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城市楼市呈回暖之势。
据中指院数据显示,11月,30城新房成交面积为1399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2.4%,同比增长20.6%;前11月累计成交面积同比下降26.4%,降幅有所收窄;二手房方面,11月,20城二手房成交140197套,环比增长11.7%,同比增长26.3%;前11月累计成交套数同比增长1.0%。
中指研究院研究副总监徐跃进表示,9.26新政支持力度大,效果持续性强于以往,10月以来市场量价出现“阶段性恢复”,11月核心城市销售保持一定规模。其中,一线城市楼市整体表现要好于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新房市场出现成交下滑态势。
中指院数据显示,11月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为345万平方米,环比增长9.7%,同比增长49.4%。其中,深圳新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长超90%、同比增长超180%,创2021年2月以来月度新高。
同时据广州市官方披露数据,11月广州全市一手商品房网签面积128.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6%、环比增长1.6%;11月全市二手商品房网签面积140.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4.3%。今年1-11月,全市一手商品房网签面积累计为939.0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8%,同比降幅比1-10月份收窄3.2个百分点。
在北京,11月二手房网签量达18763套,环比上涨约8%,创近20个月新高;在上海,11月二手房成交总套数为2.705万套,据安居客统计数据显示,这是上海二手房成交量自2021年3月以来首次突破27000套,创下近44个月的新高。
二线代表城市新房成交822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3.8%,同比增长19.3%,其中,成都、武汉等环比涨幅超50%,温州、苏州、宁波等同比涨幅超20%。
三四线代表城市新房成交232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2.8%,同比下降3.2%。
值得注意的是,一二线新房及二手房成交量回升的同时,核心城市部分区域二手房价格率先出现小幅反弹。
北京链家提供数据显示,11月北京链家二手住宅成交均价环比小幅上涨,上涨走势已维持两月,止跌回稳态势进一步巩固。
“从各区情况看,多数城区价格稳中有涨,丰台、朝阳、西城等主要城区价格回升幅度相对明显。”据北京链家研究院分析师冷会介绍,从成交结构上看,11月中心城区成交占比较10月进一步提升,这对全市二手房价格上涨有一定的影响。
在上海,二手房挂牌价仍处于连续下跌阶段,尚未出现价格拐点。蓝鲸新闻了解到,在“沪七条”、取消普宅和非普宅标准、税收新政等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地后,上海楼市政策进入“最宽松”期,11月二手房成交量出现显著攀升。尽管上海全市二手房挂牌价尚未出现起色,但部分小区已出现房价小幅反弹的案例。
“业客双方心态有所转变,成交节奏加快,部分房源议价空间有小幅收紧,挂牌房源数量回落等。”据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州二手房市场观望心态已得到大幅缓解。
11月,财政部、税务总局、住建部等多部委落地“稳地产”政策;北上广深均取消普宅标准,长沙取消限售,广州购房满1年可申请落户;郑州、银川、广州等地:发布收购存量房源用作保障性住房征集公告。
上海中原地产分析师卢文曦表示,税费减免等举措,对于市场情绪起到了“温度”作用。“二手房成交量能否保持向上是未知数,但大概率仍将维持在高位。”在他看来,12月二手房市场再出现“刚创新高,成交就断崖式下滑”是小概率事件。
对于新房市场未来走势,徐跃进认为,2024年房地产市场整体仍呈调整态势,随着年末房企冲刺销售业绩,加大推盘力度,预计12月市场将保持一定活跃度,但短期内“以价换量”仍是市场主流。
“目前,除北上限购仍有部分保留外,对于购房人的政策已应出尽出。”卢文曦建议,未来各地加快收储等政策落地,防止企业暴雷继续发生,进一步巩固、加强市场信心。
徐跃进也表示,需求端政策已较为宽松,未来推动市场实现持续性“止跌回稳”的关键是加快已出台政策的落实,如加快推进货币化安置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加快落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及收储存量房等。
13日,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明确多项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今日有消息称,非广州户籍在花都区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可以领取花都人才绿卡,凭花都人才绿卡及购房合同享受区政策性照顾入学待遇。
近日,河北省承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承德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共计9项措施。
政府可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下调首付比和公积金利率等一揽子消化存量商品房相关政策部署公布,令不少媒体直呼“王炸”组合拳。
10月16日,据“天津广播”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天津市出台《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更好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若干措施的通知》,取消住房限制性措施。
最近几年,明源君一直强调,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住房观正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建设“好房子”成为房地产企业新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