领跑,中海重夺“利润王”

地产央企的上半年:保利营收领跑,中海重夺“利润王”

房企中报发布已告一段落,市场压力也在各大房企的财务报表中体现。

北京商报 2024-09-04 14:43:17
“地产链”马可波罗过会,资本玩家黄建平或手握两家上市公司

“地产链”马可波罗过会,资本玩家黄建平或手握两家上市公司

马可波罗成为2025年首家过会的IPO。

环球老虎财经app 2025-01-21 10:04:35
国家发改委重磅发声!事关楼市、股市等,专家解读…

国家发改委重磅发声!事关楼市、股市等,专家解读…

郑栅洁介绍,针对楼市持续偏弱,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北京商报 2024-10-09 10:23:45
房地产面临的形势,空前复杂

房地产面临的形势,空前复杂

目前,国际形势正面临百年之大变局。

明源地产研究院 2024-08-07 11:09:09
金科股份,重生延期

金科股份,重生延期

日前,*ST金科披露,已通过司法程序,将重整投资方案提交期限延长3个月,以便于完成巨大工作量。同时,管理人同意将意向投资人重整投资方案提交的期限延至11月8日。

斑马消费 2024-10-18 09:16:15
绿城中国中报:行业调整中的“长跑”选手

绿城中国中报:行业调整中的“长跑”选手

地产下行周期,行业发展逻辑重构,地产商们该如何破局?绿城中国给出了一条以前瞻性的经营战略和明确的底线思维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环球老虎财经app 2024-08-30 11:00:55
万科的希望:市场复苏有利条件已至

万科的希望:市场复苏有利条件已至

“供需关系的改善,为市场走出低谷、重拾向上动力创造了条件。”

北京商报 2024-09-04 14:33:46
最高增值达315%,黑石“接盘”东百集团旗下四家物流公司

最高增值达315%,黑石“接盘”东百集团旗下四家物流公司

外资PE们排队奔赴中国购买物流地产。

环球老虎财经app 2024-08-13 10:22:58
万科当下局面与它的意义

万科当下局面与它的意义

在2024年四季度,万科距离发生公开债违约曾仅有一步之遥,准确地说,是几个小时。

雪贝财经 2025-01-17 09:07:31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