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世和基因官网
近日,企查查信息显示,世和基因三名个人股东邵华武,汪笑男,赵忞超的股份被冻结,合计涉及股权数额8000万元,冻结期限至2028年。
世和基因很早就谋求上市,但始终未能叩开资本市场大门。2024年4月,上市申报获受理两年后,世和基因最终折戟科创板。如今股权冻结,可能会影响公司后续IPO。
世和基因由海归科学家邵阳等人于2013年在南京生物医药谷创立,是国内最早致力于肿瘤二代基因检测的公司之一。2023年10月,世和基因曾因拿下国内首张大panel注册证,引起行业轰动。
此次被冻结股权的邵华武、汪笑男分别是邵阳的父亲、妻子,两人与邵阳一道为公司实控人,赵忞超则为其一致行动人。在任职上,三人均为公司董事,此外,汪笑男还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赵忞超任副总经理兼首席运营官。
目前该案还未公开,申请冻结执行人的信息尚不可知。不过业内猜测,三人股份被冻结可能与其背负的上市对赌协议有关。
2月17日,世和基因对健识局表示:“此事仅为股东个人行为,与公司经营无直接关联,不会影响公司正常运营。目前,我们已与该股东展开友好协商,将尽快妥善解决。”
与超过10位投资者签订了对赌协议
世和基因是二代测序的明星企业。2013年,26岁的海归科学家邵阳以南京高端海外引进人才的身份回国创办世和基因,比燃石医学、泛生子还要早。
2018年9月,世和基因研发的NGS肺癌多基因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成为国家药监局批准的首批4款NGS基因检测试剂盒之一,世和基因的名号在市场正式打响。
2020年,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统计,在肿瘤高通量基因检测市场中,世和基因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仅次于燃石医学,与泛生子不相上下。
但是燃石医学和泛生子早些年就登陆了资本市场,趁着基因测序赛道的火热成功融资。技术实力与市场地位都不差的世和基因却没有接触资本市场的机会。
2013年开始,世和基因共完成了7轮融资,累计融资超15亿元,吸引了国新资本、兴证片仔癀、同创伟业等多家机构青睐。尤其是2019年拿到的D轮8亿元融资,创下了彼时肿瘤NGS检测行业的融资记录。
但是,世和基因无法IPO,大量资本就不能退出。招股书显示,超过10位投资者和世和基因签订了对赌协议:如果不能按照约定完成上市,有权要求世和基因的实控人和一致行动人等回购公司股份。
根据协议,世和基因若不能在2022年末前完成上市,需要回购11.83%的股份;2023年末前不能上市,需回购0.71%的股份;到2024年底还不上市,则需要再回购5.17%的股份。
此次股份被冻结的邵华武、汪笑男,赵忞超都属于协议所列的回购义务人。
子公司也背负对赌
国内二代测序企业多选择借壳、港美股等上市,世和基因一直寻求在A股IPO,难度要大很多。
偏偏世和基因运气也不好。2022年5月,公司IPO申报获得受理,当年7月聘请的券商就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此后,审核过程又因财务资料过有效期而数度中止。直到2024年3月,世和基因主动撤回发行上市申请。
要承担高额的对赌补偿,世和基因只有一条路可走。2024年11月18日,中国证监网上办事服务平台信息显示,世和基因办理辅导备案登记,由华泰联合证券进行辅导。但就在此时,世和基因8000万元的股权却被冻结。
按照IPO规程,控股股东股权冻结并不影响上市进程。但在实操中,股权冻结可能会导致公司控股权重大变动,一般这样的项目通过的概率会大打折扣。
值得一提的是,世和基因除了自己背负对赌外,旗下子公司也有对赌协议在身。
迪飞医学是世和基因2018年孵化的子公司,主要业务为病原微生物精准诊断,也就是感染类检测业务。资料显示,迪飞医学是南京市卫健委指定的首批新冠检测机构之一。但报告期内,迪飞医学对母公司收入的贡献比重不大,营收分别为1430万元、2145万元、5719万元。
世和基因可能曾希望借疫情市场将子公司推上市。根据南京生物医药谷公众号2021年7月的推文,世和基因旗下迪飞医学当年完成2亿元融资,预计未来三年内申报上市,但此后未见公开信息。
世和基因招股书显示,迪飞医学投资人股东珠海迪源、其瑞佑康与邵阳、汪笑男、赵忞超签署了对赌协议,如果迪飞医学不能按照约定完成上市,则邵阳、汪笑男及赵忞超也需要回购上述投资人股东的股权。
没钱,往往能遏住绝大多数Biotech脖子。正在渡劫进行时的蓝鸟生物,为续命,连连“挥刀”自救。
称“好戏还在后头,公司已回归基本面”的辉瑞CEO,正面临着公司历经数次挫折后遭到股东和投资者的极大质疑的境况。
10年前,贵为基因疗法“独角兽”的蓝鸟生物,是投资人眼中的香饽饽,但如今,手握3个天价商业化产品的蓝鸟,却被扔进了“垃圾桶”,市值仅剩1亿美元出头。
近日,辉瑞宣布终止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治疗药物 sisunatovir 的开发。
当地时间9月12日,赛诺菲、RadioMedix和Orano Med宣布就罕见癌症的下一代放射性配体疗法(RLT)达成许可协议。
随着实控人陆克平一致行动人所持四环生物(000518)的2.86亿股股份在司法拍卖中流拍,四环生物未来的控制权走向仍处于不确定中。
今年上半年,大型跨国药企(MNC)与国内Biotech企业的合作与并购步伐显著加快,其中“抄底”潜力创新资产的趋势尤为明显。
深度参与荣昌生物(688331)临床及注册申报工作,陪伴公司走向资本市场的公司前首席医学官何如意于近期辞职,将不再担任公司董事、核心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