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绩增速放缓,中国市场表现下滑的窘境下,欧莱雅瞄准高端化,香水香氛成为其高端化转型的重要支点。
近日,欧莱雅旗下战略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公司BOLD投资了韩国新锐奢华香水品牌Borntostandout。
在全球美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欧莱雅集团正通过一系列战略投资和布局,特别是在香水香氛领域,展现出高端化战略的成效。然而,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欧莱雅也面临着来自市场、消费者偏好变化以及本土品牌崛起的挑战。
作为在中国市场深耕28年的国际美妆巨头,欧莱雅在华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后,2024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速由正转负,首次出现负增长,“拖累”了所在的北亚市场表现,成为其唯一下滑的地区。
根据最新财报,作为欧莱雅集团的第二大海外市场,北亚地区2024年全年销售额为103.03亿欧元,同比减少3.2%,其中第四季度销售额同比减少3.6%,录得28.73亿欧元。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中,欧莱雅集团多个中低端品牌退出中国市场,包括平价彩妆品牌NYX、纯净护肤品牌TAKAMI、面膜品牌美即等。
这一趋势不仅揭示了欧莱雅在中国市场增长上的乏力,也凸显了其所面临的诸多困难与挑战。
整体业绩来看,2023年首破3000亿元大关后,2024年欧莱雅销售额、营业利润创新高,分别增长5.6%、6.7%。不过纵向对比来看,2024年业绩增速放缓,且同比增幅创4年来最低。
布局高端 面临挑战
近年来,欧莱雅集团不断加大对香水香氛领域的投资力度,以期在这一高增长赛道中占据领先地位。
2023年,欧莱雅对中国本土高端香氛品牌观夏进行少数股权投资,补充东方美学香调产品线。今年2月,欧莱雅收购了中东阿曼的奢华香水品牌Amouage的少数股权。随后,欧莱雅又收购了法国设计师品牌Jacquemus少数股权,并签署独家美妆合作协议,计划未来将推出联名香水系列。近日,欧莱雅旗下战略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公司BOLD投资了韩国新锐奢华香水品牌Borntostandout。
欧莱雅的高端化战略不仅体现在品牌投资上,还体现在不断推出的创新产品上。例如,欧莱雅与Prada集团达成协议,负责开发、生产及分销Miu Miu香水,首款产品预计2025年上市。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欧莱雅在香水领域的创新能力,更为其高端化战略增添了新的动力。
通过持续投资布局,香水产品销售额增长明显。数据显示,2023年欧莱雅集团香水品类销售增长17%,推动高档化妆品部4.5%的同比增长,成为集团高档化妆品部增长的核心动力。2024年前三季度欧莱雅集团香水品类依旧保持着两位数增长,远超市场平均水平。根据欧莱雅2024年财报数据,2024年欧莱雅香水相关部门收入同比增长2.7%。
尽管欧莱雅在香水香氛领域的高端化布局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市场环境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也给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随着中国消费者趋向理性消费,高端美妆产品的高溢价空间正在被压缩。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高端美妆市场的增长速度已经降至个位数,与前几年的双位数增长相比,增速明显放缓。这一趋势对欧莱雅的高端化战略构成了一定的压力。
此外,过去十年间,欧莱雅通过收购兰蔻、YSL等奢侈品牌,成功打造高端品牌矩阵。然而,随着中国消费者日趋理性,高端美妆产品的溢价空间被大幅压缩。欧莱雅虽然连续多年实施了涨价策略,频繁涨价也导致部分消费者转向性价比更高的国货品牌。此外,奢侈品巨头的介入也给高端美妆市场带来了潜在的危机,进一步加剧了欧莱雅在高端线市场的竞争压力。
业绩增长放缓中国市场疲软
高端化转型还有待市场检验的同时,欧莱雅还面临业绩增长放缓,中国市场下滑的挑战。
近日,欧莱雅集团公布了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2024年全年,欧莱雅销售额达到434.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91.9亿元),同比增长5.6%。营业利润达86.8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57.84亿元),同比上涨6.7%,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在这份亮眼的财报中,中国市场却成为了一大隐忧,出现了罕见业绩下滑,引发了业界对于欧莱雅业绩增长是否已见顶的讨论。
作为在中国市场深耕28年的国际美妆巨头,欧莱雅在华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后,2024年销售额增速由正转负,“拖累”了其在北亚市场的表现。
从区域来看,除北亚市场外,欧莱雅在其他地区均实现了正增长,北亚市场销售额同比下滑3.2%,成为欧莱雅全球市场中唯一下滑的板块。
欧莱雅方面披露称,“在中国大陆市场,受到部分细分市场持续疲软的影响,中国美妆市场呈负增长,收入出现了较低的个位数下降”。对于业绩的下滑,欧莱雅给出的解释为:“鉴于旅游零售业务零售额依然承压,尤其在中国海南,该业务的重点为确保健康的库存水平。”
鳌头财经注意到,这一下滑趋势在去年前三季度就已显现,去年前三季度,欧莱雅集团在北亚市场的销售额同比下滑3.5%至74.302亿欧元,且第三季度跌幅扩大至4.4%。欧莱雅集团在财报中解释称,在中国大陆市场,受选择性细分市场疲软的影响,美容市场增长为负。
分部门来看,欧莱雅集团四大业务部门在2024年均实现了增长,但增速各异,且均受到中国市场疲软的影响。其中,高档化妆品部门销售额为155.91亿欧元,同比增长2.7%,增速最低,且在中国市场录得销售额下降。皮肤科学美容部门则实现了70.27亿欧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9.8%,成为增长最快的板块,但在中国市场也面临增长压力。大众化妆品部门和专业美发部门同样受到中国市场疲软的影响,但整体表现仍优于高档化妆品部门。
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市场的疲软态势,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中国化妆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本土品牌如珀莱雅、薇诺娜等凭借高性价比和精准营销策略,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欧莱雅集团的高端线品牌在中国市场增长乏力,面临国货品牌的激烈竞争。此外,渠道红利消退、流量成本攀升以及旅游零售承压等因素,也对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挽颓势,欧莱雅开源节流,加码中国市场布局。一方面,欧莱雅集团继续优化品牌组合,关闭了一些表现不佳的品牌店铺,如平价彩妆品牌NYX PRO MAKEUP的天猫海外旗舰店和美即线上旗舰店等。另一方面,欧莱雅集团也在加强本土化研发和创新,推出更多针对亚洲肤质的产品,并融合线上线下生态,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
尽管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集团对中国市场依然抱有较大的期望。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在采访中表示,中国仍是“不可替代的战略市场”,集团将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并致力于其未来发展与建设。
面对中国市场的疲软和全球美妆市场的竞争加剧,欧莱雅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应对策略,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刚坐上国货美妆头把交椅的珀莱雅迎来人事巨变,联合创始人方玉友“退位”,取而代之的是85后“二代”接班人侯亚孟。
虽然,聚美优品早已成为了电商时代的背影,但当听说它的网站已经打不开、客服联系不上、400电话打不通时,它又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唤起了很多人的记忆。
过去十年里,数字营销从PC转向移动互联网,让行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到了2024年,数字营销又有了新的发展,企业的营销活动逐渐从单一品牌向效果,向着用技术解决包括品牌、洞察、生命周期管理在内的全部营销问题进化
“紫光灯一照,消费者的天塌了,原来我们用的都是毒洗发水?”社交媒体上某测评博主如此说道,评论区内不少消费者信以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