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TMT > 正文

欧盟举起“关税大棒”,车企出海路怎么走?

欧盟举起“关税大棒”,车企出海路怎么走?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如果与中方的讨论不能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将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欧盟委员会声称,这一举措是基于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的反补贴调查,发现中国电动汽车价值链“受益于不公平的补贴”,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

具体来看,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作为被欧盟重点关注调查的中国车企,将分别面临17.4%、20%和38.1%的关税。其他积极配合欧盟调查的中国车企将被征收平均21%的关税,剩余的未积极配合欧盟调查的中国车企将统一被征收38.1%的关税。特斯拉则有望在提出“有理有据的请求后”,在最终阶段获得单独计算的关税税率。

由于欧盟目前还要收取10%的进口税,两者叠加,中国新能源车企将面临最高48.1%的关税。通常情况下,作为调节市场的一种有效手段,“提高关税”被视为保护本土产业的重要措施。但对于正在努力拓展国际市场的中国车企而言,欧盟的“突然发难”无疑是当头一棒。

不过,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欧盟的这记“重击”似乎并未引发严重后果,6月13日,港股汽车板块强势上涨,一度涨近6%,比亚迪股价甚至创下年内新高,截至收盘,板块涨幅收窄至2.93%。

故事为何如此走向?加征关税是否还有转圜的余地?如果没有,车企接下来的出海路要怎么走?

来自欧盟内部的反对声音

实际上,对于是否应限制中国汽车、加征关税这一问题,欧盟内部核心成员国存在极大分歧。

以法国和意大利为代表的阵营明确表示支持欧盟的关税政策。

近期,法国方面多次表示希望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更高的关税,据外媒报道,法国智库雅克·德洛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埃尔韦尔·法布里声称,“20%-30%左右的关税将给欧洲制造商一些喘息空间,以加速在该领域投资,并维持其在欧洲的市场份额”。

意大利也在近期的G7财长会议上呼吁欧盟和美国保持一致,出台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行为,以保护欧洲的电动汽车行业。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支持可能基于多种原因,包括保护本国汽车产业、平衡贸易逆差或响应欧盟内部的政治压力。

不过欧盟内部也不乏反对的声音,反对态度最激烈的,是与中国汽车行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德国与匈牙利等。

当地时间12日,德国车企第一时间表态。梅赛德斯-奔驰称,始终支持基于世贸组织规则的自由贸易,包括所有市场参与者应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则。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将给各方带来繁荣、增长和创新。如果任由保护主义趋势抬头,将对各利益相关方造成消极的后果。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也表示,欧盟委员会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对宝马集团来说,类似增加进口关税这样的保护主义措施,无法帮助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宝马集团将坚定不移地拥护自由贸易。

大众汽车也明确表示反对征收此类“反补贴税”,称欧盟这一决定的负面影响超过了对欧洲——尤其是对德国汽车行业的任何潜在利益,提高进口关税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措施和反措施,导致贸易冲突升级。欧盟委员会做出上述决定的时机,让当前德国和欧洲对电动汽车疲软的需求雪上加霜。

德国总理朔尔茨此前更是对欧盟的关税措施多次直言:“孤立和非法关税壁垒最终只会让一切东西变得更贵,让所有人都变得更穷”。

匈牙利国家经济部部长纳吉·马顿也在一份政府声明中表示,匈牙利不同意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挪威财政大臣韦杜姆也表示,作为插电式汽车的先驱,挪威不会加入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提高关税的行列。

德国是对中国汽车市场的依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作为汽车制造大国,德国企业在中国的销售额占其总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施密特汽车研究公司数据显示,过去10年里,宝马、奥迪和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销售了1920万辆汽车,占每家汽车制造商全球销量的30%至40%。

匈牙利则是欧洲国家“拥抱中国”的典型案例,该国新车产量在2023年达到约50万辆,获得了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首笔工厂投资,这被匈牙利外交部长形容为“匈牙利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之一”。

欧盟抬高关税的做法,使他们不得不担心,如果这一“保护主义举措”激怒中国,导致中方实施反制措施,对本国相关产业来说无疑是巨大利空。

尽管内部不乏反对声音,但欧盟举起“关税大棒”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一方面,美国早在5月14日就率先宣布将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从25%直接提升至100%,并一直要求欧盟配合该国的贸易措施以遏制中国部分产业。

另一方面,欧盟本身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的忌惮情绪也在逐渐增加。这主要源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在全球市场上的强劲表现。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在全球市场受到追捧,出口额大幅增长。特别是电动汽车产业,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完善产供链体系和充分市场竞争,已形成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这些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不仅产品质量过硬,而且价格具有优势。这或许增加了部分欧盟成员国的担忧情绪,即来自中国的汽车会逐渐抢占本土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对本国汽车产业造成冲击。

因此,尽管该决议是临时的,中欧双方在7月之后仍有四个月的时间进行协商以避免最终的正式关税生效。但必须意识到,种种因素决定了加征关税这一举措的转圜余地比较有限。

机构称部分车企税率低于预期

细看关税加征力度,尽管外界普遍认为动辄30%-50%的关税已经相当高,但多家机构认为,欧洲关税加征税率对部分车企来说符合预期。

国泰君安分析称,从欧盟对华加征反补贴/反倾销税历史案例来看,本次纯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幅度处于中游水平。

交银国际也表示,欧盟委员会披露的临时关税比市场之前预期的25%略低,具备规模效应和供应链优势的车企在21%关税下依然具备竞争力。例如,比亚迪的宋Plus在欧盟的定价较中国高接近一倍,利润可观,即使加征20%以上关税,该车型在欧盟市场也能获得可观的利润。另外,如吉利和奇瑞等体量较大的车企在20%以上关税情况下同样具有竞争力。

资本市场表现也证明,在残酷竞争中锤炼出来的部分中国车企,已经具备相对强的抗风险能力。消息发布次日,除上汽集团股价跌1.55%外,多家新能源企业股价表现平稳,典型车企比亚迪和吉利汽车均录得股价上涨,比亚迪A股涨4.15%,港股涨5.82%,吉利汽车港股涨1.69%。

值得注意的是,盘中比亚迪港股股价一度涨超8.5%。这或许是由于比亚迪17.4%的关税税率低于其他竞争对手。根据花旗报告,相比于该行之前预测的30%的税率,欧盟实际公布的关税税率对比亚迪略微有利。他还指出,这一低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关税税率,有助于比亚迪在欧盟实现份额增长,预计比亚迪对欧盟出口量将占到2024财年目标总量的1/4至1/3。

截至发稿,比亚迪、吉利、奇瑞等企业均未回应针对此次加征关税的看法。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遭欧盟“顶格”加征关税的上汽反应激烈。上汽集团董秘陈逊13日对外界表示,上汽集团是欧洲市场出口量最大的中国车企,欧盟此次反补贴调查征税比例与车企在欧洲销量从高到低比例一致,核心目的就是遏制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欧盟的反补贴关税,具有差异化对待,是非常没有道理的事情。目前,欧洲团队也在正在积极进行沟通,向欧盟申辩。

从销量来看,其实中国车企目前对欧盟市场的依赖度并不高,但上汽作为出口欧洲销量最多的车企,受影响相对较大。根据Marklines终端上险数据,中国主要自主车企2023年出口欧洲(不含俄罗斯)共计44.6辆。其中,上汽是出口量最高的企业,2023年共出口欧洲26.0万辆,占2023全年总销量的5.17%。与之相比,比亚迪2023年出口欧洲仅1.8万辆,占全年总销量的0.59%,吉利出口欧洲6.4万辆,占全年总销量的3.81%,奇瑞出口欧洲6.3万辆,占全年总销量的3.35%。

由于欧洲销量占比较低,短期来看,即使反补贴税“靴子落地”,对车企的整体经营情况影响也有限。但从长期来看,反补贴税的征收势必会拖慢部分企业在欧洲的扩张步伐。

未来,在欧洲拥有产能或成为中国车企进入欧盟国家市场的必然选择,因为虽然欧盟委员会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态度不算友好,但各国对于中国车企在本土建厂却比较欢迎。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不会延缓中国车企在欧洲投资的计划。中国企业需要融入欧洲本土,在欧洲建设电动汽车产业链,为欧洲带来更多就业,推动整个中国产业链在欧洲获得更加持续稳定发展。

法国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会长汪善进也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欧洲的道路可能还会遇到阻力,通过传统出口模式也许会越来越难,但通过新“出海”模式,即实现欧洲本土化生产,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在欧洲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卖到欧洲的中国电动车将最高面临 48% 的关税

卖到欧洲的中国电动车将最高面临 48% 的关税

目前欧盟对所有进口车征收 10% 的关税,叠加反补贴税后,关税最高达 48.1%。

晚点LatePost 2024-06-13 10:09:50
突发!欧盟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MG最多达38.1%,比亚迪最少!

突发!欧盟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MG最多达38.1%,比亚迪最少!

欧盟委员会6月12日发布公告称,如无法与中国达成解决方案,将于7月4日左右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BEV)征收临时关税。

飞灵汽车 2024-06-13 10:21:50
彻底出圈!布局掼蛋,1900亿元金融巨头出手

彻底出圈!布局掼蛋,1900亿元金融巨头出手

6月15日消息,东方财富(300059.SZ)新注册了“东方掼蛋”的软件著作权,登记日期为6月11日。

中国网财经 2024-06-17 16:27:21
小米通报:贪腐,辞退!

小米通报:贪腐,辞退!

小米近日内部通报的违规违纪案件显示,两名国际业务部地区总经理涉嫌贪腐被辞退,已对其中一名启动刑事及民事维权。

中国网财经 2024-06-17 16:18:12
圆通为阿里巴巴提供14亿港元反担保

圆通为阿里巴巴提供14亿港元反担保

近日,圆通有限与 Alibaba Group Services Limited 签署《偿付协议》。

物流指闻 2024-06-17 16:15:17
上升到人类存亡,OpenAI内部互撕

上升到人类存亡,OpenAI内部互撕

OpenAI的丑闻事件,居然已经上升到了人类存亡的历史高度。

锌财经 2024-06-17 15:50:52
Vision Pro国行发售在即,买美版的人却更多了

Vision Pro国行发售在即,买美版的人却更多了

美版便宜出了一部iPhone 15 Pro Max的价格。

盒饭财经 2024-06-17 14:29:40
热搜!炫迈联名乙游“翻车”

热搜!炫迈联名乙游“翻车”

最近刚与国产乙游《光与夜之恋》联名合作的炫迈口香糖却因涉嫌性别歧视遭到玩家抵制,被停止合作。

快消八谈 2024-06-17 10:35:47
从超级碗到欧洲杯,中国公司想登上全球舞台

从超级碗到欧洲杯,中国公司想登上全球舞台

持续的营销投入背后,是强烈的全球化野心和决心。

晚点LatePost 2024-06-17 09:08:34
滴滴为司机发放6亿高温补贴 助力打车“清凉一夏”

滴滴为司机发放6亿高温补贴 助力打车“清凉一夏”

夏季出车不易 滴滴发放6亿司机高温补贴 举办清凉福利站。

中华网财经 2024-06-16 12:47:47
快手布局万亿外卖市场:创新赛道的机遇与挑战

快手布局万亿外卖市场:创新赛道的机遇与挑战

万亿级的外卖市场,吸引了诸多互联网巨头的目光。

中华网财经 2024-06-14 18:04:06
内容侵权份额下跌,当贝的“麻烦”有点多

内容侵权份额下跌,当贝的“麻烦”有点多

当贝本身并不具备内容制作能力,内容生态的构建要么与内容方合作,要么游走于灰色地带。

鳌头财经 2024-06-14 17:40:44
“618”预售首日成交额暴跌,仅仅是李佳琦不努力?

“618”预售首日成交额暴跌,仅仅是李佳琦不努力?

近年来李佳琦频频陷入舆论漩涡,引发不小争议。

鳌头财经 2024-06-14 17:37:18
自营前置仓,传统商超成了最大玩家

自营前置仓,传统商超成了最大玩家

前置仓已经走过十年。

第三只眼看零售 2024-06-14 16:30:18
4000亿“天价薪酬”通过后,马斯克:明年将有几千个机器人为特斯拉工作

4000亿“天价薪酬”通过后,马斯克:明年将有几千个机器人为特斯拉工作

马斯克认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可能会超过人类,可能达到100亿至200亿个。网友:没想到擎天柱也要打工了。

北京商报 2024-06-14 15:54:09
缺席618,B站的电商化的迷局

缺席618,B站的电商化的迷局

要内容还是要商业?

锌财经 2024-06-14 15:47:23
销量下滑,二手车价降至20万,小米SU7不香了?销售称交付周期长导致

销量下滑,二手车价降至20万,小米SU7不香了?销售称交付周期长导致

连续两周销量下滑,两个月前还风光无限的小米汽车如今不香了?

蓝鲸财经 2024-06-14 15:16:25
他,世界首富背后的狠人!

他,世界首富背后的狠人!

世界首富的身后,是另一个狠人。

华商韬略 2024-06-14 14:51:44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