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正文

药明、康龙化成、凯莱英等CXO五巨头业绩大PK,“至暗时刻”还是新拐点?

图源:豆包

图源:豆包

3月最后一天,业内几乎所有的知名CXO上市公司拿出了过去一年的成绩单。按照营收规模和综合实力划分,国内排名TOP5的CXO企业分别是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凯莱英和博腾股份。通过梳理上述企业2024年财报,可看到几点共性:

01意料之内,几乎所有玩家的利润基本都没有增长,和工业企业相比,复苏整整慢了一拍。

02国内市场业务/中国客户收入几乎全面下滑,海外成绩倒是普遍的亮点,再次印证CXO企业出海探潜的机遇性。

03值得一提的是,除泰格之外,其他CXO的收入和利润基本都保持着逐季环比增长的趋势,并且在手订单有增加,说明回暖迹象明显。只不过泰格深处CXO“最后的堡垒”——临床CRO端,经历行业结构性调整阵痛和好转的时间稍迟。

刚过去的2024年,反映于中国市场上的难题仍显而易见:订单需求不乐观,自主定价权弱,内卷严重,回款难,历经周期波动后消化和重新适应的节奏较慢。“价格战”尤其凸显,由于上游纷纷削减预算,价格在无尽的内卷中越报越低。“先去药明要报价,然后照着报价,找小型CXO公司打五折甚至三折”成了业内砍价的常态。

黎明前的黑暗,往往最浓。中国CXO企业的进阶能力与效率,是海外同行难以比拟的。就看谁先用“效率革命”,捕捉机遇,率先熬过去。

全面下滑的净利润

3月中旬,“一哥”药明康德公布了成绩,并不是特别亮眼:营业收入约为392.41亿元,同比下降2.73%;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94.5亿元,同比下降1.63%。

“二哥”康龙化成稍微好些,2024年营业收入约为122.76亿元,同比增长6.39%;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17.93亿元,同比增长12.01%。

不过由于去年康龙化成将参股公司PROTEOLOGIX,INC股权出售,形成了一笔非经常性损益,因此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08亿元,同比下降26.82%。

有意思的是,在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的年报中,可以发现一些相似之处。

药明康德在年报中突出了不同市场的经营情况:美国市场依然是大头,收入250.2亿元;欧洲市场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14.4%。中国客户收入则同比下降3.5%,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人民币19.3亿元,同比下降11.4%。

此外,全球前20大药企贡献收入166.4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同比增长24.1%。

而康龙化成在年报中的表述是,来自北美客户的收入约78.5亿元,同比增长6.11%,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3.97%;来自欧洲客户(含英国)的收入约22.7亿元,同比增长23.18%,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8.51%;中国客户的收入约18.5亿元,同比下降6.46%,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5.05%;来自其他地区客户的收入约3亿元,同比下降4.44%,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2.47%。

客户方面,康龙化成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客户的收入约21.9亿元,同比增长26.90%,占营业收入的17.83%。

对比上述信息可以发现:

两家企业的出海战略颇为相似,美欧市场都是重要的开拓点。不过药明康德的客户集中度更高,来自全球前20大药企的收入占比超40%,康龙化成该项指标则不到20%,订单更多来自海外其它的Biopharma和Biotech。

接下来再看“老三”泰格医药和“老四”凯莱英,两者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业绩下滑。

泰格医药3月27日晚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66.03亿元,同比下降10.58%;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4.05亿元,同比下降79.99%。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泰格医药自2018年以来净利最低的一年。

泰格医药的业绩下滑,一方面来自行业整体的内卷。据一位业内投资者观察,泰格医药的大临床均价普遍打了7折左右,最终就是付出了更多精力,赚的钱却更少了。

主业之外,泰格的业绩还受到了投资因素的影响。

2024年,泰格持有的非流动金融资产(主要包括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上市公司股份和医药基金)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减少。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约-4.5亿元,而2023年同期的数字为5.48亿元。一进一出,就是近10亿的差值。

当初,泰格选择投资产业链,进可以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退可以反哺主营业务,增强客户黏性。然而由于持有的股权投资标的集中于未盈利Biotech公司,当行业周期整体下行时‌估值泡沫大量破裂,受到的冲击自然也更甚。

再看凯莱英,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8.05亿元,同比下降25.82%;净利润9.49亿元,同比下降58.17%。业绩下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冠大订单减少,剔除掉这一因素后整体表现尚可:营收同比增长7.40%。小分子CDMO业务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8.85%。

博腾股份的挑战比较大,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30.12亿元,同比下降17.87%。

从年报中可以看出,博腾收入占比9成以上都是小分子业务,其他新兴业务占比极低。由于前两年扩产等决策,导致博腾固定资产折旧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因此“压实降本增效举措”成了当下的重中之重。综合看下来,结论是:CXO净利润全面下滑,赚钱艰难。

好转的迹象

但其实,利润寒冬可以是终点,也能是新生的起点。大环境的确在复苏。近日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发布的《2024年医药工业运行情况》显示,2024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762.7亿元,同比持平;实现利润4050.9亿元,同比下降0.9%。以上三项指标与2023年相比,一正一平一负,好过2023年均为负增长,且分别高出8.6、4.0和15.3个百分点。只不过,工业端传导到CXO仍然需要一定时间,这就造成了CXO业绩复苏相对于工业板块的普遍滞后。E药经理人梳理各家企业年报发现,有三个形势明显好转的现象,分别是:

01营收利润季度环比上升;

02在手订单数量增加;

03降本增效策略得到压实。

营收方面,除泰格医药外,每一家企业第四季度都给出了亮眼的表现,给2025年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局。药明康德2024年Q4收入达到115.4亿元,突破了2022年第四季度创下的单季度营收峰值;康龙化成Q3与Q4连续2个季度收入实现同比10%以上的较快增长;凯莱英Q4收入占全年收入比例超过45%;博腾股份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约8.87亿元,为当年所有季度中最高。

然后是订单,对于CXO企业,订单就是生命,只要有订单在手,无论形势多么险恶都有希望。

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总额达到了493亿,同比增长47%;康龙化成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过20%;泰格2024年开发的新客户数量同比增长了22%;凯莱英2024年累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20%,且“价格体系较好的欧美客户订单增速更快”;博腾未完成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近30%,交付周期主要在2025年及2026年上半年。

从5家CXO企业来看,整体净利润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只是下滑的严重程度不同。毫无疑问的是,但凡海外市场业务占比较高的,净利润下滑并不多,而国内市场占比较大的则出现了断崖式下滑,如泰格医药、博腾股份。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国内创新药企受资金限制,很难一时有所起色,所以,出海是获客的不二选择。无论是排头兵五大巨头,还是二三线中小CXO均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这势必会形成下一轮的“卷”海外格局。

当然,与国内市场不同的是,包括MNC在内的海外创新药企更看重企业的内功与效率,单一的成本并非全部要素,但不置可否地是如果放置在同等状况下,海外价格战依然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也许会进一步成为拖累净利润的因素。

面对当前的竞争问题,五大CXO将“降本增效”作为2025年的关键词之一,希望借此提升企业在客户竞争中的赢面,但海外竞争能力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更多的积累与投入。

所以,在“卷”海外的同时,CXO企业还需要内功层面做提升,一方面是本身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还在于企业在前沿细分领域的布局能力。其实,如果看看二三线的CXO表现,不难看出的是,在布局新技术层面,有CXO企业获得了增长,比如皓元医药与东曜药业,其依托小分子实力,重点布局ADC,今年的业绩颇为喜人。

CXO五巨头的表现,如果按照全年看,确实整体利润下滑,正在走向悲观面。但是如果按照季度增长视角看,不难看出的是,在第四季度,除了泰格医药之外,每一家企业该季度的表现都十分亮眼,这意味着,CXO正在由低谷转向向上,同时,意味着2025年开局良好。

当然,春江水暖鸭先知,医药产业研发是否向好,这些信息都“埋”在了药企的财报里。

三、四月是中国上市公司的财报季,一批Biotech财报向好,甚至不少已经有上市产品的企业开始正式盈利,这无疑增强了中国医药人持续创新的信心。最近,国家政策层面也逐步在调整,所以,从此大势来看,虽然CXO国内市场表现向下的态势未减,但是创新的力量的内在却在发生变化。从大方向来看,卖水人的中国机会依然存在。

可以预判的是,对于CXO来说,出海赢单是当前大策,降本增效是价格战下的利润保障,国内市场春意乍起,IPO开闸引导,新一轮的机会正款款走来。

冬天正在散去,春天还会远吗?(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医药代表大洗牌

医药代表大洗牌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司公开对《医药代表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

赛柏蓝 2024-12-09 17:13:26
23家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2937亿

23家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2937亿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国内23家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达2937亿元。

动脉网 2025-01-06 09:31:52
AI焕新生物医药

AI焕新生物医药

“AI+医疗”浪潮奔涌。

北京商报 2025-03-28 11:45:47
2025年医药板块第一颗“雷”爆了

2025年医药板块第一颗“雷”爆了

过去一年深陷财务造假漩涡的普利制药,终于还是爆雷了。

健识局 2025-01-07 10:20:22
中央一号文件来了!乡镇医药市场要爆发

中央一号文件来了!乡镇医药市场要爆发

2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俗称中央一号文件,下文简称“文件”)发布,文件要求,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

赛柏蓝 2025-02-25 11:05:03
百花医药2024年净利4147.9万元,同比增长219.75%

百花医药2024年净利4147.9万元,同比增长219.75%

3月12日,百花医药(600721)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4.46%;归属净利润4147.9万元,同比增长219.75%。

北京商报 2025-03-12 14:03:29
医保局这一重大政策,点燃医药板块热度

医保局这一重大政策,点燃医药板块热度

11月11日,国家医保局联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

健识局 2024-11-13 10:21:08
双成药业成前三季度最牛医药股

双成药业成前三季度最牛医药股

节前的火热行情,拉动多只A股医药股大涨。

北京商报 2024-10-08 14:47:54
医药大省启动药价监测,覆盖院内外所有渠道

医药大省启动药价监测,覆盖院内外所有渠道

3月18日,湖南省医保局印发通知称,将建立医药价格信息检查与处置机制,重点监测药品、医用耗材的不公平高价、歧视性高价以及市场恶性竞争导致的恶意低价信息。

健识局 2025-03-20 14:42:42
31只医药商业概念股全线飘红,SPD市场潜力巨大

31只医药商业概念股全线飘红,SPD市场潜力巨大

11月12日,医药商业概念异动拉升,31只概念股全线飘红,其中,药易购、第一医药、人民同泰、赛力医药等多只个股纷纷大涨。

览富财经网 2024-11-13 10:40:17
“讨伐”3分钱阿司匹林背后,是医药人对未来在哪儿的集体恐慌

“讨伐”3分钱阿司匹林背后,是医药人对未来在哪儿的集体恐慌

第十批集采结果,3分钱的阿司匹林,再一次把医药产业的“背面”推到了公众视野。

E药经理人 2024-12-25 10:00:33
百洋医药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百洋医药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3月20日晚间,百洋医药(301015)发布公告。

北京商报 2025-03-21 17:13:16
李嘉诚卖掉中药板块后,和黄医药会更好吗?

李嘉诚卖掉中药板块后,和黄医药会更好吗?

3月19日晚,和黄医药发布2024年年报:去年实现收入6.3亿美元,同比下滑24.8%,净利润为3770万美元,低于2023年的1亿美元。

健识局 2025-03-21 10:59:37
“医药一哥”要赴港上市?背后剑指这两大方向

“医药一哥”要赴港上市?背后剑指这两大方向

作为A股“医药一哥”,恒瑞医药近年来加快了其在创新药和出海方面的步伐。

消费记 2024-12-11 09:01:40
单季营收继续破1亿美元,再鼎医药爆发在即

单季营收继续破1亿美元,再鼎医药爆发在即

中国医药创新的内生动力还在不在?近期陆续出炉的biotech三季报给出了答案。

健识局 2024-11-14 10:31:07
医保预付制度将完善,医疗机构、药企等有望受益!医药板块集体爆发

医保预付制度将完善,医疗机构、药企等有望受益!医药板块集体爆发

11月12日,医药板块全线走强,医药商业、医疗服务、中药等方向涨幅居前。

览富财经网 2024-11-13 10:44:36
国药、上药、华润、九州通,5家千亿巨头就位!医药流通进入“寡头”时代

国药、上药、华润、九州通,5家千亿巨头就位!医药流通进入“寡头”时代

5大医药流通“巨无霸”已就位。新一轮竞争里,抢地盘、稳地盘远远不够,“工业化”“品类、业务形态多元化”“批零一体化”,才是破竞争压力、立龙头地位的关键。

E药经理人 2024-12-27 10:07:11
交易所开始主动“要项目”,国资允许100%亏损,医药牛市就在下半年?

交易所开始主动“要项目”,国资允许100%亏损,医药牛市就在下半年?

可以高兴,但不能高兴太早。

E药经理人 2025-03-28 10:52:44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