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 正文

利息成本猛增 美联储连亏两年

自2022年起,美联储持续暴力加息,不断提高对金融机构支付的准备金利息,因此美联储出现巨额运营亏损。到2024年,美联储已经连亏两年,亏损合计近2000亿美元。随着短期利率的下降,市场认为美联储正逼近恢复盈利的临界点。但面对滞胀威胁加剧、通胀再次抬头,美联储今年的降息路径仍不明朗。

利息成本猛增 美联储连亏两年

暴力加息后果

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包括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资产,美联储像其他投资者一样从中赚取收益。负债方面则包括银行在美联储的存款,即所谓的“准备金”,美联储需为这些准备金支付利息。

美联储近日发布的2024年财务报表审计结果显示,美联储2024年运营亏损高达77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00亿元),连续第二年出现大额亏损,此前2023年亏损额高达1145亿美元。

分析称,美联储遭遇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其在2020年和2021年疫情期间大力支持经济,以及在2022年和2023年为应对高通胀而大幅加息,将基准利率从接近零上升到5.25%—5.5%的区间。

据了解,美联储是自筹资金机构,通过其持有的证券以及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来盈利。根据规定,美联储运营盈余要上缴美国财政部。在此之前,其上缴的盈余规模已相当可观。根据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从2011年到2021年,美联储向美国财政部上缴了近1万亿美元。

但情况在2022年开始发生变化。面对40年来的最高通胀水平,美联储当年3月开启了一轮迅猛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接近零的水平一直上调到2023年7月份5.25%—5.5%的峰值区间。但是美联储必须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这一利率水平支付存款准备金利息,这期间美联储利息支出大幅增加,并超过了收入,从而导致了账面巨额亏损。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美联储所持6.8万亿美元证券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2.6%。而美联储目前为3.4万亿美元的准备金支付的利率为4.4%。

利率下调或能恢复盈利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张启迪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美联储出现亏损将导致未来数年无法向美国财政部缴款,这将恶化美国财政前景。并且,美联储公信力也将受到不利影响。此外,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灵活性也会下降,不利于未来抵抗通胀。

不过美联储官员强调,这一指标反映的是账面亏损,不会影响其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运营亏损不会导致美联储向美国财政部请求资金,也不会影响其日常运作。因为盈利和赚取利息收入并非美联储的直接目标,而是其货币政策操作的副产品。美联储的目标是保持稳定且合适的通胀水平以及健康的劳动力市场。

分析指出,美联储何时恢复盈利,取决于其是否以及何时将利率降至低于其所持6.8万亿美元证券和其他资产当前平均收益率的水平。纽约联储去年的预测显示,如果短期利率维持在4%以上,美联储今年将继续亏损;若利率持续下调,美联储则可能实现盈利。

前美联储及美国财政部官员Seth Carpenter表示,“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离盈亏平衡点越来越近了。我很难想象他们无法恢复盈利,但这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周一在一份报告中说,美联储似乎即将结束历史性的连续亏损,可能回到向财政部返还现金的轨道上。这涉及美联储如何赚钱为其运作提供资金,以及美联储为维持对短期利率的控制而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关系。摩根士丹利认为,美联储损益平衡的利率约为4.8%,资产负债表的缩小加上较低的政策利率使美联储摆脱亏损。分析师称,美联储继续缩减债券持有规模以及进一步降息的前景,意味着美联储将重新开始盈利。

降息不确定性

对于美联储降息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表示,他敦促美联储降息,承认关税对美国经济造成影响,需要美联储“做正确的事”。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发文称,美联储最好还是降息,因为美国关税影响开始逐渐渗透到经济中。

不过,美联储在3月会议上决定将短期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4.25%—4.5%的区间内。美联储声明指出,美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已经增加,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使用了“不确定性”一词多达10次。

鲍威尔表示,包括贸易和移民在内的特朗普经济计划所带来的潜在影响仍存在未知。白宫正在贸易、移民、财政政策和监管四个领域实施重大政策改革,这些政策变化的净效应将对经济和货币政策路径产生影响。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个人消费,而近期消费者信心显著走低、支出增长放缓,给美国经济增长前景敲响警钟。这种担忧,正是源于美国政府加征关税、驱逐非法移民等政策带来的通胀压力。

美国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周一表示,他预计未来几个月抗通胀进展将放缓,因此现在预计美联储在今年年底前仅会降息25个基点。博斯蒂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之所以预计今年可能只降息一次,主要是因为他预计通胀走势将非常不稳定,不会以明确的方式大幅向2%的目标迈进。

中信证券海外研究联席首席分析师李翀表示,近期政策和市场走向呈现高度不确定性,短期内美联储仍需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下维持政策连贯性,以稳定市场预期。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则认为,未来政策调整的核心触发点或将更多集中在劳动力市场。预计2025年美联储最早在6月进一步降息,全年降息两次,共计50个基点。

华泰证券预测,此后3—4月的美国经济走势尤为关键。如果增长动能继续快速下行,则不排除美联储在年中再度启动一次降息,平衡增长转弱(但可能避免衰退)和通胀可能回升两方面的顾虑。预计在美国经济不衰退的情形下,美联储今年降息幅度仍难以超过2次。(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美联储降息变奏 全球资产暴跌

美联储降息变奏 全球资产暴跌

不出所料地,美联储连续第三次降息了。

北京商报 2024-12-20 09:56:47
美联储降息50基点,全球宽松信号下A股反转在即?

美联储降息50基点,全球宽松信号下A股反转在即?

随着美联储降息,全球资产市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然启动。

环球老虎财经app 2024-09-20 10:54:45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中国资产大爆发!英国、瑞典此前已宣布降息…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中国资产大爆发!英国、瑞典此前已宣布降息…

鲍威尔在回答问题时指出,如果特朗普要求他辞去美联储主席一职,他不会辞职,总统也无权解雇其职位,因为“法律不允许”。

北京商报 2024-11-08 14:00:06
凌晨突发!美联储4年来首次降息!“经济疲软的信号”?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8日震荡收跌

凌晨突发!美联储4年来首次降息!“经济疲软的信号”?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8日震荡收跌

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2时许(美国当地时间9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为4.75%至5%,即降息50个基点,这是美联储自2020年以来,首次降息。

东方网 2024-09-19 09:01:10
国内降息逼近

国内降息逼近

3月20日,中国、美国和日本均在当周公布了新一期的货币政策,其中从利率角度观察,三国均维持当前利率水平不变。

和讯 2025-03-21 17:45:01
比特币突破10万美元还没见顶?美图赚了5.7亿超去年净利润,“追涨”仍需谨慎

比特币突破10万美元还没见顶?美图赚了5.7亿超去年净利润,“追涨”仍需谨慎

比特币再次给全世界以震撼。

蓝鲸新闻 2024-12-06 09:13:23
比特币突破10万美元,21万人爆仓!还有多少上涨空间?

比特币突破10万美元,21万人爆仓!还有多少上涨空间?

从比特币的历史来看,其价格变化可以总结为“牛市三级跳”。

北京商报 2024-12-06 09:18:05
跌破10万美元 比特币熄火?

跌破10万美元 比特币熄火?

比特币的2024年,价格再破新高点。

北京商报 2025-01-09 14:21:48
比特币盘中跌破8万美元

比特币盘中跌破8万美元

2月28日,比特币盘中跌破8万美元关口,为去年11月以来低位,较年内峰值回落近3万美元。

北京商报 2025-02-28 14:01:58
暴跌的比特币与走钢丝的投机者

暴跌的比特币与走钢丝的投机者

上周经历了多起安全事件后,加密货币市场跌势加剧。

北京商报 2025-02-26 14:31:03
四大行投资金条突破720元/克

四大行投资金条突破720元/克

金价屡创新高,投资金条价格随之攀升。

北京商报 2025-03-21 14:54:35
A股2025展望:三大赛道将成全新风口

A股2025展望:三大赛道将成全新风口

今年最后几个月,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高层会议对稳定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积极定调,彻底扭转和极大鼓舞了已经低迷了三年的A股的信心。

华商韬略 2024-12-27 09:46:46
美元基金投资人体感变好了

美元基金投资人体感变好了

钱只会流向不缺钱的地方。

投中网 2024-10-15 14:10:17
降息靴子落地:50BP的鸽派降幅,与鲍威尔的鹰派发言

降息靴子落地:50BP的鸽派降幅,与鲍威尔的鹰派发言

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

蓝鲸财经 2024-09-20 15:07:05
中概股的好日子,快来了!

中概股的好日子,快来了!

跌了快4年,中概股最近突然迎来一波爆发。

华商韬略 2024-09-27 09:38:00
A股年终盘点:高过会率与低破发率

A股年终盘点:高过会率与低破发率

岁末将至,2024年A股市场也迎来尾声。

北京商报 2024-12-27 13:49:27
长期破净 银行股打响估值保卫战

长期破净 银行股打响估值保卫战

囿于长期低估值困境的上市银行正积极采取行动。

北京商报 2025-03-26 14:14:24
消费贷“松绑令”下,银行“抢客大战”一触即发

消费贷“松绑令”下,银行“抢客大战”一触即发

“松绑令”让银行消费贷市场竞争骤然升温。

环球老虎财经app 2025-03-26 11:30:44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