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TMT > 正文

本田日产世纪大合并“梦碎”,日本汽车业自救行动夭折

靴子落地,日本两大车企本田与日产的合并谈判最终宣告失败。

2月13日,本田和日产两家公司发布联合声明,宣布两家公司已终止于2024年12月23日达成的有关业务整合考虑的谅解备忘录,与三菱汽车签署的有关三家公司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也将被终止。不过,2024年8月1日达成的智能和电动汽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继续延续。

日产、本田联合声明

日产、本田联合声明

去年年底,日产深陷困境,本田则伸出了援手——提出一项价值600亿美元的整合计划。这一决策被认为是日本传统车企应对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及中国品牌崛起的关键举措。

然而,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场曾被视为“日本汽车业自救”的整合计划便面临夭折,全球第三大车企的组建计划也由此搁浅。

一场“实力悬殊”的谈判

谁是合并后的主导,是每次大合并都会面临的难题。

2024年12月,本田与日产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启动合并谈判,计划通过共同出资成立控股公司,日产的合作伙伴三菱汽车也被拉入到这场整合行动中。一旦整合成功,本田、日产、三菱的合计销量将达到800万辆水平,有望晋升为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

但谈判的过程一波三折。两家公司原本的计划表是:在今年1月底前确定经营整合的具体方针,6月左右完成谈判,2026年8月之前成立一家控股公司。然而,签署谅解备忘录仅仅2个月后,日产便传出决定撤回与本田就经营统合达成的基本协议书(MOU)。

在双方官宣合并终止的前一天,更多日产、本田整合谈判破裂的细节浮出水面。原来,两家车企合作破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控制权与谈判地位不对等——本田坚持将日产纳入其子公司体系,认为自身市值和财务健康度足以主导合并。而日产虽处于弱势,仍要求“平等待遇”,强调品牌独立性和决策权。

在本田、日产最新的联合声明中,两家车企也证实,本田曾提议“通过股份交换,将公司架构从建立联合控股公司改变为本田作为母公司、日产作为子公司的架构”。但本田的提议最终没有得到日产的认可,两家公司一致认为“停止讨论并终止谅解备忘录是最合适的做法”。

控制权分歧的背后是双方体量的巨大差异,导致谈判主导权向本田倾斜。十年前,这两家公司的市值势均力敌,均为4.6万亿日元左右。但最新的情况是,本田市值约430亿美元,是日产的5倍左右。

此外,日产的财务状况与重组阻力也成为双方合并的绊脚石。

本田社长三部敏宏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日产扭亏为盈是合并的‘绝对条件’,本田对于合并的态度并非拯救日产。”

日产2024年上半财年净利润暴跌93.5%,并计划裁员9000人、削减20%产能。但根据媒体报道,本田对日产的重组要求更加激进,比如整体关闭日产的北美工厂。最终,净利润的巨幅下滑、本田的强势以及日本汽车工会的制度约束,这场日企世纪大合并宣告破产。

危机难除,日产或寻新模式

控制权分配、业绩目标分歧、战略整合难度等分歧,导致双方难以形成合力。合并失败后,两家公司可能继续各自为战,进一步加剧资源分散问题。尤其是对于日产来说,近年面临销量下滑、股价波动及重组计划推进缓慢等问题,市场信心可能进一步受挫。

本田日产世纪大合并“梦碎”,日本汽车业自救行动夭折

就在双方宣布合并计划终止的同一天,日产公布了2024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根据数据显示,继第二财季日产汽车出现了93亿日元的净亏损之后,第三财季继续净亏141亿日元。

财报进一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三个月内,日产合并净营收达3.159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00亿元),但营业利润仅为311亿日元,营业利润率低至1.0%。尽管九个月累计营收达9.1432万亿日元,净利润仅51亿日元,凸显其盈利能力的脆弱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产汽车宣布下调2024财年全年展望,预计净营收为12.5万亿日元,营业利润为1200亿日元。日产汽车预计,2024财年将录得800亿日元净亏损。

很明显,日产已经从尚有“余粮”,变成了入不敷出的状态。除了利润变化,日产在销量上出现下降趋势。

日产汽车公司近日发布报告称,其全球销量从2023年的3374374辆,略微下降至2024年的3348687辆。其中,日本市场销量下降1.1%,海外市场销量则是同比下滑0.7%。

日产与本田的合并谈判破裂后,有分析师认为,日产的处境十分棘手,将寻找一家新公司进行合作。

前不久,市场传出消息称,日产对于与富士康等新的合作伙伴合作持开放态度。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Young Liu)在记者会上表示:“如果合作需要购买日产股份,我们会考虑。”但他同时强调:“收购日产股份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合作。”此外,刘扬伟透露,富士康正在与日产最大股东雷诺进行谈判。

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电子制造商,富士康以苹果主要供应商的身份闻名。近年来,富士康正在积极拓展电动车业务。不过,刘扬伟明确表示,富士康不会成为汽车品牌,而是专注于提供代工设计和制造服务(ODM),更倾向于扮演技术支持和制造供应商的角色,而非直接参与汽车品牌运营。

目前,日产和雷诺均未对刘扬伟的表态发表评论。但考虑到日产在面临的业绩、销量的挑战,以及电动化转型的迫切性,富士康的加入或许能为日产提供一种新的合作模式。

日本车企的转型困境

日产与本田的合并破裂不仅是两家企业的战略挫败,更是日本汽车产业转型困境的缩影。

随着比亚迪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迅速崛起,日产和本田的合并本被视为抵御这一威胁的关键举措。

本田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在谈到中国竞争对手时曾表示,“我们之所以开始谈判,是因为我们认为,到2030年,我们必须建立起与他们(包括当前的新兴力量)抗衡的能力,否则我们就会被打败。”

谈判破裂后,日本车企在电动化领域的竞争力可能进一步削弱,面临更大的市场份额流失的风险。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286.6万辆,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增长至1600万辆,渗透率超过50%。比亚迪作为中国车企代表,2024年全球销量突破500万辆,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动车企。

相比之下,曾经耀眼的日本传统车企却陷入销量下滑困境,尤其是在华销量:本田2024年在华销量同比下降30.9%,日产销量创2008年以来新低,即便是表现最好的丰田,销量也出现了小幅下滑,同比下滑6.9%。

困境之下,本田和日产开始采取收缩战略。2024年6月,日产宣布关闭其在常州的工厂,削减在华产能约10%;11月,日产宣布裁员9000人,占到全球员工总数的约7%。本田在去年10月和11月也分别关闭了其在广州和武汉的工厂,以削减生产规模。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背景下,收缩虽然痛苦,但也是日系车企在中国市场寻求生存的一种无奈选择。收缩之外,为了扭转局面,日本车企也开始调整战略方向并加大在电动车领域的投入力度。

丰田2025年将向国内市场投放铂智3X、bZ3C等全新电动化车型;2024年,本田推出了全新电动化品牌“烨”。2025年,本田将在国内市场密集发布多款全新车型;日产N7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正式在中国车市上市。2026年之前,日产将向中国市场投放覆盖纯电、插电混动、增程等多种动力形式的5款新能源产品。

更加让日系车企感受到焦虑的是,即使在日本本土市场,日系车企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根据日本汽车进口协会数据,2024年比亚迪在日本市场卖出2223辆纯电动汽车,同比增长54%,首次超越丰田在日本市场的纯电动汽车销量;特斯拉同期在日本市场的销量为5600辆,同比增长3%。

就在日产与本田合并破裂的前几天,中国的车企东风与长安却“闪电合并”,两件事情结局虽不同,但都预示全球汽车产业正在上演一场“生存者游戏”。

未来,日本车企的命运将取决于能否在电动化赛道上找到新的平衡点——无论是独自突围,还是另辟合作蹊径,否则可能在全球电动化浪潮中进一步失去话语权。

(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理想汽车“基因突变”

理想汽车“基因突变”

“AI对于理想汽车,意味着全部”。

光子星球 2024-12-31 15:17:01
极越汽车风波背后:新能源汽车“大洗牌”时代开启

极越汽车风波背后:新能源汽车“大洗牌”时代开启

优胜劣汰,竞争白热化。

胜马财经 2024-12-17 08:56:19
银行年终角力汽车金融

银行年终角力汽车金融

0首付、0利息、0等待……临近年底,银行汽车金融江湖愈发“内卷”。

北京商报 2024-12-06 15:01:35
中国电车在这个汽车大国卖疯了

中国电车在这个汽车大国卖疯了

“如果你问我中国电动车怎么样,我的答案是再买一辆。”

华商韬略 2024-08-27 09:47:43
谁欠了汽车供应商们的钱?

谁欠了汽车供应商们的钱?

供应不等于共赢。

锌财经 2024-12-04 10:57:41
芯联集成,创造汽车电子的“宁德时代”

芯联集成,创造汽车电子的“宁德时代”

9月4日,芯联集成发布公告,拟以58.97亿元收购子公司芯联越州剩余72.33%的股权,收购完成后将100%控股芯联越州。

华商韬略 2024-09-19 10:16:00
东风、长安同日曝出重组,汽车“航母”呼之欲出?

东风、长安同日曝出重组,汽车“航母”呼之欲出?

央企的整合之路,或再添里程碑式的案例。

环球老虎财经app 2025-02-11 11:40:49
恒大汽车接盘者未曾现身便已离场

恒大汽车接盘者未曾现身便已离场

10月28日,经历短暂停牌的恒大汽车正式复牌,开盘后股价一度下跌超28%。

北京商报 2024-10-29 14:48:22
众捷汽车携三大疑点迈入“注册关”

众捷汽车携三大疑点迈入“注册关”

过会一年有余,苏州众捷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捷汽车”)终于走入新阶段。

北京商报 2025-02-13 11:36:34
某车企副总工程师被查!还曾任恒大汽车高层

某车企副总工程师被查!还曾任恒大汽车高层

9月1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通报,东风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方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东风公司纪委和湖北省十堰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飞灵汽车 2024-09-12 10:01:39
百度及时止损,极越汽车突然崩盘

百度及时止损,极越汽车突然崩盘

数千名员工被停薪及裁撤,极越外于停摆状态。

华尔街科技眼 2024-12-12 16:43:44
腾讯投资40亿!飞行汽车第一股Lilium要破产了

腾讯投资40亿!飞行汽车第一股Lilium要破产了

长路漫漫。

锌财经 2024-11-08 09:22:10
延时两个月,小米汽车召回超3万辆易碰撞车

延时两个月,小米汽车召回超3万辆易碰撞车

全国有多名小米SU7车主遭遇自动泊车功能故障,导致车辆泊车过程中发生剐蹭和碰撞。

鳌头财经 2025-02-10 16:20:12
因存在安全隐患,特斯拉在中国召回超168万辆汽车

因存在安全隐患,特斯拉在中国召回超168万辆汽车

8月6日消息,特斯拉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蓝鲸新闻 2024-08-08 10:41:18
汽车巨头或再卖掉2座中国工厂!市场压力大,转型伤筋动骨

汽车巨头或再卖掉2座中国工厂!市场压力大,转型伤筋动骨

近日,德国媒体WirtschaftsWoche披露了一则关于大众汽车的重大消息。

飞灵汽车 2024-12-17 09:18:05
小鹏汽车:亏损同比收窄,产能瓶颈待突破

小鹏汽车:亏损同比收窄,产能瓶颈待突破

直面挑战,奋勇疾驰。

胜马财经 2024-11-25 11:38:25
魏建军的行业冷思考:我们汽车这个产业今天确实有点乱

魏建军的行业冷思考:我们汽车这个产业今天确实有点乱

魏建军展露一个老汽车人的真性情,连用了“四个欺骗”来形容当下行业的种种乱象。

明镜pro 2024-08-09 15:21:29
上半年大赚136亿,汽车毛利率23.94%!但“迪王”还是不敌“宁王”

上半年大赚136亿,汽车毛利率23.94%!但“迪王”还是不敌“宁王”

8月28日,比亚迪公布了其上半年财报。

明镜pro 2024-08-29 11:01:50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