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饮品不合格率有所下降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备受消费者关注,但冷冻饮品“翻车”并非常态。
2024年4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2024年第一季度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显示,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769478批次,依据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进行检验,发现不合格样品18129批次,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2.36%,较2023年同期上升0.18个百分点。
从抽样食品品种来看,消费量大的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等五大类食品,监督抽检不合格率分别为0.36%、0.37%、0.69%、0.07%、0.05%,均低于总体抽检不合格率。与上年同期相比,餐饮食品、冷冻饮品等14大类食品抽检不合格率有所降低。根据《2024年第一季度各类食品监督抽检结果汇总表》,雪糕、冰棍所属的冷冻饮品的样品抽检数量/批次为1022,不合格样品数量/批次为8,样品不合格率为0.78%。
此前4月2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2023年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显示,2023年中对冷冻饮品样品抽检数量/批次为31404,不合格样品数量/批次为316,样品不合格率为1.01%。可以发现,2024年一季度的冷冻饮品不合格率有所下降。
钟凯表示,“大肠菌群不合格一般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生产线污染,出厂就不合格。另一个是冷链运输或终端的温度失效,细菌繁殖。很多超市和小卖部的冷柜晚上关电。和健康危害没什么必然联系”。
一方面,监管部门加大抽查力度,另一方面,企业也在上游把关生产和运输。雪糕消费的即时性很强,严重依赖线下渠道。相比各大电商平台,遍布在大街小巷的超市、便利店、小卖部,才是像毛细血管一样的存在。根据《中国冰淇淋/雪糕行业趋势报告(2022版)》,伊利、和路雪、蒙牛、雀巢4家雪糕品牌的线下市场份额分别占到19%、15%、9%和8%,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