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制剂又让中药产业看到新希望。
9月9日,河南省医保局印发通知称,自9月10日起,将188个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制剂纳入本省医保支付范围,并确定了全省统一的支付标准。同时对91种《目录》内医疗机构制剂或支付标准进行调整,将安尔神颗粒、三甲益肝颗粒调出《目录》。
河南医保局这次批准进入医保的188种院内制剂全部是中成药。《通知》明确,这些制剂按照乙类药品管理,执行各统筹地区的待遇政策。
广西医保局在今年7月新增37个治疗性院内制剂进入医保,同样也都是中药。
中药正在遭遇集采和原料价格上涨的两头挤压,然而各地大量增补院内制剂进地方医保却留出了一线生机。事实上,自2013年至今,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四川、湖南等地已相继将当地的院内制剂纳入当地医保报销范围,涉及的院内制剂种类达上万种。
院内制剂,或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下一个原动力。
多地相继发文院内制剂纳入报销
短短几个月之间,多省相继发文,要求将院内制剂纳入医保目录,不仅可以让广大患者的治疗有了更多选择,还能让中药产业看到另一种发展路径。
按照本次河南省的通知要求,医疗机构的院内制剂原则上限制在本医疗机构内使用,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允许调剂使用的医疗机构制剂,分别报经省医保或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同意后,起调剂使用的药品费用可纳入相应基金支付范围。这意味着,这些院内制剂在指定的医院以外用,患者需要自费。
以仙茅乳癖消口服液为例,按规定予以报销的医疗机构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保支付标准是每盒66.2元。
相比于河南,广西对于院内制剂的报销要求就宽松很多,除需要对应配置定点医疗机构内使用外,紧密型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配制的医疗机构制剂可以在医联体内调剂使用。
地方医保早就不再允许增补报销药品,唯独院内制剂是个口子。河南认为,增补188个中药院内制剂,是贯彻国家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战略部署。但实际上,院内制剂由医院自行配置,销售又有医保报销,实际是增加医院收入、挤占外部中成药的一种思路。
除院内制剂之外,江西、陕西、山东、安徽等地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目录,这些配方颗粒多为本省企业品种,实际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对其他中成药构成竞争。
市场扩容在即或是中药创新的新生力量
中药产业受政策影响,暂时陷入低谷。根据Wind数据,2024上半年在A股中药板块72家上市企业中,50家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出现下降。业内普遍认为,这是由于生产成本、产品老化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中药产业活力亟需一阵强心剂。
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回复《关于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3662号(医疗卫生类328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提到,省级医保部门按国家规定的调整权限和程序,可将符合条件的民族药、医疗机构制剂和中药饮片纳入省级医保支付范围,并按规定备案后实施。
这一政策口径推动了各省纳入院内制剂的积极性。中药院内制剂、配方颗粒的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对整个中药产业来说是整体利好的,不排除今后会出现药企收购院内制剂品种的情况发生,毕竟院内制剂本身就是中药创新的一股重要力量。
根据权威数据显示,院内制剂在各省市的市场规模达到数亿元,而中药配方颗粒的市场规模则接近300亿元。业内普遍认为,随着医保报销政策放开,产品市场份额扩容,今后中药产业市场销售额将快速放量。
中药创新是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业内普遍认为,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与外部环境正向刺激下,中药行业正在加速提升传承与创新的融合度,中药创新正在逐渐迎来收获期。
后台回复“河南”即可获取完整目录名单
中药在儿科领域临床中应用广泛,但儿童群体可用的中成药相对较少。201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明确,国家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药研究方法进行中药开发,同时鼓励儿童用药品的研制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