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A股迎来罕见牛市,却有企业主动申请停牌。
10月8日中午,科源制药公告,公司因拟披露重大事项,已于10月8日开市起停牌。因有关事项尚存不确定性,公司股票自10月8日13:00时起继续停牌。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等方式购买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宏济堂是国内知名的阿胶产品生产企业。根据米内网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补气补血类中成药市场中,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位居第三,仅次于东阿阿胶、山东福牌阿胶。
科源制药去年4月刚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主要从事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是济南富豪高元坤的“力诺系”旗下第二家上市公司。去年8月,A股炒作减肥药概念,科源制药因生产原料药盐酸二甲双胍在4天实现股价翻倍。目前市值26亿元。
宏济堂同为“力诺系”公司:力诺投资、力诺集团合计持有宏济堂39.68%的股份,为控股股东。今年1月,宏济堂刚在山东证监局进行了IPO辅导备案,这已经是其二战冲刺IPO,如今转而发起收购,似乎提示其上市路途依旧不顺。
借壳上市不顺
1994年,高元坤成立力诺集团的前身济南三威有限责任公司,此后集团不断发展壮大,2022年济南民营企业100强上,力诺集团排在第13位,营收达到百亿级别。
宏济堂是高元坤2008年就收入“力诺系”的一家医药公司,主要从事麝香酮、中成药、蒙脱石原料药和阿胶等中药、保健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不过其营收最主要靠的还是阿胶。
2016年,宏济堂曾在新三板挂牌,但不到一年就终止挂牌。在摘牌申请提交前3个月,宏济堂制药刚完成一轮2.6亿元的融资。这轮融资后,宏济堂制药估值超过40亿元,位列新三板上业内估值前三。
2019年底,高元坤再次筹划宏济堂上市的资本动作,计划将宏济堂与科源制药一并注入A股上市公司亚星化学,实现借壳上市,但由于对重组交易价格、业绩承诺及补偿等核心事项未能达成一致,重组最终宣告流产。
此后,科源制药与宏济堂分头冲刺上市。其中,科源制药2021年6月递交IPO申请文件,最终历时近两年,2023年4月科源制药正式上市。宏济堂也在2021年9月与华泰联合证券签订辅导协议,并进行了8期辅导。
但宏济堂没有像科源制药那样的好运,进入辅导阶段时,A股医药板块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宏济堂上市一事就停了下来。
直到今年1月,宏济堂搭档中信建投,在山东证监局进行了IPO辅导备案,再度站上辅导赛道。但今年IPO收紧,宏济堂上市进程可能依旧不顺,这才有了此次并购。
连续两次收购交易
科源制药尚未披露宏济堂的业绩情况,也没有确定交易对价。
宏济堂是国内阿胶龙头企业,但业绩和东阿阿胶差距较大。公司在新三板上过市,此后又多次冲击资本市场,因此经营业绩是公开的。2013至2015年,宏济堂营业收入分别为2.91亿元、2.61亿元、4.1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36亿元、2.21亿元。
但到了2017至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却回落至不足1亿元。
这可能与阿胶原料成本上涨有关。2017年,驴皮价格达到80元/斤的天价,一张驴皮能卖到4000多元。2018年以后市场价格才有了回落。
但仔细看宏济堂的营收和净利润表现,似乎和原料价格上涨并没有太大关联。2017至2019年分别为2011万元、4635万元、8386万元。这一业绩波动曾被上交所着重关注,并对其财务真实性和合理性提出了问询。
宏济堂近几年没有披露过经营业绩。2022年9月的一场行业大会上,宏济堂总裁刘涛针对公司发展情况回应称:2020年是山东宏济堂制药“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实现了7.5亿的销售额,2021年实现了13.5亿元的销售额,较2020年将近翻了一番,2022年山东宏济堂制药预计将破20亿元,再次实现将近翻番的目标。
宏济堂目前营业收入主要靠阿胶。从米内网数据来看,2023年上半年时,阿胶在城市药店里销售额超过50亿元,宏济堂的产品销售排第三。去年宏济堂阿胶终端销售额已经突破10亿元大关。
科源制药近期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2023年、2024年上半年持续增收不增利,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5.6%、30%。股价也持续在25元以下的低位徘徊。
高元坤可能是想让科源制药成为医药上市平台。去年11月,科源制药以自有资金1.8亿元收购诺康达12%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诺康达是一家CRO企业,两度冲刺IPO,但在今年7月直接遭否。
宏济堂也有类似的命运,表明药企独立上市的难度正在增加,资本市场上的既有企业收购话语权正在增强。
中药在儿科领域临床中应用广泛,但儿童群体可用的中成药相对较少。201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明确,国家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药研究方法进行中药开发,同时鼓励儿童用药品的研制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