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正文

暴降80%!“猴茅”神话,结束了

暴降80%!“猴茅”神话,结束了

“关税大战”波及各行各业,甚至再次击中了我们的“猴哥”。

据外媒报道,特朗普在关税上作妖,可能会使美国制药企业用于试验的长尾猕猴进口价上涨40%。不免想起几年前,特朗普对中国实验猴抬高了关税,后又因疫苗研发“用猴”需求使然,指责我国限制对美出口实验猴。

但今非昔比。那时受新药研发快节奏和疫情影响,猴价被炒至前所未有的天价。药明带头“囤猴”,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益诺思等跟着以并购或入股上游供应企业的形式,锁定实验猴原材料成本。然而现在,猴价一再贬值,“纯安评一哥”“猴茅”昭衍市值一路蒸发,2024年净利润下滑超80%。

几天前,中国政府采购网公示了最新一轮实验猴招标公告,此次采购预算花费475万元,采购50只3-5岁的食蟹猴(实验用猴中用量最大的品种),算下来,每只猴子的价格为9.5万元。

从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实验猴价格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价格上涨到跌落的周期。据悉,2017年国内食蟹猴的平均市价格为1.38万元/只,2022年最高接近19万元/只,2023年末降至12.5万元,如今进一步跌破10万元水平。一业内人士告诉E药经理人,“未来猴价提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对于昭衍、益诺思等依赖实验用猴的企业来说,影响几何?

“猴哥”不灵了

CXO企业被全线杀估值,也迎来了业绩的集体阵痛。CDMO如此,临床CRO如此,临床前CRO亦不会躲过。

昔日“猴茅”昭衍新药——国内最大的纯GLP(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企业,是中国首家通过美国FDA GLP检查,并同时具有国际实验动物福利审查认证协会认证和中国CFDA GLP认证资质的安评机构。

如今,昭衍也祭出了上市以来最差的年度成绩单:2024年营收达20.18亿元,同比下降15.07%;归母净利润为0.74亿元,同比下滑81.34%,为上市以来同期最大降幅。

造成业绩明显波动的因素,一个是行业共性原因。因国内医药行业受投融资放缓影响,市场需求增长步伐缓慢。CRO行业竞争加剧,签单压力增大,订单价格下降,公司整体在手订单金额约22亿元,而2023年约33亿元。整体来看,利润空间被压缩,导致毛利率同比降低,实验室服务业务净利润相应下降。

昭衍新药毛利率曾常年保持在50%以上,自2021年开始逐年下滑,2023年下降至42.62%,2024年直接降到了28.43%。

另一个是自身业务特性使然,其持有的生物资产(主要为实验猴)市场价格下降,致使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业绩产生了消极影响。

昭衍新药对生物资产近年来以公允价值计量。2024年,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给昭衍新药带来了1.14亿的净损失,使业务盈利能力受冲击。

同样受冲击的,还有背靠国药的益诺思。

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益诺思营收实现单个数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下滑了24个百分点。上市首年即迎业绩“变脸”,背后离不开行业竞争激烈,实验用猴价格下降等因素。

作为国药系里的大军,益诺思每年90%以上收入均来自I类创新药物非临床研究服务。与昭衍新药不同,益诺思对实验猴按成本模式计量,因储备实验用猴时间较早,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毛利率在2021-2023年在逆势增长(从38.4%升至43.63%)。不过,2024年前三季度,益诺思的毛利率大降至36.29%。

其实早在2023年,因实验用猴价格波动,康龙化成、美迪西等布局有安评业务的CXO明星企业们,其利润增长也受到了一定波及。

虽然猴价高低与安评企业的经营无直接关联,但猴价高,说明市场供需不平衡,新药研发景气,猴价下跌,说明研发市场短期呈现一定颓势,“卖铲子”的生意不是那么好做了。

一个“猴周期”的终结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GLP),是指通过实验室研究和动物体外系统对治疗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是新药品进入最终临床试验和最终的批准前的必要程序和重要步骤。

一般来讲,毒理实验需要约40只猴子,如果还要做药物代谢试验,大约还需20只,所以正常一款新药临床前研究需要用到至少60只实验猴。而一只猴子从出生到能用于实验,起码得五年时间。

猴子前两年价格疯狂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新药研发节奏加快,加大了国内外对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的使用。同时,实验用猴的繁育周期较长,受技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原因的限制,国内实验用猴繁育种群数量和繁育率持续下降,这使得增量减少,最终造成供需不平衡,猴价蹭蹭往上涨。

猴价上涨,让生产成本提高,促使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企业推动了其项目报价增长,又因研发需求旺盛,GLP业务收入随之提高。2019-2022年,昭衍迎来高增长时期,巅峰出现在2022年,其归母净利润大增92.71%至10.74亿元,营收同比增长49.54%至22.68亿元。

而那时候,猴子是临床前开发业务的关键稀缺资源,对临床前CRO企业的订单承接和订单执行发挥了关键作用。可以说,谁的实验用猴资源充足,谁就受市场青睐。

2019年,药明康德带头布局上游实验猴供应商领域,收购了广东春盛猴场;2021 年,康龙化成出手,收购肇庆创药和康瑞泰等企业;2022 年,正春风得意的昭衍新药总斥资约18个亿,收购云南英茂生物和广西玮美生物,这两家公司核心资产分别是9941和9622只猴子,加上昭衍新药自己超3000余只,其猴子总数超过了2.2万。

然而,到了2023年,因受投融资热度减弱、医药市场增速不及预期等多方因素影响,整个CRO行业需求增速放缓。与之伴随的是,实验用猴价格下降。

时移世易。这时候略显尴尬的,恰是那些业务依赖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疯狂囤过猴、又受市场质疑“囤猴”炒作的企业。再加上实验用猴的出售、购买和利用需有林业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管许可,该类资产的流动性相对较弱,能否有效覆盖养猴成本,是这些临床前CRO企业需面临的挑战。

昭衍市值较最高点蒸发超70%,也印证了市场的担忧。

不过,如果从长期来看,昭衍新药的安评优势,并不会因此一轮“猴周期”而消失。目前,全球安评市场已呈现寡头垄断格局,CharlesRiver 和 LabCorp两者称霸。但中国不一样,中国安评市场的集中度仍处于不断提高阶段,市场占比最高的是药明康德,但药明是综合性龙头,其次为昭衍新药,接着是益诺思和华西海圻,这三家才算是国内专业深耕安评业务的企业。

需注意的是,猴子价格高低与安评企业经营无直接联系,关键是透过猴子需求看临床前CRO需求变化。还是那句话,我们已经看到了一批Biotech财报明显向好,甚至不少已经有上市产品的企业开始正式盈利,加上国家政策层面也逐步在调整,创新力量的内在悄然在变化,从大方向来看,卖水人的中国机会依然存在。(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药明康德出售了自己的软肋

药明康德出售了自己的软肋

12月24日,药明康德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剥离海外CGT(细胞基因治疗)业务。

健识局 2024-12-26 09:53:05
特朗普上台,药明康德开始断舍离

特朗普上台,药明康德开始断舍离

12月24日晚,药明康德发布公告。

动脉新医药 2024-12-26 11:04:35
药明康德“挥刀”出售在美CGT业务,开端还是结局?

药明康德“挥刀”出售在美CGT业务,开端还是结局?

单纯从生意的角度出发,这笔交易没有任何问题;但若纳入地缘政治的考量,难免会被外界解读出一丝“屈服”的意味。然而现实世界往往就是经济政治纠缠在一起的,是非对错,留给时间。

E药经理人 2024-12-26 09:16:10
药明康德盘中涨逾9%,总市值站上2000亿元

药明康德盘中涨逾9%,总市值站上2000亿元

3月18日,药明康德(603259)高开5.89%,开盘价为67.8元/股。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药明康德涨逾9%,总市值达到2027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3-18 14:43:59
药明系剥离海外资产提速

药明系剥离海外资产提速

继药明康德之后,药明生物也开始剥离海外资产。

北京商报 2025-01-08 14:19:40
减员4900人VS 493亿订单!药明的“明局”与CXO们的“暗雷”

减员4900人VS 493亿订单!药明的“明局”与CXO们的“暗雷”

“一哥”缓过来了,但CXO还不能掉以轻心。

E药经理人 2025-03-19 10:19:37
超220亿元合同,药明生物不要了!

超220亿元合同,药明生物不要了!

近期CXO行业的平静只停留在表面,实则草木皆兵。

健识局 2025-01-08 13:29:18
回购!增持!恒瑞、复星、药明、步长等数十亿资金涌入中...

回购!增持!恒瑞、复星、药明、步长等数十亿资金涌入中...

A股公司密集回购,市场协力稳预期提信心。

医药经济报 2025-04-10 10:50:22
恒瑞带队,药明助力,美股Biotech靠中国创新药逆市改命

恒瑞带队,药明助力,美股Biotech靠中国创新药逆市改命

中国创新资产与海外资本的结合,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化学反应,影响维度更广,含金量更高,甚至震撼“冲击”美国生物制药风投圈。

E药经理人 2025-01-15 09:37:26
11家印度CXO抱团抢单,三星、富士拱火,中国"药明"们顶得住吗?

11家印度CXO抱团抢单,三星、富士拱火,中国"药明"们顶得住吗?

爱掉链子的印度CXO,是狼还是羊?

E药经理人 2025-03-07 09:51:06
药明、康龙化成、凯莱英等CXO五巨头业绩大PK,“至暗时刻”还是新拐点?

药明、康龙化成、凯莱英等CXO五巨头业绩大PK,“至暗时刻”还是新拐点?

黎明前的黑暗,往往最浓。CXO的阵痛仍未消弭,但从长期来看,中国CXO企业的优势,不会随着周期性波动被推翻。

E药经理人 2025-04-01 09:41:41
辉瑞、强生、诺华……大药企加注培育新型重磅药

辉瑞、强生、诺华……大药企加注培育新型重磅药

进入2024年第三季度后,不少大药企研发新一代药物与疗法的步伐加快,希望在未来几年内看见成效。

医药经济报 2024-11-15 09:37:17
153个药被禁用

153个药被禁用

多省挂网药品价格治理处置结果公布,一批药被禁用。

赛柏蓝 2025-04-03 11:49:33
独家!华润三九首登顶、恒瑞“杀”回、药明稳位、康方新晋。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竞争力20强还有谁?

独家!华润三九首登顶、恒瑞“杀”回、药明稳位、康方新晋。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竞争力20强还有谁?

2024年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竞争力20强(以下简称“竞争力20强”)榜单,展示出一种大破大立之后,医药产业正在回归的基本逻辑。

E药经理人 2024-09-26 10:15:15
又有原研药退出!过气老药如何原地变身“印钞机”

又有原研药退出!过气老药如何原地变身“印钞机”

3月28日,康桥资本以7.25亿元首付款,买下了卫材制药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中国权益。

健识局 2025-04-02 13:09:35
齐鲁首仿获批!强生百亿明星药遭遇国产药正面挑战

齐鲁首仿获批!强生百亿明星药遭遇国产药正面挑战

百亿前列腺癌药物市场正涌入更多本土头部药企。

医药经济报 2024-12-11 10:07:05
“黑马”药企逆袭启示录

“黑马”药企逆袭启示录

一个字形容过去一年中国创新药行业,那就是:难。

健识局 2025-02-05 10:07:07
触发预警,1686个药被点名

触发预警,1686个药被点名

近日,江苏发布今年第四十三批药品预警情况,不少中成药被预警,包括八珍丸、保和丸等。

赛柏蓝 2024-12-19 10:41:18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