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 > 正文

电驴必有一场血战!

电驴必有一场血战!

两年之内,国内两轮电动车必将迎来极致内卷,竞争烈度甚至可能不亚于当下的汽车和光伏。

产能失控

2020年九号公司上市,2021年爱玛科技上市,2023年绿源集团上市,过去几年,两轮电动车头部企业集体登陆资本市场,获得大量资金,叠加行业景气度提升,整个行业陷入了疯狂的产能扩张。

2019-2022年,雅迪的产能从800万台提升至2000万台,四年产能增加了1.5倍;爱玛科技近几年狂飙突进,预计2024年的产能接近2000万台,同比2022年的数据几乎也翻了一倍;台铃去年8月惠州生产基地一期投产,年产能将达到1200万台,相较2019年翻倍;绿源在浙江、广西、山东建造了三大整车智造基地,在重庆投资建设的第四个智能制造基地也将于2025年投产。按照绿源的规划,未来四大生产基地预计产能将超过1000万辆,而在2021年底,公司只有210万辆的年产能;九号公司位于常州的智能电动两轮车工厂A期、B期厂房已经投产,C期厂房预计2024年底完工,届时公司电动车工厂整体年产能可以达到350万-400万台,作为参照,九号公司去年总共才生产了148.5万台电动两轮车。

此前曾有机构做过统计,2024年,国内两轮电动车行业仅TOP6企业的产能就已飙升到近7000万台,现在来看这个数据恐怕也是比较保守的。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全行业1亿台的年产能完全可以期待,而根据研究机构EVTank最新发布的《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2023年全球电动两轮车总体出货量也不过才6740万辆。

全行业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但相关企业依然不打算收手。

今年4月26日,爱玛科技董事会同意公司与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协议书》,拟在丰县通过设立项目公司投资建设爱玛科技丰县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0亿元,用于进一步扩大公司电动三轮车产品产能。5月31日,爱玛科技与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书》,在兰州新区通过设立项目公司投资建设爱玛兰州新区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0亿元,用于进一步扩大公司电动两轮车、电动三轮车产品产能。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又砸下了50亿巨额投资。

2023年爱玛科技发行了20亿元可转债,其中15亿元用于建设丽水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智慧出行项目(一期),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300万辆电动两轮车年产能。参考这个投入产出比,50亿投资至少将对应大几百万辆的新增产能。

如果按照过去几年的发展势头,这些巨量产能的释放或许不会对行业造成太大冲击,但问题在于,过去的发展势头是不可持续的。

红利消失

2019年3月,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俗称“新国标”)正式生效为标志,两轮电动车进入一个全新的规范发展阶段。

在此之前,行业鱼龙混杂,大量区域品牌割据一方,缺乏统一监管标准,致使安全事故频发。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车速、重量、电机功率、电池电压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规定,凡是不达标的一律淘汰。与此同时,在生产侧推动车辆3C认证、“一车一票”等准入、溯源监管措施。

这些举措对供需两端均产生了巨大影响。

需求端,那些不符合新国标要求的大量超标电动车需要在过渡期前替换,强行带来新增需求。2019年以前,我国电动两轮车年度销量基本稳定在3000多万辆,此后迅速爬升,2019年-2022年分别达到3680万辆、4760万辆、4980万辆、6070万辆。

供给端,严格准入与溯源管理使得中小企业生产成本大增,大多数后排玩家只能被迫交出市场。数据显示,国内两轮电动车玩家数量高峰时有2000余家,新国标后市场份额迅速向头部集中,2016年,电动两轮车销量CR3占比只有25%,到2021年这一数据已提升至65%,同时行业只剩下100多家符合新国标且具备摩托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需求端与供给端共振,结果就是严重肥了头部企业。

2019年-2022年,雅迪的营收从120亿增长到310亿,公司股价更是在2020年一度飙涨10倍;同期爱玛科技的营收从104亿增长到208亿,九号公司从46亿增长到101亿,绿源从25亿增长到48亿,基本全部实现翻倍增长。

然而,政策红利终究不是常态,大部分地区新国标过渡期为3-5年,也就是大约在2024年彻底结束,而根据统计局之前的预估,截至2022年新国标替换需求已完成80%以上,这意味着新国标所引发的存量替换行情已接近尾声。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过去几年国内两轮电动车渗透率已实现大幅提升,按照4.2亿辆的存有量来计算,现在中国几乎每4个人就拥有一辆小电驴,这意味着潜在的增量空间也不大了。

既没存量替换,又缺新增需求,整个行业的前途也就可想而知了。

事实上,后劲不足的逻辑已经在企业的财报中有所印证。

2023年,雅迪的收入同比增长11.92%,绿源同比增长6.27%,爱玛科技则仅增长了1.12%,这与过去一些年整个行业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进入2024年,形势似乎愈发严峻,一季度爱玛科技营收同比下滑近9%。

政策红利退潮后,整个行业将回归常态发展,在下一轮集中更换期到来前,国内市场恐怕很难再有大的突破。海外市场是一个潜在机会,但短时间内显然无法消耗国内如此庞大的产能规模。两轮电动车属于典型的同质化竞争行业,当需求收缩撞上供给扩张,价格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点已经有过前车之鉴。

2016年上市后,雅迪迅速在业内掀起价格战,所有车型降价30%,此举使得公司在第二年就完成了对爱玛的市占率反超,成为名副其实的“电驴之王”。2020年,雅迪又和拼多多联合举办了一场“品牌万人团”的活动,继续以价格战的方式维持自身领先优势。

过去产业格局分散,头部企业尚可通过挤压中小厂商来获得增长空间,因此对于行业的周期震荡感触并不深,如今行业格局高度集中,头部企业只能镰刀互砍。

从这个角度来看,接下来的这一轮行业内卷可能比之前任何一轮都要惨烈,像爱玛科技这种还在激进扩张的企业,尤其需要小心谨慎。

(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海底捞CEO辞任!入职29年,从月薪百元服务员做到身家百亿高管!

海底捞CEO辞任!入职29年,从月薪百元服务员做到身家百亿高管!

6月21日晚间,海底捞发布公告称,杨利娟辞任该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苟轶群获委任为该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

新肉业 2024-06-25 09:36:07
猪价上涨覆盖成本,但债务仍是温氏股份扭亏拦路虎

猪价上涨覆盖成本,但债务仍是温氏股份扭亏拦路虎

6月24日收盘,温氏股份股价报19.67元/股,下跌2.53%。

快消八谈 2024-06-25 09:29:13
攻入3元价格带,无糖茶热战终端

攻入3元价格带,无糖茶热战终端

进入夏季,饮料迎来销售旺季。

快消八谈 2024-06-25 09:22:15
金价涨得越凶,谢瑞麟亏得越惨

金价涨得越凶,谢瑞麟亏得越惨

金价涨得这么狠,金店应该都赚翻了吧?谢瑞麟告诉你,并不是。

斑马消费 2024-06-25 09:18:19
“平替”围剿lululemon

“平替”围剿lululemon

“瑜伽服界的爱马仕”lululemon,正在走下神坛。

斑马消费 2024-06-25 09:14:38
为了卖鸭脖,重庆富豪拼了

为了卖鸭脖,重庆富豪拼了

掉队后开始求变。

市界 2024-06-24 17:52:17
珀莱雅大手笔分红,国货美妆“新王”如何成功逆袭?

珀莱雅大手笔分红,国货美妆“新王”如何成功逆袭?

万绿丛中一点红。

览富财经网 2024-06-24 17:41:58
海外大店模式成新引擎?名创优品欲5年实现欧洲千店

海外大店模式成新引擎?名创优品欲5年实现欧洲千店

随着全球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名创优品正以其海外大店模式,打造品牌增长的新引擎。

中华网财经 2024-06-24 17:30:23
3连板!上塘路、章盟主等游资合力推动,金麒麟会否“成妖”?

3连板!上塘路、章盟主等游资合力推动,金麒麟会否“成妖”?

6月24日,金麒麟(603586.SH)再次涨停,收获3连板。

览富财经网 2024-06-24 17:26:30
又是普华,两家公司不续聘!

又是普华,两家公司不续聘!

近期深陷市场舆情漩涡的普华永道,再次遭遇A股公司取消续聘其作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

中国网财经 2024-06-24 13:57:26
仅剩1周暑运开启,阿勒泰、长白山等成热门出游地,机票均价低于去年

仅剩1周暑运开启,阿勒泰、长白山等成热门出游地,机票均价低于去年

2024年暑运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为1010元(不含税),同比2023年微降3%;国际机票(经济舱)均价3158元,同比去年下降29.94%。

北京商报 2024-06-24 13:51:25
性价比之王MANNER咖啡,为何爆发冲突事件?

性价比之王MANNER咖啡,为何爆发冲突事件?

MANNER咖啡如何破局?

中华网财经 2024-06-24 12:54:04
Manner咖啡冲上热搜,咖啡价格战的原罪如何避免?

Manner咖啡冲上热搜,咖啡价格战的原罪如何避免?

去年以来,各家咖啡巨头的价格战无疑引发了市场的热议,就在最近知名咖啡巨头Manner的几次员工与顾客冲突事件无疑引发了市场的热议。

江瀚视野观察 2024-06-24 10:10:56
纯净水打1元价格战,农夫山泉抢了谁的市场

纯净水打1元价格战,农夫山泉抢了谁的市场

进入夏季,包装水市场暗流涌动。

快消八谈 2024-06-24 09:59:49
京东为什么重推采销?

京东为什么重推采销?

京东正在从多个层面重推采销。

第三只眼看零售 2024-06-24 09:56:08
杨利娟调岗位,海底捞划重点

杨利娟调岗位,海底捞划重点

“最牛服务员”杨利娟,再被海底捞委以开疆拓土的重任。

斑马消费 2024-06-24 09:14:26
海底捞CEO变更背后:从渠道到多元,重心调整?

海底捞CEO变更背后:从渠道到多元,重心调整?

由此可见,品类多元、业态多元,是海底捞下一步创业创新的重点所在。

2024-06-22 18:46:39
上市第一年业绩大幅下滑,润普食品收问询函

上市第一年业绩大幅下滑,润普食品收问询函

6月20日收盘,润普食品股价报4.88元/股,下跌2.59%。

快消八谈 2024-06-21 14:39:02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