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 > 正文

番茄周期,如何破局?

番茄周期,如何破局?

一场红色风暴正在袭来。番茄周期,正在从巅峰行至谷底。

2023年,番茄价格高涨,全行业种植面积和制品产能迅速扩张。工业番茄的加工量,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为620万吨和800万吨,预计2024年将达到1100万吨。市场正在从供需平衡切换至供大于求,番茄及制品价格显著下降。

然而,在中国最大的番茄种植和生产基地新疆昌吉,这片红色海洋,依旧波澜不惊。地里,鲜艳饱满的番茄等待采收;工厂中,番茄生产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甚至,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番茄企业中粮番茄,还在扩大加工量,实现跨周期布局。

农业周期不可避免。为了提升整个产业的抗周期能力,农户、生产企业和销售平台们,结成了一个全链条的产业联盟。

在这里,传统农业升级为数智能力,破除“看天吃饭”的固有痛点;中粮番茄,用“五位一体”来统领番茄的种业、种植、生产和销售的全流程,实现总效益的提升;同时,“外转内、大转小”策略下的C端品牌中粮屯河,正在通过淘工厂等强势渠道,走向更多人的餐桌。

这是一颗番茄的奇幻漂流,更是无数传统工厂通过创新电商直接链接广大消费者的产业升级。

番茄产业升级

一到八九月份,新疆番茄进入采收季,昌吉便成为一片红色的海洋。

昌吉,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端的冲积平原,是乌鲁木齐周边最适合农业生产的区域。这里位于神奇的北纬42度线,平均日照时长高达16个小时,昼夜温差极大,温带大陆性气候,雨水相对较少。

这种复杂的地理环境下,种植其他农作物收成一般,却格外适合番茄这种喜光、喜温类农作物的生长。

番茄原产南美洲,因产量高、营养丰富、食用方便,逐渐流行于全球,并形成了美国加州河谷、地中海沿岸国家和中国的新疆、内蒙古、甘肃等三大核心产区。

其中,中国新疆昌吉,番茄种植面积大、产业布局深、自动化程度高、产品线丰富,成为产业的引领者。

世界番茄看中国,中国番茄看新疆,新疆番茄看昌吉。中国80%以上的番茄,产自黄金产区新疆;其中,昌吉番茄全产业链产值,预计在2024年将达到25亿元。

番茄周期,如何破局?

作为土生土长的昌吉人,徐斌的生活,被番茄深刻地改变着。

过去,像徐斌这样的村民,有人种玉米和番茄,也有人种棉花和甜菜,都是小农经济,没什么太大差别。最近的一二十年,番茄产业升级,引入自动化机械种植、管理和采收,采取订单农业的销售模式,效益大幅提升。

徐斌承包了村里的2000多亩地种植番茄,平时只需要十几个人管理,全部机械采收。“如果全靠人工,起码要上百人管理,采收的时候地里乌泱泱几百人一起劳动,最后一算账,根本不挣钱”。

当地,种植玉米的亩产值大概四五百元;种番茄,1亩地扣除成本还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

番茄周期,如何破局?

更重要的是,原来的传统农业,基本“靠天吃饭”,现在是“按天吃饭”。新农民的收成,从“秋后算账”变成“春前算账”。

徐斌回忆道,原来都是自己规划种什么番茄,自己找人采摘,用车子送到加工厂。遇到采收旺季,经常大排长队交货,等待两三天是常有的事,不仅损耗巨大,也会对番茄的新鲜度造成影响。

现在,每到年底,就与下游签订采购合同,根据需求选定品种和时间,4月底、5月初种植,7-9月根据订单的需求采收送到加工厂。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一般间隔不超过6个小时。

那么,这一切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中粮番茄转身

农业,是一个强周期性的产业。自然环境等因素外,还受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往往,某个农产品行情向好,会吸引市场开启产能扩张,形成供过于求的状态,品类进入周期低谷;待产能出清过剩缓解,市场切换至供不应求,便进入周期高点,周而复始。

番茄这种国际化的大宗商品,同样如此。

中粮进入番茄产业后,曾在2009年和2013年前后的番茄产业逆周期中遭遇严峻挑战,业务亏损,甚至萌生了退出的想法。

然而,本着番茄产业不能被外资控制的想法,怀着打造“中国第一番茄品牌”的宏愿,中粮番茄最终选择了坚持。

番茄周期,如何破局?

为什么近些年中国番茄产业周期趋于平缓,或者说,番茄周期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在变小?这与中粮番茄的业务布局有关。

作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番茄公司,中粮番茄采取了“五位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积极布局种业,掌控番茄产业的“芯片”,避免被上游卡脖子,不断提升产业水平。

通过番茄贷等方式支持上游种植户,并锁定采购量,尽可能维持番茄种植的稳定性。徐斌介绍称,“今年番茄产量大,价格下跌了,但我们还是按去年的合同价采收”。

生产环节,通过工厂的数字化,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中粮屯河昌吉番茄制品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番茄加工厂,拥有4条生产线,日加工新鲜番茄6000多吨,每年生产番茄酱5万吨,只需要100名工人就可以保证正常运转。

在中粮番茄的带动下,中国番茄产业的单产水平,已经与美国相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24年,番茄周期向下,价格下降。而中粮番茄的加工量。预计将从2023年的200万吨提高至220万吨-250万吨,逆周期布局,为接下来的番茄周期反转做准备。

另外,中粮番茄近年推动的“外转内、大转小”升级,也在不断降低海外番茄周期的影响,并通过布局C端品牌提升业务价值。

近年,国内消费市场需求升级,健身人群吃番茄罐头,大家喝番茄汁饮料,去火锅店也把番茄锅点成了爆款,让中粮看到了结构性的机会。

之前,中粮番茄的主要产品为番茄酱,面向B端市场,以出口为主;现在,公司B端、小B、C端业务并重,海外、国内业务共同发展,通过屯河、丁丁立鲜季、屯小厨三大品牌,推出了番茄罐头、小包装番茄酱、番茄汤料等多个产品线。

番茄周期,如何破局?

中粮糖业财报披露,今年上半年,公司番茄业务差异化产品结构比例在50%以上,内销占比达到41%,全渠道集体发力,其中分销网店总数较上年增长70%。

最好的农产品是地里种出来的,不是工厂产出来的。新疆独特的自然环境,生长出来的番茄,口感好、营养丰富,番茄红素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但是,番茄毕竟是时令性产品,夏季之外,哪怕是在新疆本地,也吃不到如此美味可口高营养的番茄。

如果将新鲜番茄制成整颗或丁状的罐头,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享受美味。

现代食品工业下,番茄采摘几个小时就完成制作,氧化时间比你在菜市场买到的新鲜番茄还短。其口感差别不大,熟制的番茄罐头,营养成分比新鲜番茄还高。

为了顺应当下年轻人的消费心理,中粮番茄即将推出中国市场第一款利乐包番茄产品,用来取代传统的罐头包装。

去年以来,中粮番茄规模、业绩、盈利能力均大幅提升,国内市场和C端品牌业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淘工厂崛起

这届主力消费者可不简单。以前,大家只要吃饱喝足就行。现在,不仅要吃好,买东西必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还想要价格合理,“可以买贵的,不能买贵了”,主打一个性价比。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什么类型和层次的消费,产品和服务背后的情绪价值,被越来越被重视。

大家都知道番茄好吃、营养成分高,但是,仅仅剥皮这一项,不知道劝退了多少人。

如果有一种番茄,不用剥皮,开盖即食,口感接近于新鲜番茄,营养成分更高,关键是价格还不贵,你会下单吗?

番茄周期,如何破局?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这些极具性价比的优质商品的需求,阿里巴巴于2020年推出淘工厂。其核心模式M2C(工厂直达消费者),直接面向产业带的源头工厂,将产品供应给消费者。

之前,传统工厂做电商,要么就自己开网店,或者委托给电商代运营公司,有些还要寻找电商渠道的经销商。

现在,直接通过淘工厂的半托管模式,省去了开店、运营的投入,集中精力做产品;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更精准地寻找到优质的性价比商品;电商平台则优化了买卖双方的匹配效率,再借助N元N件等创新模式,极大了提高了电商行业的整体运行效率。

近年,阿里巴巴坚决执行“好货好价好服务”的核心战略,彻底干掉中间环节的淘工厂,正是这个策略的集大成者。它回到了淘宝创立之初的本心,“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这几年,通过深入产业带,培育一批批单品销冠王,淘工厂已经汇集了5万多家源头工厂,积累了3亿多消费者。

番茄周期,如何破局?

2024年初,淘工厂更进一步,扩充生鲜食品类目。毕竟,民以食为天,吃喝才是中国人最高频的消费场景。

最近这半年,淘工厂以发掘地方特色美食为主线,去洛川找中国最好的苹果,让来自漳州的“禁止蕉绿”水培香蕉成为社交媒体新宠,还将昌吉的番茄罐头,推成了爆款。

在淘宝上,淘工厂新疆一整颗番茄罐头的搜索指数相比今年2月增长了1389%;今年才新增生鲜食品供给的淘工厂,更是创造了日销2000多单的纪录;新疆昌吉“中粮屯河”的蕃茄丁,售出了10万+的热门爆款。因为口感好、无添加等原因,近3个月好评达100%。

如果说,淘工厂是淘系增速领涨的板块,那么,生鲜类目则是淘工厂今年的增长主力。

更重要的是,就像中粮屯河的番茄一样,淘工厂正在带领越来越多各行业的传统工厂,更便捷地走向更多用户。

这是需求升级带来的结构性机会,更是打开未来电商时代的一把关键钥匙。

(责任编辑:zx0600,zx0280)

推荐阅读

番茄小说被疑“签霸王合同”,作者联合抵制“AI协议”!

番茄小说被疑“签霸王合同”,作者联合抵制“AI协议”!

网友:这不是人机的矛盾。

北京商报 2024-07-24 09:04:38
人与AI战火再起!作者联合抵制番茄小说“AI协议”,日更万字不敌一键成文

人与AI战火再起!作者联合抵制番茄小说“AI协议”,日更万字不敌一键成文

AI大爆发之时,曾有人调侃称“我们希望机器人帮人类扫地、洗碗,是因为人类要去写诗、画画。

蓝鲸新闻 2024-07-23 14:10:32
张一鸣的野心,可不止短剧

张一鸣的野心,可不止短剧

腾讯的阅文相信,2024年是自己的爆款之年;字节的番茄小说也是这么想的。

蓝洞商业 2024-04-19 10:44:04
腾讯终于对手机“硬核联盟”下手了

腾讯终于对手机“硬核联盟”下手了

一场游戏巨头与手机巨头的对线,是利益纠缠,也是技术和合约形成垄断竞争的体现。

钛媒体 2024-06-21 14:12:49
东鹏饮料10亿建厂补产能

东鹏饮料10亿建厂补产能

9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近日东鹏饮料昆明生产基地项目在滇中新区奠基,固定资产投资及投产后年产值将超10亿元。

北京商报 2024-09-09 15:45:06
娃哈哈风波再起:真相何在?

娃哈哈风波再起:真相何在?

近日,有关“娃哈哈职工持股会股东诉讼维权”的一系列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

饮品研究院 2024-09-09 15:26:36
公司订51份黄焖鸡米饭超20人中毒?店长回应!涉事品牌还曾被曝吃出整只老鼠…

公司订51份黄焖鸡米饭超20人中毒?店长回应!涉事品牌还曾被曝吃出整只老鼠…

网友:“以后不敢点了”。

北京商报 2024-09-09 15:09:09
零食巨头旺旺斥资买飞机,原因竟是这个?

零食巨头旺旺斥资买飞机,原因竟是这个?

零食巨头旺旺豪斥1亿多元买飞机了,这是要干嘛?

消费记 2024-09-09 14:47:05
都说生意不好做,辣条出厂就断货

都说生意不好做,辣条出厂就断货

“虽然很多人说现在的生意不好做,但是我们的产品最近却一出厂就断货。”

食业家 2024-09-09 14:11:59
“肥宅快乐水”不快乐了

“肥宅快乐水”不快乐了

今年夏天,饮料行业杀疯了。从均价不到1元的包装水到向2元价格带靠拢的无糖茶,从950ml的电解质水到2L的果汁……可以说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台”,在这个夏天轮番赚取消费者的眼球。

食业家 2024-09-09 11:40:17
电动自行车,有新规

电动自行车,有新规

工业和信息化部5日公开征求对《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健康评估工作指引》的意见。

中国网财经 2024-09-09 11:17:49
中百集团三年半亏8.85亿,“爆改”胖东来是“口耳之学”?

中百集团三年半亏8.85亿,“爆改”胖东来是“口耳之学”?

中百集团的调改也是积极的,但公司想在商业模式上创新,还有更多值得改变的地方。

鳌头财经 2024-09-09 10:57:04
陷入集体诉讼?娃哈哈最新声明回应:未收到相关信息

陷入集体诉讼?娃哈哈最新声明回应:未收到相关信息

9月7日上午,#娃哈哈遭多名前员工起诉#话题一度登上热搜。

食品板 2024-09-09 10:43:31
胖东来四处“救火”,有的净利最多下滑614%…12家商超上半年财报解读!

胖东来四处“救火”,有的净利最多下滑614%…12家商超上半年财报解读!

今年上半年,邀请胖东来做门店调改,貌似成了中国零售行业的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食品板 2024-09-09 10:41:41
庚星股份乱局调查:新旧管理层争斗,上市公司经营受损

庚星股份乱局调查:新旧管理层争斗,上市公司经营受损

在过去的十天里,庚星股份新旧管理层的交接遇上了大难题,从“抢章”到“抢人”,公司似一分为二。

蓝鲸新闻 2024-09-09 10:29:37
知名汉堡品牌被曝吃到生肉、门店老鼠到处跑,最新回应!全国有超千家门店…

知名汉堡品牌被曝吃到生肉、门店老鼠到处跑,最新回应!全国有超千家门店…

网友:“对牛约堡祛魅的最好方式就是自提。”

北京商报 2024-09-09 09:53:12
金龙鱼及关联方56亿“注资”鲁花集团,食用油“双雄”抱团抢市场?

金龙鱼及关联方56亿“注资”鲁花集团,食用油“双雄”抱团抢市场?

一纸增资公告,让市场见识到了花生油大王鲁花集团强大的赚钱能力。

环球老虎财经app 2024-09-09 09:33:35
10亿建厂补产能短板,东鹏饮料如何练好“平衡术”

10亿建厂补产能短板,东鹏饮料如何练好“平衡术”

9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近日东鹏饮料昆明生产基地项目在滇中新区奠基,固定资产投资及投产后年产值将超10亿元。

快消八谈 2024-09-09 09:10:47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