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福建乐摩与唯一一家机构投资者对赌失败,深深打击了这个从共享泡沫中逃出来的幸运儿。如今,公司跻身按摩椅服务行业头部,冲刺港股主板更有了底气。
福建乐摩披露招股书显示,计划通过资本市场助力,继续巩固自身的行业地位,同时也公开透露了自身的短板。
公司品牌“乐摩吧”已渗透全国300多座城市,在高线城市拥有话语权。不过,直营模式盈利能力难敌合伙人模式、占据8成按摩设备的电影院,实际收入贡献不及两成,单张设备年均收益远不及机场、高铁等点位,经营效率的提升任重道远。
更重要的是,共享按摩服务市场整体规模小,想象空间不足,乐摩吧即便已贵为行业老大,又能如何保证自身持续增长?
即时按摩生意
谁曾想到,一次消费十来块钱的小生意,让福建乐摩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建乐摩)有了上市的底气。
公司经营的正是共享按摩椅服务,一个几年前异常火爆的风口。行业泡沫破碎之后,福建乐摩成为位数不多的幸运儿。如今,在各种公共场所,该公司的乐摩吧品牌经常可见。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个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录得3.30亿元、5.87亿元和6.15亿元,净利润为648.1万元、8734.00万元和9311.0万元。
其中,智能按摩服务产生收入3.16亿元、5.68亿元和6.04亿元,占公司收入95.75%、96.74%和98.22%。
共享按摩椅生意,其实没什么诀窍。公司近年抓住消费者碎片化放松需求,覆盖高人流和高曝光率的线下点位,将按摩椅投向电影院、机场、高铁站,以及商业综合体等公共场所内。
2022年,公司线下服务点位仅2.17万个,到去年9月末已增至4.27万个,按摩椅投放规模由16.71万张暴增至40.21万张,截至目前已有50万张,覆盖全国339个城市。
庞大的点位为福建乐摩带来规模效应,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1年至2023年,公司交易金额规模连续3年第一,其中2023年交易金额9亿元,占据37.3%的市场份额,成为行业绝对霸主。
据招股书,公司主要收入主要来自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贡献占比分别为65.96%、69.04%和69.67%。
公司采取直营和合伙人双线运营业务,以直营模式为主。2022年至2024年前9个月,直营模式收入2.45亿元、4.72亿元和5.16亿元,占比74.26%、80.45%和84.01%。同期,合伙人模式收入占比分别为21.49%、16.29%和14.21%。
不过,合伙人模式盈利水平秒杀直营,去年前9个月,毛利率为74.44%,同期,直营模式为34.22%。
经营效率待提升
曾有行业人士对乐摩吧做过测算,一张共享按摩椅平均成本在5000元左右,若每天10人下单,客单价10元,平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点位租金等成本30%至40%,回本周期半年以上,由于没有人工开支,都是手机自助模式,6个月后相当于躺赚。
正是这样的“优势”,不仅乐摩吧,荣泰健康(603579.SH)旗下摩摩哒以及奥佳华(002614.SZ)等都曾拓展共享按摩椅业务,吸引了一大批加盟商。
共享按摩椅经营很考验公司对点位选择的眼光,但往往好的点位,都需要付出极高代价。
在最近几年扩张中,福建乐摩的服务网点相关支出(主要是运行维护和场地租金)逐年增长。
招股书披露,2022年至2024年前9个月,其服务网点支出分别为1.59亿元、2.30亿元和2.57亿元,占销售成本的64.85%、67.28%和69.63%,主要来自扩大业务规模和运维人员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特别是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按摩椅服务业务毛利率40.04%,较上年同期减少5.72个百分点。
在点位上,公司扩张最快的是电影院,在国内年度票房超过500万元的电影院中,已入驻1281家,占据一半以上。
2022年至2024年前9个月,公司于电影院的按摩设备由108328张增至320526张,但近20万张的增长,对公司整体收入贡献并不大。前述同期,智能按摩服务在电影院交易额分别为8733.3万元、1.61亿元和1.74亿元,收入占比分别为15.72%、17.66%和19.28%。
我们在电影院大多都遭遇黄金座位上被套上按摩设备的事情,如果欣赏电影时开启按摩服务,很可能影响观影体验。所以在电影院的按摩生意叫好不叫座,以至于盈利能力不高。
据招股书数据测算,去年9个月,公司电影院单张按摩设备交易额平均为约534元,同期,机场、高铁站及商业综合体平均交易额分别为约3.15万元、1.20万元和880.55元。
福建乐摩快速抢占了电影院点位,下一步应该重点考虑,这一场景下的设备经营效率。
想象空间有限
在公共场合布置的共享按摩椅可以让消费者暂时放松,毕竟只是瞬间的轻松。前几年,这个行业是个风口,如今,早已冷却下来。可能正因如此,已有福建乐摩的早期投资者,选择了退出。
2017年12月,基石亿享与福建乐摩签订增资协议,以5000万元认购公司注册资本约142.86万元,获得12.50%股权。
当时双方约定,公司须在5年内实现上市。2023年3月,公司未能如约登陆资本市场,遂对基石亿享所持股份实施回购,对价6210万元。
因为这几年的扩张,公司现金流一直较为紧张。2022年至2024年9月,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4321.1万元降至2780.4万元。而银行借款逐年增加,截至去年9月末为4861.2万元。
这可能是公司此次奔赴港股的原因之一。在日前披露的募资用途中,除扩张服务网点规模、提升技术以及品牌,增加运营资金及一般资金用途是其中重要一项。
随着优质点位渐少、维护等都得付出不小的成本开支,公司的按摩椅服务能不能持续赚钱还是个问号。况且,东郊到家、推推熊以及按摩实体店的崛起,对乐摩吧即时按摩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第三方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过去5年智能按摩服务市场规模整体增速放缓,市场规模由2019年23.4亿元升至2023年的24.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仅1.1%。
在一个整体规模小,又缺乏成长性的行业,就算是第一,又能如何?
8月22日,网易发布Q2财报,净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6%,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亿元,整体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8月23日,乐普医疗发布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3.8亿元,同比下滑21.3%;净利润不足7亿元,同比下滑27.5%。
近日,可口可乐在华的两大瓶装业务运营商中国食品和太古股份分别发布上半年财报,与此同时,百事中国战略结盟的康师傅亦发布财报。
“并购六条”出台后,迅速引发资本市场热情,在此背景下,半导体行业并购重组日趋活跃,富乐德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