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正文

“血王”终极战!国药硬刚“一哥”,华润猛追,五巨头的坏日子来了?

“血王”终极战!国药硬刚“一哥”,华润猛追,五巨头的坏日子来了?

据报道,就在最近,百年血制品巨头基立福或将以70亿欧元被加拿大私募股权机构Brookfield收购。

恰巧在近期,与基立福曾有股权合作的中国“血制品一哥”上海莱士,高调下场并购地方巨头南岳生物。2025年的血制品行业,正在历经变局。

截至目前,国内正常经营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不足30家,按企业集团合并计算后户数约17家,寡头竞争态势明显愈发浓厚。按综合实力,E药经理人圈定血制品“五巨头”为:

01收入体量最大、增长曲线较平的大哥上海莱士。

02浆站数量一骑绝尘的二哥天坛生物。

03血制品业务相当稳健的老三华兰生物。

04收入增速最亮眼的老四派林生物。

05毛利率及吨浆毛利领先的博雅生物。

按目前已披露的年报数据,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在千吨级采浆量基础上又创历史新高,此外上海莱士和派林生物在2023年时也处在千吨级血制品第一梯队。博雅生物净利激增,剥离低毛利非血制品业务板块后冲劲十足。而2023年成为陕煤系大军后的派林生物也势头正猛,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超60%的增长,叠加控费显著,全年盈利情况亦不会差。

“国资+垄断”的行业逻辑,愈发凸显。7家上市血制品企业中,天坛生物、博雅生物、卫光生物、派林生物均拥有国资背景的控股股东。

谁能成为国内终极“血王”?

“一哥”出手,引爆什么?

3月26日,上海莱士宣布拟以42亿元收购南岳生物100%股权。

南岳生物生产基地的设计产能达500吨、目前旗下在运营的单采血浆站共9家,2024年采浆量达278吨。收购落地后,上海莱士将在湖南省拥有11家单采血浆站及1家分站,浆站总数将升至53家。截至2023年,上海莱士的采浆量突破1500吨,以后并入南岳生物,采浆量规模明显更为可观。

此外,南岳生物已取得3大类8种产品20种规格的血液制品产品批准文号,可销售人白类、静丙类、特免类、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因子类产品。

此前,上海莱士营收、净利润体量是五大巨头中最大的一家,但近几年增长曲线较平,业绩依赖于进口代理的人血白蛋白产品,公司整体毛利率持续下探。如果囊获南岳生物人凝血因子Ⅷ等产品,这笔收购短期内将通过收入增量与成本控制,以及新获的产品特性,直接推动毛利增长。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长期来看,此笔并购依赖血浆资源整合及管理效率释放,需关注商誉风险和采浆量目标的实际达成情况。

近两年,非上市血制品企业在国产市场销售份额约30%-40%,南岳生物、泰邦生物、远大蜀阳、康宝生物均为潜在被整合的“香饽饽”。其中,泰邦生物和远大蜀阳为千吨级血制品企业,极具吸引力,而南岳生物作为湖南省唯一拥有GMP证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可成为巨头上海莱士夯实华中业务基础的关键。

上海莱士最近10年的发展历程里,保持着1年1个大的资本动作。自2014年起,上海莱士先后并购了郑州莱士、同路生物、浙江海康和广西冠峰,迅速壮大了浆站数量及采浆规模。2024年,海尔集团宣布入股,上海莱士加入海尔大健康生态板块。

来看海尔集团大健康生态品牌盈康一生的业务。盈康一生在血浆血液成分采集、存储、制备、冷链运输及临床应用等领域已形成产业生态。同时,结合盈康一生旗下创新应用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上海莱士可运用成熟的工业物联网技术以及数字化赋能手段,对血液制品的研发、生产和制造全流程进行高效的追踪,提升产业链信息化和数智化程度,极具想象空间。

如果说,几年前,一哥上海莱士持续进行“大鱼吃小鱼”的动作,是为了“抢地盘”,那么近两年,从并购血制品界明星标的,到自身“易主”,它正率先尝试打通一条“血液全产业链”,为以后愈发剧烈的寡头之战作准备。

只能说,血液品寡头之间的斗争,又已经全面升维了。

内卷+被替代,血制品好日子已到头?

血制品行业,强者恒强,寡头之争只会愈发激烈。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于两点:

01浆站明显呈现出向头部企业集中趋势,新浆站审批向研发能力强、血浆综合利用率高、单采血浆站管理规范的血制品生产企业倾斜。

02再一个是,国资头部企业具有更强的投资能力和政府对话能力,从而在浆站获批上占据优势。

03在血液制品领域,由于原材料来源于健康人血浆的独特性,业内通行的标准是用两项指标来衡量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首先是上游单采血浆站的拥有量以及采浆能力,它决定了公司的体量;其次是血浆综合利用率,它直接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所以要抢,要“卷”。

作为营收体量上的“一哥”,上海莱士实际承受的竞争压力,不比其他四家少,尤其要“硬抗”二哥天坛生物的威胁。

天坛生物,是本次财报季当中综合表现最漂亮的“血王”:实现收入60.32亿元,同比增长16.44%;归母净利润达15.49亿元,同比增长39.58%。

静丙快速放量带动了公司利润的大幅增长。 2023年9月获批上市的蓉生层析静丙,相比传统的5%浓度静丙,在蛋白纯化、病毒灭活、产品配方等方面全面升级,临床使用更安全高效,这为该产品争得了更高的定价权。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以来,天坛生物的净利润一直在增长。

采浆量再创新高,具备85家在营单采血浆站,2024年采集血浆达2781吨,同比增长15.15%,保持国内行业占比约20%。另外,下属单采血浆站分布于全国16个省/自治区,单采血浆站总数达107家,这一数字在五巨头当中当数第一。

有意思的是,天坛生物还有潜在“盟友”——卫光生物,两者均归“国药系”。虽然规模不及天坛生物,但论成立时间,卫光生物还要更早十几年。经过多年发展,卫光生物同样成为了国内血浆综合利用率高、产品种类齐全、研发实力较强的血液制品领先企业。根据2024年前三季报,公司实现总营收达8.54亿(+16.14%),在7家血制品上市公司中排名第6,横向对比,卫光生物的平均单站采浆量也远高于行业水平。

再一个是华兰生物。

华兰生物业务主要由血制品和疫苗构成,疫苗板块收入在过去一年下挫较严重,但血液制品板块一如既往地稳,对应收入同比实现了11%的增长,达32.46亿元,占华兰生物总营收的74.12%。

公司目前的血制品已经覆盖了白蛋白类、免 疫球蛋白类及凝血因子类三大类共计11个产品,是国内同行业中综合利用率最高和凝血因子类产品种类较为齐全的生产企业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华兰生物的采浆量也创下了历史新高,2024年共计1586.37吨,较上年增长18.18%,增速比天坛生物还要快。

“五巨头”中,浆站量和营收体量较小一点的公司是博雅生物。根据2024年财报,公司(含绿十字(中国))现有11个品种31个规格(含进口重组Ⅷ因子)产品,涵盖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类;在营浆站20个,在建浆站1个,合计21个。公司2024年采浆量为630.6吨,同比增长10.4%,其中华润博雅生物采浆量为522.04吨,同比增长11.7%,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不过,自2021年正式“入主”博雅生物后,扭转业绩下所态势的速度也是相当快速。

2024年前三季度,博雅生物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大降,主要原因系“剥离”非血制品业务复大医药和天安药业后不再纳入合并范围。但2024年全年业绩显示,公司净利润(4亿)同比大增约67%,这离不开业务板块结构重建,回归主业血制品业务毛利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来,博雅生物血制品毛利率及吨浆毛利在国内上市血制品企业中其实是领先的,这与其产品结构中除白蛋白、静丙等基础品类外的人纤维原蛋白的占比较高有关。

然而,整体来看血制品这一行业,受集采等因素影响,血制品价格受到影响,2024年血制品吨毛利水平似乎已悄然下滑至2017年的水平。

再一个是,技术迭代变化悄然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冲击,一些替代品逐渐出现。重组产品替代传统血制品的因子类产品,就是一典型案例。

但也有观点认为,重组产品替代风险目前仍较小,太平洋证券分析,重组白蛋白目前在纯化技术、临床适应证拓展、市场教育、产品审批上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由于目前技术的局限性,重组静丙实现难度大;狂犬单抗价格昂贵、无医保支付,对狂免蛋白冲击亦是有限。(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医药代表大洗牌

医药代表大洗牌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司公开对《医药代表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

赛柏蓝 2024-12-09 17:13:26
23家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2937亿

23家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2937亿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国内23家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达2937亿元。

动脉网 2025-01-06 09:31:52
AI焕新生物医药

AI焕新生物医药

“AI+医疗”浪潮奔涌。

北京商报 2025-03-28 11:45:47
2025年医药板块第一颗“雷”爆了

2025年医药板块第一颗“雷”爆了

过去一年深陷财务造假漩涡的普利制药,终于还是爆雷了。

健识局 2025-01-07 10:20:22
中央一号文件来了!乡镇医药市场要爆发

中央一号文件来了!乡镇医药市场要爆发

2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俗称中央一号文件,下文简称“文件”)发布,文件要求,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

赛柏蓝 2025-02-25 11:05:03
百花医药2024年净利4147.9万元,同比增长219.75%

百花医药2024年净利4147.9万元,同比增长219.75%

3月12日,百花医药(600721)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4.46%;归属净利润4147.9万元,同比增长219.75%。

北京商报 2025-03-12 14:03:29
医保局这一重大政策,点燃医药板块热度

医保局这一重大政策,点燃医药板块热度

11月11日,国家医保局联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

健识局 2024-11-13 10:21:08
双成药业成前三季度最牛医药股

双成药业成前三季度最牛医药股

节前的火热行情,拉动多只A股医药股大涨。

北京商报 2024-10-08 14:47:54
医药大省启动药价监测,覆盖院内外所有渠道

医药大省启动药价监测,覆盖院内外所有渠道

3月18日,湖南省医保局印发通知称,将建立医药价格信息检查与处置机制,重点监测药品、医用耗材的不公平高价、歧视性高价以及市场恶性竞争导致的恶意低价信息。

健识局 2025-03-20 14:42:42
31只医药商业概念股全线飘红,SPD市场潜力巨大

31只医药商业概念股全线飘红,SPD市场潜力巨大

11月12日,医药商业概念异动拉升,31只概念股全线飘红,其中,药易购、第一医药、人民同泰、赛力医药等多只个股纷纷大涨。

览富财经网 2024-11-13 10:40:17
公允价值“大跳水” 泰格医药去年净利降八成

公允价值“大跳水” 泰格医药去年净利降八成

CRO企业业绩一路高歌的势头开始减弱,国内临床CRO龙头泰格医药(300347)更是交出了一份近七年净利最差的成绩单。

北京商报 2025-04-02 16:22:11
“讨伐”3分钱阿司匹林背后,是医药人对未来在哪儿的集体恐慌

“讨伐”3分钱阿司匹林背后,是医药人对未来在哪儿的集体恐慌

第十批集采结果,3分钱的阿司匹林,再一次把医药产业的“背面”推到了公众视野。

E药经理人 2024-12-25 10:00:33
李嘉诚卖掉中药板块后,和黄医药会更好吗?

李嘉诚卖掉中药板块后,和黄医药会更好吗?

3月19日晚,和黄医药发布2024年年报:去年实现收入6.3亿美元,同比下滑24.8%,净利润为3770万美元,低于2023年的1亿美元。

健识局 2025-03-21 10:59:37
拟收购海纳医药65%股权,成都先导高开6.13%

拟收购海纳医药65%股权,成都先导高开6.13%

4月1日,成都先导(688222)高开6.13%,开盘价为16.44元/股。

北京商报 2025-04-01 14:43:00
百洋医药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百洋医药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3月20日晚间,百洋医药(301015)发布公告。

北京商报 2025-03-21 17:13:16
“医药一哥”要赴港上市?背后剑指这两大方向

“医药一哥”要赴港上市?背后剑指这两大方向

作为A股“医药一哥”,恒瑞医药近年来加快了其在创新药和出海方面的步伐。

消费记 2024-12-11 09:01:40
华领医药“独立”的第一步:两个月,华堂宁®卖了同期三倍的钱

华领医药“独立”的第一步:两个月,华堂宁®卖了同期三倍的钱

口服降糖药领域的“孤勇者”华领医药,去年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健识局 2025-04-01 09:57:34
单季营收继续破1亿美元,再鼎医药爆发在即

单季营收继续破1亿美元,再鼎医药爆发在即

中国医药创新的内生动力还在不在?近期陆续出炉的biotech三季报给出了答案。

健识局 2024-11-14 10:31:07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