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的现状引发了关注与质疑。
近期公布的财报信息显示,百果园在去年关闭了近千家门店,出现了销售下降、亏损严重的问题。去年,百果园还曾被曝光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较高的产品定价也饱受消费者诟病,甚至将其称作“水果刺客”,会员数量也有所下滑。
百果园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水果连锁品牌。近年来,整体业绩持续增长。去年公司还调整了战略,在原本定位高端的基础上,还在进行品牌升级,以此强化产品优势和品牌形象。提出了千亿规模、万家门店的目标。但就全年业绩看,百果园增长趋势中断,遭遇较大“危机”。
百果园究竟怎么了,为什么经营状况会在一年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去年“高端化”战略调整的影响有多大?
百果园对此回应称,这是由于消费降级导致门店销售遭遇较大阻力,因此公司推行“收缩战略”,鼓励加盟商关掉效益欠佳的门店,将资源集中于优势门店。同时,战略调整中用于门店翻新、营销等费用增加,以及优化产品结构降低毛利率,导致了成本增加、利润下降。
在从业者看来,这些直接原因自然不容忽视。但若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百果园当前的困境则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方面,百果园长期坚守的“高端”定位,难以满足目前消费者对于“高性价比”的追求。另一方面,水果市场逐渐成熟,百果园此前“专业”“品质”的优势逐渐被削弱。目前,线上线下等众多渠道,都在分流专业水果店的生意。
实际上,百果园的业绩在2024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同时,鲜丰水果、洪九果品的业绩也普遍承压。这足以说明,百果园与水果连锁品牌们面临的根本挑战来自,整个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从这一角度看,百果园今天的局面有其产生的必然性,而原有的战略也难以支撑进一步发展。
困境早有苗头
目前看,百果园从扩张走到了收缩阶段。
2019年到2023年,百果园门店数由四千多家增加到了超过6000家,每年新增门店均超过了400家。销售规模则从不足90亿元增加到了114亿元,也均实现了盈利。2023年,百果园还新增了443家门店,营收与利润均达到了历史最高。
但去年情况则急转直下。2024年,百果园的门店数量减少九百多家,关店超过15%。同时,预计销售同比下降15%,亏损达到3.5亿—4亿元。按此计算,百果园的门店将减少到5100余家,营收则将跌破百亿元。整体规模回到2021年的水平。
实际上,2024年年初,百果园仍在规划持续扩张。发布的新战略提出要利用接下来的十年,冲击万店与千亿规模的目标。
但上半年,百果园的销售利润均出现了明显下滑。其中,销售同比下滑11%,净利润下滑了66.7%。下半年则延续了这一趋势,最终导致规模不增反降。百果园表示,其业绩主要受到新战略落实增加营销开支、降低毛利率以及整体消费能力下降的影响。
据了解,百果园在2024年大幅增加了营销投入,上半年销售费用增加了22.6%达到了2.97亿元。
下半年,百果园推出了“高品质高性价比”战役,通过“好果报恩”活动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水果。例如,9.9元/盒的秘鲁蓝莓,29.9元/斤的车厘子等。同时,为加盟商提供了扶持政策。从去年8月份开始,百果园暂停收取特许加盟费,为新开店的加盟商提供了每月营业额4%的补贴(第二年为2%)。
从去年业绩看,这一调整确实带来了成本的增加,但似乎并未有效拉动门店与销售的增长。近期,百果园常务副总裁焦岳对媒体表示,这些举措短期内会让企业面临一定的盈利压力,但这些投入是必要的。
“百果园今年大规模地关店与业绩下滑并不算突然。它所面临的压力此前就已经显现出来了。”一位水果行业从业者说道。
过去几年,百果园虽然保持着营收增长,但增速则在不断下滑。2021年还保持了16.21%的销售增速,但到2023年这一增速就已降低到了0.69%。更为重要的,尽管始终维持每年四百多家店的开店速度,但销售规模并未实现相应的增长,平均单店的营收也在不断下滑。
以近期数据为例,2024年上半年,百果园监管的加盟店的单店平均半年收入从100万元左右降低到了85万元左右。
与此同时,百果园的盈利能力也相对有限。在商品价格相对较高的情况下,毛利率始终维持在11%左右。近年来,净利率最高仅为3.2%,最低则仅有0.5%。这种情况下,面临成本增加、利润下降,经营状况达不到预期,就会出现加盟商大量关店离场的情况。
出于止损目的,百果园鼓励加盟商关掉业绩不好的门店也属合理。但在大量关店后,仍出现严重亏损,其门店经营现状似乎不容乐观。
“成败”皆因高端
2023年的年报中,百果园提到了消费多元化持续,高品质消费需求增长。公司的战略也将从“好吃”调整为“高品质水果专业领导者”,进一步走向高端。
在此之前,百果园的“高端”已经声名在外。消费者基本的共识是,百果园的水果卖得更贵。在被看作“水果刺客”的同时,百果园也凭借着足够高的商品品质,吸引了一批稳定的消费者。据了解,截至2023年,百果园已有117万的付费会员。
“此前,国内水果市场相对混乱,商品良莠不齐、稳定性差。在这种情况下,百果园关注商品且足够专业,能为消费者提供品质稳定的商品。加之国内处于消费升级之中,愿意为高品质的商品多付费。因此,百果园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一位零售从业者说道。
不过,当前的市场环境已经完全不同,百果园所具备的这一优势也不再显著。
目前,消费者对于商品性价比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减少非刚需消费的趋势明显。反映到水果上则是消费频次与消费支出均有所下降。此前会购买进口水果的客群开始购买国产水果作为替代。这种情况下,高质高价的水果也逐渐失去了市场空间。
“我们去年也经历了比较明显的下滑,今年的关键就是如何生存下去。”一水果店负责人说道。春节期间,一些零售企业的水果礼盒销售也未达到预期。
去年,水果整体价格也出现了下滑,车厘子、蓝莓等高端水果更是大跳水。加之零售企业出于竞争需要,也在不断降价。因此,百果园想把更好品质的商品,卖出更贵的价格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同时,百果园面临的竞争也在加剧。近年来,零售企业开始重视商品品质,采用进行源头直采、订单采购等方式,进行水果采购。经营专业性提升的同时,也提升了商品品质。
目前,消费者购买水果的渠道极大丰富,山姆、costco、盒马等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优质水果的途径。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等渠道在便利性上也极具优势。此外,商超也在不断调改。据了解,陕西一超市通过品类管理的方式,带动水果销售同比增长超过20%。这些企业都在切分百果园的生意。
反观百果园在其他企业压缩成本,降低售价的当下,还在增加营销支出,提升品牌定位。这进一步削弱了自身的竞争力。
去年315晚会曝光了百果园使用腐烂水果制作果切等问题。虽然这属于个别门店行为,但也造成了一定的“信任危机”,让消费者对于百果园的商品品质产生了质疑。
“你总要给消费者一个到店理由。”有从业者说道。但就目前来看,百果园对于用户的吸引力正在下降。一个显著的现象是,2024年上半年,百果园付费会员数量下降了10万人,减少近10%。
也正如此,去年下半年开始,百果园开始调整战略。在经营中开始更多强调高性价比,而非年初确定的“高端化”,通过平价甚至低价商品来吸引消费者到店。
焦岳表示,当前国内市场消费升级与降级结构性并存,消费者对于水果品质和性价比的需求日益增加。基于这一洞察,启动了“高品质高性价比口碑战役。”“我们希望让消费者用同样的价格享受到的产品和服务更好。”他说道。据介绍,去年下半年百果园的销售额、来客率以及新老客拉新唤醒率等经营指标均有增长。
目前看,高端战略已经难以支撑百果园的持续发展。但新的战略能够发挥多大作用尚且未知,毕竟在水果这个高度分散的市场中,商品性价比的竞争也只增不减。
在资本化道路受阻的同时,鲜丰水果将自己定位为集新零售、智慧冷链物流和供应链B2B平台于一体的全球化企业,但在经营层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告显示,市场监管总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850批次样品,检出15批次样品不合格。
叮咚买菜特别派出上百名商品开发人员组成的豪华“买手团”,发掘高品价比进口美食。
奉节作为脐橙单产第一大县,应在新品种研发、跨境电商以及品牌化方面持续投入,打造中高端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