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药经理人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布的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统计
不过,真正预示着本土创新药即将遭遇仿制药围剿的信号,还是专利到期的临界点。已经被纳入参比制剂目录中的贝达埃克替尼和微芯生物西达本胺都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称,化合物专利到期时间在2023年。
面对或早或晚到来的专利悬崖,类似于跨国药企通过构建“基础专利+次级专利”组合的方式,本土创新药企业们也在通过沿技术分支和产品开发时序进行布局,以累叠专利有效期,延长产品保护,拖延仿制药竞争对手进入的时间。
严密的专利围墙成为他们狙击战的有力武器。在前不久微芯生物接连两次遭遇正大天晴的专利挑战后,其在公告中就表示,“公司围绕西达本胺布局了多项发明专利,最长专利保护期延长至2042年。即使上述涉及到的专利最终被无效,西达本胺仍然有其他专利进行保护。”
另外,推出新产品或是改良产品来抵消损失,或是延续在强势领域的布局,也是跨国巨头们惯用的手段。毕竟,新药专利保护受到时间限制,最终遭遇仿制药围剿,企业销售额下滑其实在所难免。
最为著名的就是修美乐专利到期后,虽然销售额每年以两位数高速下滑,但艾伯维凭借两大新品利奇生珠单抗和乌帕替尼,每年超50%的增长抵消了修美乐业绩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国内药企虽然尚未普遍面临新药专利到期的狙击战,但其实从过往经验来看,他们也几乎不缺可复制的经验,例如先声在脑卒中领域的守位战。
先声作为国内最早上市依达拉奉注射液的企业,曾靠着这一大单品在脑卒中市场占据头部地位,但后续由于这一品种被纳入重点监控目录,以及竞争对手同品种的围剿,市场急剧萎缩。但很快,在2020年先声再度推出1类新药先必新(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一经上市便迅速成为10亿级大单品,不仅保住了公司在脑卒中领域的龙头地位,还让公司创新转型更进一步。
而当先必新在2024年也被纳入到了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中之时,先声也在同一年推出能够迅速起效的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并且通过外部引进的方式取得了临床阶段全球首个AQP4抑制剂和靶向PSD-95的脑卒中创新药。
然而,无论是构建严密专利围墙,还是及时推出新产品,都在考验制药企业的战略眼光。毕竟连构建了100多项专利的修美乐都难逃到期后销售额迅速下滑的命运,最终还是依靠艾伯维的抢先布局才为公司保住了业绩增长,辉瑞在立普妥专利到期后,也经历多年苦心经营才重回第一宝座。不出意外,在本土创新药进入专利断崖守位期后,新一轮行业洗牌又将降临。
没钱,往往能遏住绝大多数Biotech脖子。正在渡劫进行时的蓝鸟生物,为续命,连连“挥刀”自救。
称“好戏还在后头,公司已回归基本面”的辉瑞CEO,正面临着公司历经数次挫折后遭到股东和投资者的极大质疑的境况。
10年前,贵为基因疗法“独角兽”的蓝鸟生物,是投资人眼中的香饽饽,但如今,手握3个天价商业化产品的蓝鸟,却被扔进了“垃圾桶”,市值仅剩1亿美元出头。
海王生物多年的大额亏损、高负债压身消磨了掌舵人张思民的耐心,为求“自保”,张思民将控股权拱手相让给广东国资。
近日,辉瑞宣布终止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治疗药物 sisunatovir 的开发。
当地时间9月12日,赛诺菲、RadioMedix和Orano Med宣布就罕见癌症的下一代放射性配体疗法(RLT)达成许可协议。
随着实控人陆克平一致行动人所持四环生物(000518)的2.86亿股股份在司法拍卖中流拍,四环生物未来的控制权走向仍处于不确定中。
今年上半年,大型跨国药企(MNC)与国内Biotech企业的合作与并购步伐显著加快,其中“抄底”潜力创新资产的趋势尤为明显。
深度参与荣昌生物(688331)临床及注册申报工作,陪伴公司走向资本市场的公司前首席医学官何如意于近期辞职,将不再担任公司董事、核心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