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市值千亿的金龙鱼也被卷入了“油罐车混装”事件。据悉,涉事油罐车行车轨迹与金龙鱼旗下的两个工厂重合,或受此影响,公司股价被投资者投了“不信任票”,盘中跌超8%。事实上,除了舆论危机之外,金龙鱼当前还面临业绩失速,多元化不及预期、股价跌跌不休等问题。
疑似卷入油罐车混装事件,给了本就“元气大伤”的金龙鱼一记重锤。
7月10日,金龙鱼低开8%,截至收盘,跌4.41%,报26.04元/股,股价再创历史新低,最新市值1412亿元。
消息面上,近日新京报所报道的“油罐车混装”事件有了新进展。7月9日,有博主发布视频称,其根据新京报的报道“顺藤摸瓜”,发现涉事油罐车除了已经曝光的中储粮和汇福粮油,行车路径中还包括几家粮油企业,其中就有金龙鱼旗下的两个工厂。
此消息一出,市场一片哗然,虽然金龙鱼当日晚间便紧急辟谣,随后也对相关媒体进行了回应,但从公司今日的股价表现来看,投资者显然并不买账。
与此同时,此次事件也让公司本就尴尬的处境雪上加霜。曾经众星捧月的“油茅”早已跌落神坛,业绩失速、股价跌跌不休,金龙鱼最新市值较巅峰期已缩水6400亿元。不过,近年来金龙鱼也在尝试通过延伸产业链等方式来摆脱困境。
金龙鱼能否顺利度过眼下的食用油安全“信任危机”,重回巅峰,仍是未知数。
“油罐车混装”风波
金龙鱼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7月2日,新京报的一篇调查报道揭露了国内普货罐车的运输乱象,其中提到“可食用液体与化工类液体罐车混用已成为行业状态”混用且不清洗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引发了消费者对食用油安全性的担忧,同时调查视频中直接出现了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厂区,以及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的厂区,这两家公司也因此迅速被置于舆论焦点之下。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其余食用油厂家也纷纷立即回应,想与此次事件撇清关系,相关部门也表示已开展调查。
而7月9日,一位博主的视频又给此次的罐车混装事件添了一把火。
据该博主所发布的视频称,由于货车需要在相关平台上接单,平台又需要向客户提供货车位置信息,因此平台可以获取货车的GPS定位,货车的行车轨迹实际上是开源信息。
该博主根据此前新京报记者抓拍到的罐车过秤电子屏上显示的车牌号,追踪其行车轨迹发现,6月1日,涉事车辆在中纺粮油(东莞)有限公司装车,之后一路向北,6月4日在陕西咸阳咸兴路的金龙鱼工厂卸货。
百度地图显示,咸兴路上有一家益海嘉里(兴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据企查查,益海嘉里(兴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97%。
同时,该车辆还曾在3月24日达到过益海嘉里(武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据企查查,该公司为金龙鱼全资子公司。
因为这两次行车轨迹和下属工厂重合,金龙鱼由此卷入“油罐车混装”事件,并很快登上微博热搜。
当日晚间,金龙鱼发布声明称“集团组织了全面自查,自查结果显示,集团各企业在散装食用油安全运输中充分履行了监管责任,运输车辆都进行了严格的查验、检验手续。”
7月10日,金龙鱼又针对该博主提到的货车轨迹一事进行了回应。概括下来,金龙鱼表示该油罐车在武汉工厂转运时为新车状态。在陕西工厂时,工厂已根据规定进行了清洗、验罐,合格后才进行了运输。公司的行为均符合规定,并无违规行为。
不过,消费者对金龙鱼的回应似乎并不买账,社交媒体上仍充斥着质疑的声音,传导到二级市场上,7月10日,金龙鱼低开8%,截至收盘跌4.41%,报26.04元/股,股价创历史新低。
事实上,金龙鱼曾被称为“油中茅台”,公司在2020年登陆资本市场。彼时,其139亿元的募资金额创下了有史以来创业板IPO募资金额之最。
2021年初,公司的股价更是最高达到145.62元/股,但好景不长,公司在业绩下滑以及杀估值的背景下,股价开始走下坡路,最新股价较巅峰时期跌超80%,已逼近公司的发行价25.7元/股。按照昨日收盘价27.24元/股计算,金龙鱼市值从最高点至今,蒸发6400亿元。
跌落神坛的“油茅”
金龙鱼的股价表现不好,有大环境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自身业绩失速。
回顾金龙鱼上市以来的业绩情况,其走势基本与股价的涨跌趋势相近。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1949.2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0.01亿元,这一年,也是其上市首年。
然而自2021年起,公司业绩开始下滑。2021-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262.25亿元、2574.85亿元、2515.24亿元,营收在2023年首次出现下滑。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32亿元、30.11亿元、28.48亿元,连续三年出现下滑。
2024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72.74亿元,同比下滑6.17%,归母净利润为8.82亿元,同比微增3.30%。营收依然出现了下滑,归母净利润虽实现增长,但拉长时间线来看,远不及2021年之前的水平。
作为国内粮油界的巨头之一,“量大利薄”或是金龙鱼业绩频频不如人意的原因。对于今年一季度的营收下滑,龙鱼就表示,其主要原因是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超过了销量增长带来的营收贡献。
今年一季度,金龙鱼的销售毛利率为5.13%。为了能在极低毛利率的情况下盈利,金龙鱼建立起一条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庞大生产链条,并“吃干榨净”般将原料物尽其用。其在全国建立70多个生产基地,从事农副产品的加工,将豆粕、米糠等副产品变成饲料,以及油脂科技工艺生产相关产品都一手包揽。
或是由于需求跟不上产能,近年来,金龙鱼放缓了新项目的建设进度。今年2月,公司刚公告延期旗下五个项目建设,据悉,这五个项目源于其上市之初融资时,“百亿扩张计划”中的一部分,合计投资金额37.5亿元,占总募集资金139亿元的1/4,主要涉及大豆、芝麻油、香菜油等传统制造领域。
多元化成为金龙鱼突破口
粮油的渗透率足够高,市场空间早已饱和,要想有第二增长曲线,必须进行多元化。
据悉,金龙鱼背后是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所在的郭氏家族。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负责管理家族粮油生意的郭鹤年侄子郭孔丰回国考察,同年便在深圳迅速建立了第一家油脂加工厂,正式进军中国市场。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金龙鱼已然是粮油市场上的“庞然大物”。但市场饱和度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金龙鱼,而其解题之法便是多元化。
早在2015年,金龙鱼便试图通过引入酱油品牌丸庄,切入利润率更高的调味品赛道。与以往的低价路线不同,丸庄主打高端市场,生产以黑豆为原料的高端酱油,价格比5-10元/瓶的主流销售区间高一个档次,大约在10-15元/瓶,且铺货也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但想要切入早已成熟的调味品市场并不容易,布局近10年,丸庄依旧未能打开知名度,且在金龙鱼的年报中也鲜少提及。
除酱油外,金龙鱼还在醋、料酒等调味品领域均有尝试,但均未打出大的声量。不过,相比于调味品,中央厨房也就是大众所说的预制菜,或许有望为金龙鱼带来惊喜。
据《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预制菜规模将有望在2026年突破万亿大关。
据金龙鱼年报,截至2023年末,公司在全国拥有79个已投产生产基地,并在淮安、启东、荆州、吉安等地新建多个生产基地。而中央厨房项目是公司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业务板块之一,公司依托现有生产基地,建立了综合性的食品生产园区。在园区可以实现原料采购、实验研发、产品仓储、物流运输、销售渠道以及公共配套设施等资源共享。
而借助成熟的生产基地及渠道,预制菜或能成为金龙鱼多元化的一个突破口。
金龙鱼1:1:1“零反式脂肪”食用植物调和油、零反式脂肪玉米胚芽油等产品,被评选授予“营养师心选健康好年货榜单”奖项。
汇福粮油集团工作人员回复称,卖出的散油都是客户自提的油,可以以任何形式流向市场,不清楚客户渠道流向是餐饮为主还是零售为主。
海南省临高县的零售云店老板陈军正忙着给周大哥送货安装,“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买了空调和冰箱,以后出海在船上也可以凉快一点,食物也更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