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正文

动刀管理层 华熙生物欲解业绩颓势

动刀管理层,华熙生物希望能尽快走出业绩滑坡。近日,华熙生物对内部管理层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免去刘爱华、徐桂欣、栾依峥三名副总经理职务,引入两位新副总经理。过去一年,管理层及核心人员的调整在华熙生物频繁上演,而这种调整背后,是华熙生物创始人认为管理层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华熙生物近两年难以走出危机的关键。然而,真的如华熙生物所认为的那样,公司难以破局只是管理层的问题吗?

动刀管理层 华熙生物欲解业绩颓势

变革早有预兆

在华熙生物对外披露的信息中,华熙生物副总经理刘爱华退休返聘合同即将到期。刘爱华于2002年加入华熙系企业,并长期担任核心管理职务。根据披露的信息,刘爱华此番离去将不再担任华熙生物任何职务。

同时,华熙生物还免去徐桂欣与栾依峥的副总经理职务,转任业务副总裁。除了免职外,华熙生物还引入了财务总监汪卉与供应链负责人相茂功担任新的副总经理。

对此,华熙生物方面给出的解释为:“公司正在进行管理变革,为调整管理架构、精简管理层级,公司决定减少非法定要求的副总经理职位数量。”

实际上,这场管理层的大变革早已在酝酿。今年3月初,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发布了内部讲话:“目前公司依然没走出危机,并非源于业绩下滑,而是现有组织的熵增远超时代允许的速度,已到了必须出重手整顿的时候。”赵燕强调,2024年公司步入变革调整期,真正的变革是人的变革,现在刚刚开始。此外,赵燕针对贪腐问题表示:“今年公司已开始了刮骨疗毒,所有贪腐人员无论职务高低,必须在3月31日前限时交代问题、提交辞呈。”

过去一年,华熙生物在核心技术人员及管理层方面的调整异常频繁。2024年3月,原核心技术人员马守伟因个人原因辞职,且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2024年4月,原核心技术人员栾贻宏不再担任核心技术人员,仍在公司任职;同期,原核心技术人员王勇志辞职,不再担任任何职务;2025年1月,董事、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郭学平办理退休手续,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这样的管理层改革其实早有预兆。2024年多位核心技术人员相继离职之际,华熙生物方面就曾表示,“因为高速发展的历史原因,华熙生物在人员引入时出现过鱼龙混杂,已完全掌握相关个人侵犯知识产权、违规违法套取经济利益等全部事实,必将维护投资者权益与市场正常秩序”。

在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看来,管理层和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对企业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像华熙生物这样的生物科技公司。“一个企业能否真正长期保持核心竞争力,和团队以及团队的稳定性关系很大。而核心团队的稳定性则和企业的创始人以及公司战略发展息息相关。”伍岱麒说道。

业绩踩刹车

华熙生物素来有着“玻尿酸巨头”的称谓。曾经的华熙生物站在了玻尿酸迅速发展的风口,凭借着在B端市场的布局,一度成为头部玻尿酸供应商。在拿下了B端市场的半壁江山之后,不甘只做玻尿酸供应商的华熙生物走向了C端市场。

2018年,华熙生物推出了国内首个玻尿酸次抛原液品牌“润百颜”。该品牌一经推出便成为华熙生物的明星单品。根据公开资料,当时的润百颜品牌总经理杨君透露,“2022年,润百颜品牌销售额达到了15亿元,自2018年转向C端市场之后,润百颜年均增速达到100%”。同样是在这一年,华熙生物推出含有玻尿酸成分的专业抗老品牌夸迪。根据公开数据,夸迪从2018年销量不到5000万元,到2022年在全平台销售额突破15亿元大关,成为华熙生物旗下继润百颜之后的第二个10亿级品牌。

在功能性护肤业务的加持下,进入C端市场的华熙生物闭眼狂奔。根据财报数据,2019—2022年,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收分别为6.34亿元、13.46亿元、33.19亿元、46.07亿元,该业务的营收占比在2022年达到72.45%。与此相对应的是,华熙生物整体营收也呈现了高速增长。2019—2022年,华熙生物营收增速为49.28%、39.63%、87.93%、28.53%。

进入2023年,狂奔的华熙生物踩下急刹车。2023年,华熙生物营业收入为60.76亿元,同比下降4.45%;净利润为5.93亿元,同比下降38.97%。其中,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为37.57亿元,同比下滑18.45%。在2023年财报中,华熙生物毫不避讳地提到“功能护肤业务的阶段性下滑,而功能护肤业务占公司营收总比重大,因此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

这样的下滑态势持续到2024年。华熙生物近期发布的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其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净利润为1.64亿元,同比下降72.27%。其中,功能性护肤业务的下滑是导致华熙生物整体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司收入占比较高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受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周期波动和战略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调整仍在持续。”在财报中华熙生物直言功能性护肤业务板块受到的冲击并给出预测“2025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有望触底”。华熙生物在财报中如是表示。

就发展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华熙生物相关人士进行了解,对方没有正面回应,仅表示:“相关问题会在之后发布的财报中披露。”

美妆资深评论人、美云空间电商创始人白云虎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此前华熙生物玻尿酸护肤业务的增长更多来源于消费赛道的“红利”,一旦市场价格竞争加剧、营销流量成本上涨,其销售增长就变得很有“挑战”,盈利空间也被“压缩”。

需明确核心竞争业务

从华熙生物的战略布局来看,多业务是核心。除了C端的大众美妆品牌业务外,华熙生物还布局了原料业务、医疗终端业务。根据2024年上半年财报,其原料业务收入达到6.3亿元,同比增长11.02%,出口占比首次突破50%。医疗终端业务收入7.43亿元,同比增长51.92%。对于原料业务的发展,华熙生物方面也表示,公司通过持续投入研发,运用合成生物技术不断开发新型生物活性物,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全球透明质酸市场的领导地位。

不过相较超30亿元体量的功能性护肤业务,原料业务、医疗终端业务占比相对较小。

在白云虎看来,华熙生物业绩下滑的核心因素,并非是“组织”问题,而是“企业战略”问题。“对于华熙生物而言,是聚焦原料供应,还是走医美美容赛道,抑或发力大众化妆品赛道,没有明确的目标。这几年,华熙生物靠流量营销等实现了C端化妆品品牌业务的快速发展,‘误判’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样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组织和运营层面的‘同频’从而导致一旦‘业绩失速’,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白云虎说道。

对于当下的华熙生物而言,管理层的混乱以及此番开始的人才变革,只是其面临的诸多问题中的一个,就像白云虎所言,原料业务、医疗终端业务、C端化妆品品牌业务,需要有主次之分。

近年来的华熙生物正在慢慢作出改变,其中逐渐收缩营销投入、加大研发支出被认为是品牌改革的一个有力信号。过去多年,华熙生物在营销上的投入堪称“豪掷千金”。从2018年的2.84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30.4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3%。这样的高营销投入在2023年有了改变。这一年,华熙生物销售费用降至28.42亿元;2024年继续收缩,2024年前三季度,华熙生物的销售费用为16.31亿元,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6.04%。

在研发层面,华熙生物每年在研发层面的投入已经高于绝大部分同行,如2021—2023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2.84亿元、3.88亿元、4.46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5.7%、6.1%、7.35%。而同行像珀莱雅、丸美股份等基本在2%—3%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发并非都集中于美妆,换句话说,这些投入分散到无论是在美妆还是原料业务抑或医疗终端业务,都不会是高投入。

白云虎表示:“从研发角度出发,华熙生物的投入一直占比较高,但并非全部应用于护肤赛道,其主要的投入是侧重在基础科研,比如合成生物等,变现路径需要一定的周期。”(责任编辑:zx0600)

推荐阅读

再裁员1/4!市值从百亿到1亿,跌去99%后,明星Biotech“挥刀”续命

再裁员1/4!市值从百亿到1亿,跌去99%后,明星Biotech“挥刀”续命

没钱,往往能遏住绝大多数Biotech脖子。正在渡劫进行时的蓝鸟生物,为续命,连连“挥刀”自救。

E药经理人 2024-09-29 09:17:33
蓝鸟生物“地板价”背后:抄底还是陷阱?

蓝鸟生物“地板价”背后:抄底还是陷阱?

明星药企陨落的悲剧正在发生。

动脉新医药 2025-02-25 10:59:06
蓝鸟被收购,辉瑞砍管线!基因疗法还有未来吗?

蓝鸟被收购,辉瑞砍管线!基因疗法还有未来吗?

特殊疾病领域面临的技术突破与商业化现实,将让基因治疗市场迎来怎样的变革?

医药经济报 2025-02-26 13:24:17
铁腕投资人携70亿“杀入”辉瑞,全球CEO要“下课”?

铁腕投资人携70亿“杀入”辉瑞,全球CEO要“下课”?

称“好戏还在后头,公司已回归基本面”的辉瑞CEO,正面临着公司历经数次挫折后遭到股东和投资者的极大质疑的境况。

E药经理人 2024-10-11 10:39:46
湖南对未过评产品“价格纠偏”,67个药品面临撤网

湖南对未过评产品“价格纠偏”,67个药品面临撤网

价格整顿又伸向未过评产品。

健识局 2024-09-19 10:45:01
辉瑞终止口服RSV疗法开发!聚焦RSV疫苗,与GSK杠上了?

辉瑞终止口服RSV疗法开发!聚焦RSV疫苗,与GSK杠上了?

近日,辉瑞宣布终止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治疗药物 sisunatovir 的开发。

医药经济报 2024-10-12 09:34:41
超25亿,核药重磅交易+1

超25亿,核药重磅交易+1

当地时间9月12日,赛诺菲、RadioMedix和Orano Med宣布就罕见癌症的下一代放射性配体疗法(RLT)达成许可协议。

动脉新医药 2024-09-13 10:36:02
实控人股权流拍 四环生物悬而待定

实控人股权流拍 四环生物悬而待定

随着实控人陆克平一致行动人所持四环生物(000518)的2.86亿股股份在司法拍卖中流拍,四环生物未来的控制权走向仍处于不确定中。

北京商报 2024-12-09 15:12:10
超220亿元合同,药明生物不要了!

超220亿元合同,药明生物不要了!

近期CXO行业的平静只停留在表面,实则草木皆兵。

健识局 2025-01-08 13:29:18
嘉和生物缔造18A首个反向并购!四次冲击IPO未果,亿腾医药借壳如愿?

嘉和生物缔造18A首个反向并购!四次冲击IPO未果,亿腾医药借壳如愿?

在生物医药领域融资困境下,本土biotech企业又迎来大型并购案。

医药经济报 2024-10-09 10:48:00
三款药品被点名!国家医保局出手治理“一药双价”

三款药品被点名!国家医保局出手治理“一药双价”

针对“一药双价”“带金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国家医保局正强化监督管理。

医药经济报 2024-12-24 17:54:09
净利预计下滑九成 万泰生物遇疫苗“寒冬”

净利预计下滑九成 万泰生物遇疫苗“寒冬”

疫苗行业面临的考验愈发严峻。

北京商报 2025-01-17 11:44:55
寻求化债 香雪制药欲卖子公司

寻求化债 香雪制药欲卖子公司

债务缠身的香雪制药(300147)拟再度出售资产。

北京商报 2024-11-25 11:45:28
核心人员离职 荣昌生物添变数

核心人员离职 荣昌生物添变数

深度参与荣昌生物(688331)临床及注册申报工作,陪伴公司走向资本市场的公司前首席医学官何如意于近期辞职,将不再担任公司董事、核心技术人员。

北京商报 2025-02-11 14:20:32
商业化困局难解,微芯生物拟定增不超9.6亿元

商业化困局难解,微芯生物拟定增不超9.6亿元

“科创板创新药第一股”翻身依旧难。

钛媒体 2024-11-21 15:16:50
歌礼制药遭“暗算”,核心管线禁止进入美国

歌礼制药遭“暗算”,核心管线禁止进入美国

建议委员会禁止这两款药物进口到美国,为期7年。

健识局 2024-10-09 10:33:21
信达、礼来再度牵手!BTK抑制剂新势力崛起,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直面多方夹击?

信达、礼来再度牵手!BTK抑制剂新势力崛起,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直面多方夹击?

PD-1抑制剂合作虽然受阻,但信达生物和礼来选择在BTK抑制剂上继续携手前行。

医药经济报 2024-12-17 09:53:38
药明系剥离海外资产提速

药明系剥离海外资产提速

继药明康德之后,药明生物也开始剥离海外资产。

北京商报 2025-01-08 14:19:40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