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莱雅、雅诗兰黛、花王等国际大牌都披露了最新业绩情况。虽然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实现了业绩增长、有的则陷入大幅亏损,但在中国市场方面的表现,却都很一致:出现下滑。面对失速的业绩,这些大牌们又将如何应对?
欧莱雅中国市场负增长
近日,欧莱雅集团对外公布了2024年全年及第四季度业绩情况。财报显示,欧莱雅集团2024年业绩再创新高,销售额达到434.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91.9亿元),同比增长5.6%。
虽然2024年销售额增速相较前几年放缓,且同比增幅创四年来最低。但对于当下的消费环境来说,欧莱雅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超出预期了。
欧莱雅首席执行官叶鸿慕表示:“我们实现了5.1%的稳健且基础广泛的增长,再次跑赢全球美妆市场。我对集团的损益管理的质量感到尤为自豪,达成了创纪录的高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
分部门来看,欧莱雅旗下所有部门都实现了增长。大众化妆品、高档化妆品、专业美发、皮肤科学美容分别增长5.4%、2.7%、5.3%、9.8%。其中,大众化妆品、高档化妆品的销售额均超过155亿欧元,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合计占据欧莱雅全球销售规模的七成。
然而,从各地区的销售情况来看,集团第二大市场——北亚地区却陷入增速放缓的困境,欧莱雅集团在财报中将其原因归于中国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拖累了整体业绩增长。
“在中国市场,受到部分细分市场持续疲软的影响,中国美妆市场呈负增长,销售额出现了较低的个位数下降”。据了解,这也是欧莱雅在中国市场十年来的首次下滑。此前,欧莱雅在中国市场表现很是亮眼,尤其是2018年时,收入增速高达33%。但从2022年开始,业绩则开始失速,呈现个位数增长。
随着国产美妆品牌的崛起,欧莱雅这类国际大牌的市场也在被瓜分。在2024年“6·18”大促中,欧莱雅更是首次失去天猫美妆榜首的位置,被珀莱雅反超。随后的“双11”,珀莱雅依旧占据榜首位置。同时,品牌老化、缺乏创新等问题也逐渐凸显。
雅诗兰黛单季度亏43亿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已难回到昔日巅峰,未来想要恢复高增长也比较困难。当然,这也不是欧莱雅一家面临的问题,而是一个行业性问题。
近日,雅诗兰黛集团发布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2024年10月至12月)财报显示,该集团去年第四季度实现净销售额40.0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1亿元,同比下降6%;归母净利润录得亏损,亏损金额达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亿元。
分业务来看,雅诗兰黛集团旗下皮肤护理、彩妆、头发护理三大业务的净销售额均有所下滑。其中,皮肤护理业务的净销售额下降12%至19.21亿美元,销量减少15%。对此,该集团表示,主要受亚太市场充满挑战的零售环境以及亚洲旅游零售业务的影响。
分区域来看,报告期内,雅诗兰黛集团在美洲、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以及亚太市场的净销售额均出现下滑。其中,亚太市场的净销售额延续2025财年第一季度的下滑趋势,同比减少11%至12.87亿美元。据统计,这已经是雅诗兰黛连续第12个季度在亚太市场销售下跌。
近几年来,面对业绩增长失速,雅诗兰黛的“自救”措施也颇多,比如在免税渠道积极清库存,并对雅诗兰黛、海蓝之谜(LA MER)、倩碧等核心品牌进行重塑或升级……
但是,市场是残酷的,雅诗兰黛还需要重新找到差异化定位。
消费君注意到,该集团在披露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的同时,还宣布将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推出全新战略愿景“Beauty Reimagined(重塑美妆新境)”,并称其为集团“史上最大规模的运营变革”,包括重组计划、优化运营模式等措施,并且还将中国市场独立出来,足见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后续有望开启更具针对性的市场策略。
不过,这一“最大变革”能否改变其在中国市场的命运,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如何应对业绩失速?多年来,中国市场都是美妆大牌们的重要增长引擎。而今,中国市场仍在恢复阶段,各品牌也需要以新的策略来适应这一变化。
报告期内,除了欧莱雅、雅诗兰黛外,花王集团、爱茉莉太平洋、宝洁等在中国市场的业绩都出现了下滑。其中,花王集团在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亚洲地区销售额下降4.6%;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在以中国市场为主的大中华地区,收入下滑27%,该地区也成为其2024年收入跌幅最大的地区;宝洁的大中华区的有机销售额同样同比下降9%。
对此,它们又将如何应对?宝洁称,该公司正通过大力投资抖音平台来调整营销策略,以适应中国电商的转变。爱茉莉太平洋方面则表示,集团将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推出更多本土化产品和定制化服务,同时加强数字化营销和全渠道布局以重振这一重要市场。
种种应对之举,也可以看到中国市场对这些品牌的重要性。即便当前业绩有待改善,但大牌们仍保持乐观态度。欧莱雅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还表示,“尽管中国市场每年增长30%的高速发展时代已结束,但4%到5%的增长仍可被视为积极预期。”
综合来看,面对失速的市场,美妆大牌们的做法可归为:一方面是寻求针对性策略,如产品创新、品牌年轻化、聚焦潜力品类等等,重新找回“失地”;另一方面则是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寻找新增长点。
比如,欧莱雅在SAPMENA-SSA地区(南亚太、中东、非洲)的业绩增速达12.3%;越南、印度、沙特等国的中产消费推动了大众化妆品与专业护发产品销售;拉丁美洲地区的业绩也取得了10.3%的增速。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在EMEA地区(欧洲、中东和非洲)销售额增长229%。
市场在不断变化,策略也需要相应调整。
刚坐上国货美妆头把交椅的珀莱雅迎来人事巨变,联合创始人方玉友“退位”,取而代之的是85后“二代”接班人侯亚孟。
虽然,聚美优品早已成为了电商时代的背影,但当听说它的网站已经打不开、客服联系不上、400电话打不通时,它又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唤起了很多人的记忆。
7月8日,“航天科工集中采购平台”官方账号发文要求全面暂停欧菲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欧菲斯集团)在其平台一切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