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需求变化的双重压力下,“继续承压”成为了卤味三巨头的共同“宣言”。
根据绝味食品、周黑鸭和煌上煌发布的最新“成绩单”显示,2024年营收、净利润“双降”成为了三巨头最显著的特征。
其中,绝味食品实现营业收入62.57亿元,同比下降13.84%;归属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降34.04%。周黑鸭则实现营收24.51亿元,同比减少10.7%;净利润9820.4万元,同比下降15%。煌上煌实现营收17.39亿元,同比下降9.44%(其中煌上煌肉制品加工主营业务同比下降14.26%,米制品主营业务同比下降1.83%);归属净利润4032.99万元,同比下降42.86%。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是绝味食品自2017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营收下滑,净利润也是录得上市以来新低。无独有偶。煌上煌也是营收、净利润录得近5年(2020年至2024年)的新低。
原料下降也未能挽回“颓势”
之所以让三巨头感觉“压力山大”,最主要是即便原材料采购价格大幅下降、整体毛利攀升,也未能扭转各自“双降”的业绩颓势。
绝味食品在财报中表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幅度为-13.95%,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增长幅度为-20.75%,毛利率同比增加5.94个百分点,主要系原材料采购单价下降所致。
周黑鸭的销售成本由去年同期的13.06亿元降低18.9%至2024年的10.59亿元。归因于产品产销量下降,同时鸭副原材料价格明显回落,加之集团积极优化供应链生产效率,使得原材料成本及相关成本减少。虽然周黑鸭的收益和毛利都有所下降,但由于总成本降幅高于收益降幅,导致毛利率从2023年的52.4%提升至了2024年的56.8%。
煌上煌也在财报中坦言,2024年公司主要原材料鸭掌、鸭翅、鸭脖等相关鸭副产品原料市场价格均处于低位,期间主要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生产成本的逐步回落带来酱卤肉制品业综合毛利率的稳步回升,酱卤肉制品业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5.93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煌上煌财报(截图)
根据煌上煌还披露了主要原材料的具体价格变化,相比之下,绝味食品和周黑鸭的规模更大,在原料成本方面或许比煌上煌还更具优势和议价权。
不同的是,为了扭转业绩颓势,绝味食品还在营销层面发力。2024年,其销售费用同比增加了1.26亿元,对此,绝味食品表示主要系本年度广告宣传费用支出增加。
关店止损
众所周知,卤味三巨头之间,不仅售卖的产品大相径庭,连经营业态也颇为相似,主要依靠线下门店。
但是,作为卤味赛道唯一一家门店规模上万的企业,绝味鸭脖在2024年却一反常态,在财报中对于门店数据只字未提。而在此之前,绝味食品连续5年披露了具体门店数量,其中,2023其门店数多达15950家。
通过窄门餐眼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13日,绝味鸭脖的在营门店数为12129家,其中还有129家属于“暂停中”。其2024年开店数仅为820家,而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为3330家和1986家,进入2025年,绝味鸭脖到目前的开店数仅有52家。
换而言之,从2024年到今年的4月13日,绝味食品关店数量超过3800家。
而周黑鸭和煌上煌也没好到哪里去。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周黑鸭拥有门店总数为3031家,对比2023年年底的3816家,净减少了785家,其中自营门店净减少94家至1591家,特许经营门店净减少了691家至1440家。
煌上煌的总门店数为3660家,较2023年底的4497家,净减少了837家,其中直营门店减少21家至241家,加盟店减少816家至3419家。
据此估算,在2024年,卤味三巨头一起合计关店数量可能超过了5000家。
向外“求”增长
或许,三巨头比外界更能理解自己在卤味赛道的“天花板”,所以纷纷向外寻求新增长。
比如绝味食品成立网聚资本,“化身”撒币大使,投资了多家食品、餐饮品牌以及供应链企业。但到目前为止,网聚资本的投资项目中,除了藤椒油企业幺麻子主板上市转投新三板之外,其余企业尚未有新的资本动作,自然也就无法给绝味食品带来增长势能。
截至2024年底,网聚资本母公司的深圳网聚的总资产为28.47亿元,净资产为4.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网聚的营业收入只有356.44万元,但净利润亏损额度达1.79亿元。
与此同时,绝味食品还将拓展海外市场纳入发展目标。但在2024年,其来自新加坡、加拿大和港澳市场的营业收入只有1.01亿元,同比下滑22.17%。
而周黑鸭则想通过跨界合作,涉足到更多品类市场。年初,周黑鸭宣布推出“丫丫椰”椰子水布局饮料赛道。近期,周黑鸭又宣布与申唐产业合资成立四川周黑鸭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将依托周黑鸭成熟的卤味工艺与申唐集团在复合调味料领域的技术积累,打造周黑鸭“嘎嘎香”系列复合调味品及方便速食产品,以满足家庭烹饪与餐饮渠道的多元化需求。
煌上煌则寄希望于线上渠道。通过抖音平台、第三方外卖平台持续发力,门店零售端把线上平台流量导入到门店并转化成门店私域社群及会员,赋能门店销售额提升。目前,煌上煌主要线上销售平台包括淘宝、天猫、天猫超市、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有赞商城、抖音以及其他自营店铺等,平台上销售的产品包括乐鲜装、高温包装酱卤制品(主要为煌家酱鸭、卤鸭锁骨、卤鸭脖、麻辣牛肉、原味猪肉脯等)和米制品(主要为粽子、粥、青团等)。2024年公司线上销售占比21.22%,合约3.69亿元。
综合市场形势来看,短期内卤味三巨头面临的压力并没有太好的办法来扭转,毕竟对于消费者而言,可选择的零食太多了……
日前,有友食品发布的2024年业绩显示,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22.37%;利润总额达到1.87亿元,同比增长32.97%;实现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35.44%。
收到上交所监管函后,绝味食品于10月21日晚间发布回复公告,就上交所提到的公司募投项目进度缓慢、连续多个报告期出现投资亏损等问题进行了回复。
绝味食品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15亿元,同比减少10.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8亿元,同比增长12.53%。
收到上交所监管函后,绝味食品于10月21日晚间发布回复公告,就上交所提到的公司募投项目进度缓慢、连续多个报告期出现投资亏损等问题进行了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