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2025年2月12日,美国特拉华州联邦法院作出裁定,安进成为和铂医药专利维权案中的新被告。
和铂医药2021年将Teneobio告上法庭,称对方侵犯了公司专利。但在当年7月,Teneobio被安进公司收购。此后,和铂医药可能也在试图将安进一同列为被告。
作为诉讼高手的安进显然并不害怕,试图打出一张“换人牌”,换掉和铂医药已对此案颇为了解的律师,甚至提出要求和铂不对自己和子公司提起诉讼或要求赔偿。当然,安进的这一要求并没有被法庭应允。
过去,大部分国内药企面对专利维护这件事都很被动,常常都是跨国药企的狙击对象。像这样由一家中国Biotech主动进攻跨国巨头,维护自己专利的案例在过去并不常见。
这起案子仍未得到最终裁决,值得国内创新药行业关注。今后的漫长岁月里,中国本土药企与跨国药企之间的专利摩擦势必会成为常态,中国biotech需要尽快进化。
围绕双抗平台的争夺战
在业内流传着一句话:“单抗看靶点,双抗看平台”。对于和铂医药来说,公司的双抗平台就是金字招牌。2016年公司成立之初,和铂生物便通过收购荷兰公司Harbour Antibodies,拿下了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平台Harbour Mice。
这次收购中,荷兰的这家公司应该是明确告诉过和铂,市面上有一家叫Teneobio的公司,其UniRat平台似乎是模仿Harbour Mice开发的。2017年,和铂医药曾试着与Teneobio沟通其可能的侵权行为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但未得到配合。
2021年7月27日,安进以25亿美元收购了Teneobio,主要为的就是其双抗开发平台。和铂从2021年12月23日就开始维权,在美国对Teneobio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
Harbour Mice平台是全球首个能够产生全人源重链抗体(HCAb)的转基因小鼠技术平台,能够开发仅有传统IgG抗体一半大小的新一代全人源重链抗体。和铂医药管线中的不少产品都是基于这个平台研发,比如PD-L1/CD40双抗、B7H4/CD3双抗等。同时,和铂医药还基于这个平台建立了诺纳生物,做起了CRO的工作,辉瑞、阿斯利康、莫德纳、百济神州、等众多知名企业都是其客户。
靠着创新药和CRO两手抓的策略,和铂医药已经能够持续实现盈利。如果安进获得相似的技术平台,肯定会影响到和铂的业务,这个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Teneobiob并没有自己的法务团队,但背靠安进其也无需畏惧。安进在专利战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关键时刻试图打出来一张“换人牌”,表示和铂医药的代理律师也为自己提供法律服务,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请求法院让和铂换律师。还要求和铂医药承诺,不对安进及子公司提起任何形式的禁令或损害赔偿。
最终,法院驳回了安进的要求。目前,在拉扯了四年多时间后,这起案子仍在进行中,没有最终裁决。
中国创新药企从守到攻
对于和铂医药来说,主动把安进拉进来是利大于弊的。如果胜诉,和铂医药很大可能拿到一笔金额不菲的赔偿金。即便败诉,可能也只需要废除诉讼费,损失不算大。
和铂医药的主动出击维权,也为中国创新药树立了一个典型榜样。过去,中国创新药在专利保护这件事情上,大多数都是等到竞争对手告过来了,才被动应战。但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创新药走向全球,这样的节奏显然会吃亏。
在此前的媒体采访中,和铂生物首席科学家戎一平博士就提到,“中国Biotech也需要注意专利保护,目前从国内企业对专利保护的考虑还不够充分,一旦出海,尤其是在商业化阶段,就会遭到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强烈冲击。”
在国际上,药企之间的专利诉讼与纠纷更是时常发生,甚至已经成为了竞争手段。海外巨头密集发动专利诉讼,并不完全是为了钱,也是为了用这种手段打压对手,巩固自己的地位。中国药企过去创新技术并不多,很少涉及专利维权的问题。如今中国创新能力增强,越来越多的产品、技术走向全球市场,专利维权将会成为中国药企出海过程中必将面临的挑战。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转变身份,由防守转向进攻。比如,此前百济神州就曾对山德士发起了专利侵权诉讼,最终成功维护了泽布替尼的权利。这些勇敢的中国药企作为出海的探路者,也向中国创新药行业提供了先驱者范例。
华东医药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华东医药(杭州)与艺妙神州签订商业化合作协议,获得艺妙神州CD19的自体CAR-T候选产品IM19的中国独家商业化权益。
10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机制,对推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作出系统部署。
10月10日,圣诺生物(688117)、东阿阿胶、国药现代等5只医药股对外披露了公司前三季度业绩预告,5只个股前三季度净利全部实现预增。
8月26日,优时比宣布:将出售在中国的成熟产品业务,涉及左乙拉西坦、拉考沙胺、罗替高汀贴片三款神经系统用药和盐酸西替利嗪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两款过敏领域药物。
1月10日获悉,康诺亚宣布,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就靶向CD38人源化单克隆抗体CM313与Timberlyne Therapeutics达成独家授权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