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正文

恒瑞带队,药明助力,美股Biotech靠中国创新药逆市改命

近1周,全球超20家新锐Biotech宣布融资,约1/4得益于与中国创新资产的“绑定”。

先为达就GLP-1产品组合与一家刚刚成立,名为Verdiva的英国Biotech达成授权合作。成立当天,Verdiva拿下英国生物技术史上最大A轮融资。

康诺亚实现第三次NewCo出海,授权公司Timberlyne Therapeutics随即完成1.8亿美元A轮融资。接着,科伦博泰与和铂医药将其TSLP单抗资产授权给Windward Bio,Windward 同时宣布完成2亿美元A轮融资。

再往前,2024全球创新药企融资TOP10里,好几家均与中国企业有关联,第四名Kailera(原名Hercules)是恒瑞GLP-1资产海外NewCo,第6名Candid是收购了两家中国biotech通过授权产品联合创立的NewCo公司,涉及岸迈生物与嘉和生物。

BD浪潮自不用说,开年即迎来多笔,信达与罗氏,和正医药与强生,宜联与AZ,先声再明与艾伯维……而过去一年,MNC外部引进管线中,近1/3都是中国资产。

NewCo与BD潮背后,一场集齐MNC,海外Biotech,奥博资本、RTW资本、礼来亚洲基金等明星创投公司,“BD桥梁”药明康德、金斯瑞等CXO的“China To West”盛会,在2025JPM大会前后拉开了历史性的一幕。

而据JPM大会在场人士分享,今年参会的中国公司少了自我展示的紧张,更多是从容交流,寻找机会,且很多颇具信心。

但这一趋势下,传来了多方声音。中国创新药的崛起,给欧美市场带来了竞争压力,现在好比“三国演义”;有诸多美国Biotech坐不住了,强烈质疑:长此以往,会不会严重影响本土小型Biotech数量及成功的机会?

中国创新,点燃海外风投

我们见证了一个明显的反转:以前技术在海外,中国药企去引进,现在是很多明星技术资产在中国,海外资产虎视眈眈。

有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比喻:国内创新药好比电动车产业,同为中高端制造业,最开始以License-in模式将海外优秀资产引入国内,经过学习模仿后,整体研发水平得到显著提升,License-in项目逐步下降,License-out数目大幅提升,现在实现了由“进口”转“出口”的转变。

原本“License-in”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企业有了不同的结局,联拓生物已从纳斯达克退市,而箕星药业现在颇有扭转策略,由内而外转型之意。

这一转变下,中国创新药资产深入到了一个新阶段,创新资产出海现主要以三条路径流动:其一,少部分新药在海外成功获批上市。

其二,BD,本土Pharma与Biotech集体加入BD潮。

一方面,直接授权给全球大型制药公司。公开数据显示,10年前,海外大药企外部引进的分子中,仅3%来自中国,2022年时比例升至12%,而2023年和2024年,这一比例倏然涨至29%和31%。

恒瑞带队,药明助力,美股Biotech靠中国创新药逆市改命

最具代表意义的创新资产自然是ADC。双抗ADC也好,DLL3 ADC也好,中国药企在ADC的任一值得关注的方向上,都具备较丰富的管线储备。

在与大药企的合作中,有些中国公司还实现了共同协作机制,即保留了全球生产供应权利,全程深度参与,话语权较高,典型如百利天恒。

值得一提的是,在找到MNC这一买家的过程中,有两大因素发挥了关键作用:

  • 在原创靶点缺少、基础研究未到位时,中国Biotech们借助“工程师红利”带来了效率革命,这恰是MNC所需要的。同时,有业内人士表示,比起从美国或欧洲生物技术公司并购中获得相似的资产,引入中国创新药效率更高,也更为省钱。

  • 中国的CXO也发挥了相当关键的“桥梁”作用,如同润生物CD3/CD19双抗授权默沙东,预付款高达7亿美元,而这家公司由药明康德旗下资本孵化而来,同时默沙东是药明长期的合作客户。中国头部CDMO有MNC长期的客户资源,且优势在于药物发现(R)和开发,能捕捉新分子机遇,且有前沿技术平台逻辑作支撑。

除了授权大药企,另一方面,让创新资产“流向”海外Biotech。

国盛证券显示,2019-2023年,国内BD交易受让方中,MNC的占比从14%增加到36%,同期,海外Biotech的占比也快速从14%增至35%,与MNC占比不相上下。

这一趋势,自2024年以来尤为突出。明显可看到的是,无论是处在一级市场投融资阶段的新锐Biotech,还是海外二级市场上市公司,很多因为手握中国创新资产,很快获得了市场的青睐与“押注”。

一级市场,前述几家在“NewCo”模式下形成的Biotech均是典型案例。

有的在此模式下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2024年初,一家名为Arrivent Biopharma的公司登陆纳斯达克。这家公司成立于2021年,彼时其拥有的唯一一款伏美替尼管线来自艾力斯。作为回报,艾力斯获得了4000万美元首付款、累计不超过7.65亿美元的研发和销售里程碑款项、销售提成以及ArriVent一定比例的股份。三年以来,多方助力下,各项进度不断推进,2023年,ArriVent在美国进入临床II期试验,3月完成1.55亿美元B轮融资,2024年1月,ArriVent上市。

二级市场,好比康方生物海外重要的商业合作伙伴Summit。Summit早前有退市风险,但得益于被授权产品依沃西的惊艳数据,Summit市值一路反转高涨,在去年突破了百亿美元市值。

有的Biotech,甚至靠中国创新资产实现了“起死回生”。

Instil Bio,一家专注于TIL疗法的公司,此前因核心管线研发失败,股价一路下跌至1美元。但在去年8月,这家公司宣布引进宜明昂科专有的PD-L1xVEGF双抗IMM2510以及下一代CTLA-4抗体IMM27M,其股价一度飙升至92美元。

不过,当中国创新资产对海外生物医药资本市场带来较强“冲击”时,一轮新的“Battle”赛愈发激烈起来。

火爆背后,谁“酸”了?

“中国创新已经给美国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带来了挑战。”

美国投资银行Stifel近期采访了美国生物医药行业多方人士。有一派观点认为,“所有与中国公司达成的临床前或I期管线交易,对美国VC生物技术生态系统都非常不利。这些化合物伤害了美国私人和公共投资者。”

也有人表示,据统计,中国海外许可交易在数量上几乎占私人和大型生物技术许可交易的一半,而十年前几乎为0。而这些交易原本会由一家专注于相同目标的美资VC支持的公司完成。然而,在与中国公司达成的交易中,其里程碑似乎是美国风险投资交易的1/3左右,中国正在以较低的价格提供好的产品,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实际对于美国投资界会有不利的影响。

更有较激烈的观点认为,“中国药企带来的竞争已经显而易见,在过去的一年里,约60亿美元的许可预付款流向了中国公司,而在前几年,这笔钱会流向XBI公司(美国本土小型biotech,以研发为导向)。也许2024年只是一个开始,如果不实施某种措施,这将对美国存在的较小类型公司的未来数量及其成功会产生重大影响。”

与之对应的,是另一派观点:“说话不要太酸,更不必抱怨。”

  • 激烈的竞争是必然的,但并不单由中国药企引发。实际上,创新药研发的竞争,正在广泛全球化,就连印度现在也卯足了劲,有创新药企的临床数据甚至令人震撼。

  • 但同时,不得不承认,中国药企正在迅速建立一流的创新能力,而且悄然在基础研究上取得了较为快速的进展,例如去年较火的VEGF与PD-1双抗的独特机制,即源自中国。

而站在“有钱”那方——美国风投机构的视角,则看到,中国创新资产带来的价值的确是显而易见的。好比RTW、贝恩资本和Atlas从恒瑞处收购TSLP资产、创建了Aiolos公司,而这家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出售给了GSK。“中国药企已经是风险投资者创建美国公司的资产来源。”

不管博弈有多激烈,一条明晰的主线,我们始终不能忽略:其一,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真正答案,其实是创新卓越。这恰是中国医药创新从崛起到强大的关键;

其二,一位熟悉海外生物医药市场的观察者向E药经理人表示,由于专利悬崖、IRA和医疗政策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海外许多生物制药公司正面临生存威胁,大多数迫切需要以合理的价格补充管线。而具有成本效益的中国创新,可能就是许多苦苦挣扎于生死线的生物制药公司们,重要的求生路径。

再者,还是要回到生物医药底层逻辑上来,做创新药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让患者获益,加速优质创新资产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进入市场,这才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中国创新药凭什么还值得投?

中国创新药凭什么还值得投?

2024年4月份的一个午后,十多位Biotech的高管在张江进行了一场聚会,轻松自在的氛围里,他们所聊话题却格外沉重。

医药魔方 2024-07-01 14:44:36
9.5亿美元,中国创新药企业“卖身”

9.5亿美元,中国创新药企业“卖身”

11月13日,以新冠mRNA疫苗而闻名的BioNTech公司宣布。

健识局 2024-11-15 10:32:37
又一家港股创新药企宣布退市

又一家港股创新药企宣布退市

港股又有一家创新药企宣布退市。

健识局 2024-07-09 16:46:15
1.87亿现金,一创新药企被收购

1.87亿现金,一创新药企被收购

老牌化药企业寻找“弯道超车”机会,1.87亿现金收购细胞治疗企业70%股权,对研发投入“不会设定具体数字”。

赛柏蓝 2024-11-08 11:16:23
默沙东50亿元首付款,买下中国创新药

默沙东50亿元首付款,买下中国创新药

又一个好产品被美国买走了。

健识局 2024-08-12 10:32:19
中国创新药,在美国半年就卖了10个亿

中国创新药,在美国半年就卖了10个亿

10月31日,武田制药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财报。

健识局 2024-11-07 11:04:48
6亿美元创新药遭遇退货,问题出在哪?

6亿美元创新药遭遇退货,问题出在哪?

不到两年时间,和铂医药与美国药企Cullinan的合作以“分手”告终。

健识局 2024-08-13 11:13:12
2.7亿!中药巨头收购创新药企100%股权

2.7亿!中药巨头收购创新药企100%股权

中药企业,开始收购创新药企。

赛柏蓝 2024-11-11 11:11:23
7.82亿!中药贴膏剂龙头拟收购创新药企

7.82亿!中药贴膏剂龙头拟收购创新药企

百亿市值、中药贴膏剂龙头河南羚锐制药开始计划收购。

赛柏蓝 2024-12-06 13:37:18
“创新药二哥”惹了众怒,一天市值蒸发近百亿

“创新药二哥”惹了众怒,一天市值蒸发近百亿

10月28日,“创新药二哥”信达生物股价暴跌。

健识局 2024-10-29 10:44:03
创新药企宣布:大幅缩减中国业务,进一步裁员

创新药企宣布:大幅缩减中国业务,进一步裁员

9月5日,康乃德在官网宣布:未来将大幅缩减其中国业务,转型成一家美国公司。

健识局 2024-09-13 14:01:09
耗时长、投资大!创新药龙头百济神州继续亏损

耗时长、投资大!创新药龙头百济神州继续亏损

创新药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之一,但它的培育也并不容易。

消费记 2024-11-20 09:26:11
大额BD不断,日本药企开始紧盯中国创新药

大额BD不断,日本药企开始紧盯中国创新药

近期,国内小分子肿瘤药迎来了史上最大一笔BD交易。

动脉网 2024-07-04 14:44:41
创新药企悲局:IPO不成,大股东咬牙赎回股份

创新药企悲局:IPO不成,大股东咬牙赎回股份

12月24日,众生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使用3.8亿元自有资金赎回控股子公司众生睿创的部分股权。

健识局 2024-12-25 10:52:34
一批创新药已开始大幅降价,一切为了2025医保谈判

一批创新药已开始大幅降价,一切为了2025医保谈判

12月2日,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称,对部分药品的挂网价格进行了调整,现予以公布。

健识局 2024-12-05 13:47:28
多地取消医院用药数量限制!创新药再迎利好?

多地取消医院用药数量限制!创新药再迎利好?

限制医院用药目录品种数量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医药经济报 2025-01-08 11:09:12
30多亿,不到3年就不够花了,创新药企赴港二次上市

30多亿,不到3年就不够花了,创新药企赴港二次上市

12月15日,迈威生物公告称筹划在港股二次上市。

健识局 2024-12-17 09:50:00
老牌药企1.87亿元控股创新药公司,市值立涨40%

老牌药企1.87亿元控股创新药公司,市值立涨40%

东北制药收购事项终于迎来新进展。

健识局 2024-11-07 11:08:59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