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晚,*ST龙津(原简称“龙津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于2024年5月6日开市起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后出现《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12条规定的情形,公司股票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而*ST龙津已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相关指标将触及上述规定的情形,如果最终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经审计财务数据与业绩预告数据范围一致,公司股票将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
从*ST龙津近年来的业绩数据看,其经营状况不容乐观。2019—2023年,*ST龙津归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88.6万元、-252.6万元、-1030.45万元、-5734.4万元、-8110.48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连续五年为负。进入2024年,形势依旧严峻,根据业绩预告,2024年*ST龙津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2981.62万元至4437.76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净亏损3800.34万元至5656.32万元。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亏损有所减少,但*ST龙津尚未能扭转亏损颓势。
除了业绩亏损,*ST龙津在资产减值方面也面临压力。据披露,*ST龙津拟对截至2024年12月31日存在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及信用减值损失。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项目主要为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商誉、固定资产、存货,2024年拟确认各项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合计2285万元(合并利润总额未计算所得税影响)。
就公司经营等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ST龙津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截至发稿前,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未获得对方回应。
一华东头部药企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ST龙津的经营困境,与核心产品灯盏花素注射液密切相关。该产品曾是公司的王牌产品,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众多药企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ST龙津未能及时跟上步伐。一方面,在研发投入上,*ST龙津与一些大型药企相比存在差距,无法快速推出新的、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在市场拓展方面,也未能有效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导致市场份额逐渐被竞争对手蚕食。
过于依赖单一产品的经营策略带来相应风险。根据药融云的数据,中药注射液院内市场销售额从2016年的880.58亿元降至2022年的406.14亿元,市场规模缩减了50%以上。在此期间,一些主要生产中药注射液的中药上市公司业绩也出现了显著下滑。例如,龙津药业、大理药业等企业,由于对注射液销售的依赖度较高,不可避免地走向了“ST”。
面对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ST龙津表示公司生产经营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公司董事会近期并未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发行股份等重大事项。而一些短线投资者则试图抓住最后的交易机会,希望通过快速买卖来赚取差价。
就在退市风险提示发布前,*ST龙津的股票却意外收获了4连板。截至2月11日,该股股价在连续涨停期间累计上涨20.21%,这样的股价表现与公司的基本面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然而,退市风险发布后,市场迅速作出反应,*ST龙津股价跌停。截至记者发稿,*ST龙津报1.54元/股,投资者情绪也从狂热转为恐慌。
华东医药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华东医药(杭州)与艺妙神州签订商业化合作协议,获得艺妙神州CD19的自体CAR-T候选产品IM19的中国独家商业化权益。
10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机制,对推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作出系统部署。
10月10日,圣诺生物(688117)、东阿阿胶、国药现代等5只医药股对外披露了公司前三季度业绩预告,5只个股前三季度净利全部实现预增。
8月26日,优时比宣布:将出售在中国的成熟产品业务,涉及左乙拉西坦、拉考沙胺、罗替高汀贴片三款神经系统用药和盐酸西替利嗪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两款过敏领域药物。
1月10日获悉,康诺亚宣布,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就靶向CD38人源化单克隆抗体CM313与Timberlyne Therapeutics达成独家授权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