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或许更让丽珠焦虑的是,作为与奥美拉唑、雷贝拉唑“三分天下”的质子泵抑制剂,艾普拉唑肠溶片不仅市场规模庞大,还是少数未列入《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的拉唑类品种之一,未来或将吸引越来越多仿制药涌入,甚至触发集采。
图丨丽珠制药在艾普拉唑的专利布局 来源:河南科技《艾普拉唑知识产权的引进再创新》(2021)
不过,丽珠似乎也准备好了反击措施。据悉,丽珠所研发的临床价值更优、技术含量更高的艾普拉唑微丸剂型已经于2022年进入临床,并且微丸专利已授权到2040年。此外,丽珠在艾普拉唑原料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方法、杂质等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专利布局。
事实上,丽珠与石药的纠葛其实也不只艾普拉唑一个品种。石药的核心大单品丁苯酞(恩必普)也在丽珠的“狩猎”范围内。在2016年,丽珠曾直接申报丁苯酞注射液仿制上市。彼时,石药也立刻通过专利侵权和行政诉讼两大手段进行防守。最终,两家公司经过7年的“拉扯”,并且伴随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推行,难以绕过参比制剂的限制,丽珠的新产品还是未能成功上市。
不过,如今在恩必普也有部分专利到期的情况下,丽珠仍然是丁苯酞仿制药最有力的竞争者。
当国产新药遇到国产仿制药
事实上,不出意外,自艾普拉唑起将有越来越多国产1类新药遭遇仿制药围剿,未来的集采触手或也将延伸至1类新药之中。
没钱,往往能遏住绝大多数Biotech脖子。正在渡劫进行时的蓝鸟生物,为续命,连连“挥刀”自救。
称“好戏还在后头,公司已回归基本面”的辉瑞CEO,正面临着公司历经数次挫折后遭到股东和投资者的极大质疑的境况。
10年前,贵为基因疗法“独角兽”的蓝鸟生物,是投资人眼中的香饽饽,但如今,手握3个天价商业化产品的蓝鸟,却被扔进了“垃圾桶”,市值仅剩1亿美元出头。
海王生物多年的大额亏损、高负债压身消磨了掌舵人张思民的耐心,为求“自保”,张思民将控股权拱手相让给广东国资。
近日,辉瑞宣布终止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治疗药物 sisunatovir 的开发。
当地时间9月12日,赛诺菲、RadioMedix和Orano Med宣布就罕见癌症的下一代放射性配体疗法(RLT)达成许可协议。
随着实控人陆克平一致行动人所持四环生物(000518)的2.86亿股股份在司法拍卖中流拍,四环生物未来的控制权走向仍处于不确定中。
今年上半年,大型跨国药企(MNC)与国内Biotech企业的合作与并购步伐显著加快,其中“抄底”潜力创新资产的趋势尤为明显。
深度参与荣昌生物(688331)临床及注册申报工作,陪伴公司走向资本市场的公司前首席医学官何如意于近期辞职,将不再担任公司董事、核心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