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 > 正文

陈立平:零售企业穿越周期,还得靠“二代接班人”

当前,传统流通体系逐步瓦解,零售企业业绩持续下滑。从业者在积极探索,通过卖场的改造和业态创新寻找新的出路。处于变革时期,对于零售业现状的正确理解是企业制定战略、确定方向的基础。

但现阶段,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仍然没有确切答案。例如,线下零售为何会处于如此被动的局面?国内零售企业目前的经营水平究竟如何?企业家采取的调整是否有效?

基于此,《第三只眼看零售》采访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立平,我们希望借助他对国内外零售业的长期研究,得出一些结论,帮助企业更加准确认识自身与所处的市场环境。

在陈立平看来,当前零售业面临的根源问题是,零售企业没有能力适应市场环境的巨变。行业中焦虑、迷茫情绪弥漫,企业盲目跟风冒进。

过去30年间,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受益于此零售快速发展。目前,社会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发生变化,市场需求推动零售业进入新的时代。

相应地,原有的经营逻辑不足以支撑企业持续经营,以此为基础进行的调整改造也难以发挥拉动销售,帮助企业穿越周期的作用。

“国内零售企业没有经历过周期,缺乏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还在用旧方法解决新问题。这显然是行不通的。”陈立平说道。

就全球来看,欧美、日本等国家的零售行业也经历过这一阶段,它们过去的经验能够为国内零售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综合来看,能够穿越周期的核心在于,回归市场的基本逻辑,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而对企业以及客群进行重新定位。同时,也有一大批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发展壮大。

“国内零售业正处在经营的调整阶段。不过,老一辈的零售人已经难以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行业重新崛起更多需要二代们接班后的变革。”陈立平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陈立平:零售企业穿越周期,还得靠“二代接班人”

旧方法解决不了新问题

 《第三只眼看零售》:过去一段时间,不少零售企业对门店、供应体系等进行了调整改造,也布局了新的业态。就你来看,这些调整的效果如何,是否能够改变业绩下滑的趋势?

陈立平:我认为效果有限。
现阶段,零售企业面临的问题表面看是客单下滑、销售下降。但根源在于企业无法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的变化,给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企业还未意识到,不同市场环境中零售的经营逻辑完全不同,依然依赖惯性思维在做经营,想用旧方法解决新问题。
一个典型表现是,我们的企业习惯于学习模仿,总是希望找到一个更容易赚钱的方式,反而忽略了实际的消费需求。

举例来说,国内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明显,消费者需要的商品是多品种少量、新鲜、购买便捷。折扣店追求的则是大包装、少量SKU、精简服务,完全不满足上述需求,因此不可能成为主流业态,但国内企业目前却热衷于布局折扣店。在这个过程中,想要降低商品售价,就会向供应商施压。类似这样的调整自然无法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

《第三只眼看零售》:为什么国内零售企业无法应对当前市场的变化?类似的情况此前发生过吗?

陈立平:国内没有零售企业经历过经济周期,缺乏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1995年前后,国内现代零售业开始发展起步,此后多年,国内经济也处在稳定增长阶段。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上游制造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零售企业的增长。身处时代红利之中,零售企业基本在躺着赚钱。只要开店,就有设备供应商提供货架,也有品牌来铺货。可以说,找块地方企业开店就能发展起来。

2010之后,线上渠道为商超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零售企业在房地产、互联网上的过度投资,也导致了成本扩大,债务负担加重。零售企业的增长开始放缓,甚至出现了一些企业倒闭的现象。

但整体来看,国内仍然处于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红利依然存在,零售业的发展虽然增速放缓,但增长的势头不变。零售企业没有经历过繁荣、衰退、萧条、复苏这样完整的经济周期,也不具备从一个时代进入另一个时代的能力。

《第三只眼看零售》:目前,国内零售业面临的是将要进入下一个时代的问题吗?

陈立平:是的。此前带动零售业发展的一些外部因素正在逐渐消失。疫情之后的经济下行,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小家庭化、独身化的趋势明显。预计2025年,国内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3.5亿人。

这意味着,即便后续经济恢复,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不可逆。所以我认为,零售面临的不是周期性问题,而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由此带来的变化也将持续几十年,成为新常态。

《第三只眼看零售》:这一变化会对零售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国内零售企业对此是否有清晰认知?

陈立平:零售是跟人打交道的行业,消费者发生变化,零售业必然要发生变化。

此前20年,消费者想要的是别人有的我也要有。现在的消费者则追求个性化,想要人无我有的产品,消费分层现象十分明显。以前我们会提到“农村包围城市”,认为一家店开好了就可以开到其他地方,但现在这已经很难实现了。所以,零售企业首先面临的是重新定义市场、定义消费者的问题,这一变化也会相应影响上游经销商、生产商。现在可以看到的是折扣店的出现,已经带来了传统经销体系的瓦解。

因此,国内零售企业正在经历的是一场流通体系的革命,会有大量不适应市场的企业倒闭,也会有新的商业机会出现。

至于零售企业,大多对此没有太多认知,行业比较迷茫。

国外提供了参考答案 

《第三只眼看零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于零售企业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陈立平:与欧美、日本相比,国内零售企业还处于后发跟进者。很多企业认为,自己销售的某一款产品,所有人都会买。在县城,消费者喜欢把肉挂起来销售的方式,那么这种方式也同样适合城市。

这种情况下,零售企业面对的课题,实际上是回归到市场营销的基本逻辑上,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真正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具备将消费需求转化成商品的能力。

进一步来说,未来零售业需要强调的是,精准的目标市场、优质供应链以及流通过程中上下游的协作。
《第三只眼看零售》:欧美、日本等国家是否经历过类似的发展阶段?如果经历过,它们零售业后续的走向是怎样的?

陈立平:欧美、日本都经历过多次的经济周期。特别是日本,在20世纪60、70年代,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零售企业也在躺着赚钱。这一时期,日本号称有一亿中产,全国居民消费水平都相差不多,与此前国内的状况一样。

在经济泡沫破裂后,消费环境的变化倒逼零售企业进行调整变革。零售企业开始重新调整定位,市场出现了细分。如何了解消费需求,为用户创造价值,成为零售企业关注的重点。

今天,在日本一条街上出现5、6家超市的现象十分常见。但因为不同企业的定位不同,所以彼此都能够生存。针对细分人群独居男性、职业女性的超市,My Basket、成城石井超市,近年来发展也都非常好。

《第三只眼看零售》:日本零售业是如何穿越经济周期的?这中间,有哪些经验是国内可以参考的?

陈立平:日本的经验国内基本能参考。前面我提到的回归市场营销的基本逻辑,以及做顾客和市场细分,都是日本零售企业的做法。

在此之外,还需要在组织上进行深刻变革。其一,是以现场为中心;其二,从纯粹的零售商往零售制造的方向走;其三,将卖场专业化。举例来说,Lopia已经将很多的商品部门进行了公司化,以便做到更专业。

《第三只眼看零售》:目前国内很多零售企业也在学习欧美、日本,你认为它们学到了精髓吗?

陈立平:现在很多企业到日本、欧美学习,看的是超市的陈列这些表象,看到最后也是一头雾水。

实际上,日本真正可以学习的地方是,企业面对经济大萧条如何转型、适应市场?此外值得研究的问题还有,业务超市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三菱食品这类批发商,如何将核心业务由商品贸易转变为零售商提供全面服务?零售商又如何与批发商、生产商协作满足消费需求?

而家乐福、麦德龙等外资企业,它们此前选择退出中国,正是精确洞察了经济走向和消费需求变化,在营收不及预期的情况下果断离场,避免了进一步的损失。Costco和山姆则是看准了国内消费分层的趋势带来的新机会,而后提前布局中国市场赢得了竞争优势。它们远见卓识的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穿越周期需要二代接班 

《第三只眼看零售》:在已经有国外经验做参考的情况下,国内零售企业转型难度体现在哪里?

陈立平:首先,零售业面临的是一场思想观念的变革。老一代的零售人对于市场的变化,接受比较慢甚至无法接受这一现状。他们已经习惯了很容易赚钱的时代,因此面对新的时代,更多是焦虑而非主动适应。

其次,这一轮的变革涉及了整个流通体系,需要企业转变视角。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整个流通产业链,通过上下游协作建立同盟,共同去降低成本,满足消费需求。这个新的体系建立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第三只眼看零售》:一个普遍的观点是,经济危机中往往会诞生新的企业。那么对于国内零售企业来说,新的机会在哪里?

陈立平:商业社会永远是适者生存。1928年经济大萧条中诞生了超市业态。8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诞生了沃尔玛、优衣库等企业。2000年之后,日本人口老龄化叠加通货紧缩则促进了便利店、业务超市的发展。相应地,也会有大批企业衰落。例如,日本的八佰伴、大荣超市的衰退等。

可以确定的趋势是,零售市场会持续细分,业态的多样化也会对制造商和批发商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也期望像日本一样,在转型期大型商社、大型批发企业将重整,为零售企业提供商品的同时,在卖场布局、品类管理、信息等方面为零售商服务,零售企业则可以专心把东西卖好。使得零售企业打破1000亿规模的天花板,可持续发展,成为真正的巨头。

不过现在来看,老一代的零售人可能无法应对现在的市场巨变,行业发展需要二代接班人的崛起。我们现在关注的一些日本成功的企业,均是在二代接班才有了大的发展。例如,Lopia原本就是一个做肉类批发的企业,现在成长为发展最快的折扣型超市。

《第三只眼看零售》:国内零售企业中,已经完成了接班。现有的二代中,有哪些人能够带领企业完成转型?

陈立平:这是一个普遍规律,不能具体到个人身上,除非我们是在算命。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国内肯定会诞生一批创新型的企业,在二代中也会有新的商业英雄出现。

(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重磅:6500家零食巨无霸诞生,零食很忙赵一鸣合并

重磅:6500家零食巨无霸诞生,零食很忙赵一鸣合并

中华网财经了解到,国内量贩零食两大品牌“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正式宣布进行战略合并,双方将共同推动量贩零食行业健康发展。

中华网财经 2023-11-10 11:24:25
零食很忙集团获10.5亿元融资

零食很忙集团获10.5亿元融资

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零食很忙集团的供应链仓储建设、商品升级、数字化发展、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等方面。

中华网财经 2023-12-18 21:49:45
章燎原一语成谶,三只松鼠进入零食很忙店

章燎原一语成谶,三只松鼠进入零食很忙店

零食很忙上新三只松鼠产品,量贩零食多元渠道布局。

中华网财经 2024-01-26 09:37:39
开店一次性补贴超10万元,零食很忙加速抢市场

开店一次性补贴超10万元,零食很忙加速抢市场

零食很忙为抢市场规模推出开店补贴,随着零食量贩店的持续迅猛扩张,2024年的休闲零食市场预计将越来越“卷”了。

中华网财经 2024-01-20 08:21:06
中华网两会|盐津铺子张学武:量贩零食渠道应整合

中华网两会|盐津铺子张学武:量贩零食渠道应整合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建议:支持量贩零食渠道整合,推动渠道升级,抓住十倍速新流量。

中华网财经 2024-03-04 09:47:26
零食大战:龙头一天两易主,良品铺子清仓赵一鸣

零食大战:龙头一天两易主,良品铺子清仓赵一鸣

零食量贩企业能否活下来,关键是企业规模。

中华网财经 2023-10-19 11:41:47
2023发展快有变形,零食很忙与赵一鸣如何剑指万店

2023发展快有变形,零食很忙与赵一鸣如何剑指万店

总结2023年,晏周、赵定认为发展过快有些变形。2024年,他们会发展的更稳一点,但仍要新开6000家店,实现“产品多,价格低,更新快,体验好”的目标。

中华网财经 2024-03-28 08:48:35
Tims开进良品铺子,门店模式破圈

Tims开进良品铺子,门店模式破圈

双方将探索在部分良品铺子门店开设小型Tims Express(灵枫店),进一步拓展客群,打造更加多元的消费场景。

2023-12-15 18:13:58
“吃了怎么召回?”梦龙雪糕可能含金属碎片

“吃了怎么召回?”梦龙雪糕可能含金属碎片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和澳门特区政府均呼吁市民停止食用相关产品!

北京商报 2024-04-01 14:09:30
“干掉”那个带货主播

“干掉”那个带货主播

似乎头部主播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虎嗅APP 2024-04-01 13:24:35
专访乐尔乐董事长陈正国:“中国硬折扣鼻祖”

专访乐尔乐董事长陈正国:“中国硬折扣鼻祖”

2.276万㎡的卖场,不含生鲜,您认为一年可以做出多少销售规模?

联商网 2024-04-01 09:58:33
直播间1099元卖398元!低价酱酒真是“捡漏”?

直播间1099元卖398元!低价酱酒真是“捡漏”?

对于短视频平台而言,低价酱酒早已成为各大直播间的“流量密码”。

北京商报 2024-04-01 09:42:27
燕麦奶大众化挑战OATLY硬实力

燕麦奶大众化挑战OATLY硬实力

2023年,OATLY中国开始调整战略计划。一方面聚焦核心领域,停止了某些利润率较低的产品和渠道;另一方面,更加注重提高新品质量和品质。

2024-03-29 18:21:23
巴比2023经历至暗时刻,营增利减仍看东鹏饮料脸色

巴比2023经历至暗时刻,营增利减仍看东鹏饮料脸色

2023年巴比食品实现营收16.3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2095.41万元,主营业务的盈利水平有待提高。

中华网财经 2024-03-29 17:18:07
450亿市值清零,一代鞋王落幕

450亿市值清零,一代鞋王落幕

曾经的“A股运动品牌第一股”倒塌了。

投中网 2024-03-29 15:46:21
茶饮亦或新品驱动,2024农夫山泉能否破500亿大关

茶饮亦或新品驱动,2024农夫山泉能否破500亿大关

2024年,进入发展高速期的农夫山泉会突破500亿元大关吗?

中华网财经 2024-03-29 14:33:37
可住可买,亚朵跑通双轮模式

可住可买,亚朵跑通双轮模式

2023年亚朵集团营收净利双增长,“且住且卖”的模式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中华网财经 2024-03-29 09:52:36
增收不增利,现代牧业净利润下滑超六成

增收不增利,现代牧业净利润下滑超六成

由于年内牛肉市场价格及原料奶售价下降、畜群规模增长等影响,现代牧业净利润1.85亿元,同比下降68.1%。

中华网财经 2024-03-28 17:15:55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