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发展,国产1类新药也成了仿制药的狙击对象。
2月11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公示的《药品批准文件送达信息》显示,石药中诺的艾普拉唑肠溶片已于2月8日获得批准,国药准字H20253336。这意味着本土消化道领域龙头丽珠的核心独家单品艾普拉唑肠溶片即将地位不保,迎来石药这位劲敌的挑战。
无独有偶,前不久来自头部创新药企微芯生物的西达本胺也遭遇了头部仿制药企南京正大天晴的专利挑战。
两则消息暗示出,国产1类新药似乎正在步入被国产仿制药围剿的时代。
其实早在2022年,第五十七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发布之时,就已经有10余款本土1类新药被纳入其中,其中不仅包括上述艾普拉唑肠溶片、西达本胺,还有贝达埃克替尼、恒瑞阿帕替尼、正大天晴安罗替尼等知名创新药大品种。
部分国产新药主要专利情况 图源丨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未来,或许更让人焦虑的是,在终于挺过一年一度药价谈判的首批国产新药们,好不容易享受纳入医保后带来的市场放量周期,却难逃仿制药挑战,又将在不久的将来无奈步入集采泥潭。
丽珠VS石药:核心品种“拉锯战”
石药和丽珠的挑战与被挑战其实不仅仅有艾普拉唑肠溶片这一个产品,丽珠也在虎视眈眈盯着石药的恩必普,力争首仿。不过,似乎石药这次的出刃更加锋利。
艾普拉唑是丽珠的消化道产品组合中的“利润牛”,主要有两个剂型产品艾普拉唑肠溶片及注射用艾普拉唑钠。公开资料显示,两个剂型都是年销售额10亿级大品种,2023年总计接近30亿元。同时,作为我国首个消化道领域新药,艾普拉唑的市场表现也让丽珠成为国内消化道疾病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之一。
没钱,往往能遏住绝大多数Biotech脖子。正在渡劫进行时的蓝鸟生物,为续命,连连“挥刀”自救。
称“好戏还在后头,公司已回归基本面”的辉瑞CEO,正面临着公司历经数次挫折后遭到股东和投资者的极大质疑的境况。
10年前,贵为基因疗法“独角兽”的蓝鸟生物,是投资人眼中的香饽饽,但如今,手握3个天价商业化产品的蓝鸟,却被扔进了“垃圾桶”,市值仅剩1亿美元出头。
海王生物多年的大额亏损、高负债压身消磨了掌舵人张思民的耐心,为求“自保”,张思民将控股权拱手相让给广东国资。
近日,辉瑞宣布终止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治疗药物 sisunatovir 的开发。
当地时间9月12日,赛诺菲、RadioMedix和Orano Med宣布就罕见癌症的下一代放射性配体疗法(RLT)达成许可协议。
随着实控人陆克平一致行动人所持四环生物(000518)的2.86亿股股份在司法拍卖中流拍,四环生物未来的控制权走向仍处于不确定中。
今年上半年,大型跨国药企(MNC)与国内Biotech企业的合作与并购步伐显著加快,其中“抄底”潜力创新资产的趋势尤为明显。
深度参与荣昌生物(688331)临床及注册申报工作,陪伴公司走向资本市场的公司前首席医学官何如意于近期辞职,将不再担任公司董事、核心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